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76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包括支架、固定设于支架上的桶体、贯穿转动设于桶体轴心处的主动轴、固定设于支架上且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的电机、设于桶体一端的进料装置、设于桶体另一端的排料装置、靠近排料装置处且设于桶体上的排液装置、位于桶体内且固定套设于主动轴上的输污装置、位于排液装置和进料装置中间且设于桶体内的电解装置、位于进料装置处且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桶体上的多个加压孔、同时固定设于桶体和支架上且用于向加压孔内注压的高压注气压缩机、位于排料装置下方且设于支架上的导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同时又能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的降解工作,整体设置衔接合理。整体设置衔接合理。整体设置衔接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的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污泥的含水率高,且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微生物,若不妥善处理必将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我国环保部提出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的处理原则,结合我国现有污泥处置的现状,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提高污泥后续处置效率的关键。
[0003]污泥脱水一般可分为机械脱水及干化脱水,干化脱水通过消耗大量的热量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污泥的深度脱水,机械脱水是最有效、能耗最少的脱水方式,目前常用的污泥机械脱水主要采用离心机、叠螺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机械脱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含水率高;二是脱水后的污泥二次污染风险大,资源化利用率低;三是技术单一,装备水平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包括支架、固定设于支架上的桶体、贯穿转动设于桶体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固定设于支架上的桶体(2)、贯穿转动设于桶体轴心处的主动轴(3)、固定设于支架上且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的电机(4)、设于桶体一端的进料装置(5)、设于桶体另一端的排料装置(6)、靠近排料装置处且设于桶体上的排液装置(7)、位于桶体内且固定套设于主动轴上的输污装置(8)、位于排液装置和进料装置中间且设于桶体内的电解装置(9)、位于进料装置处且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桶体上的多个加压孔(10)、同时固定设于桶体和支架上且用于向加压孔内注压的高压注气压缩机(11)、位于排料装置下方且设于支架上的导泥槽(12);所述输污装置(8)包括前送料段(81)和后送料段(82)、固定套设于前送料段和后送料段上的螺旋送料桨(83);所述前送料段呈波浪设置;所述后送料段呈锥形设置,靠近前送料段一端向靠近排料装置一端外径逐渐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进料管(51)、设于进料管上的第一阀门(52)、固定套设于进料管外壁上的第一限位环(53)、位于第一限位环下方且固定套设于进料管上的第二限位环(54)、可移动设于进料管内壁上的移动环(55)、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移动环下端的多个药剂孔(56)、与多个药剂孔连通且设于移动环上的多个第一通孔(57)、设于进料管上的环形腔(58)、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设于进料管上的多个第二通孔(59)、设于进料管上的进液孔(510)、设于进料管上的第一滑槽(511)及与其对称设置的第二滑槽(512)、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移动环上的第一滑块(513)、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移动环上的第二滑块(514)、可移动套设于进料管上且同时固定设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的密封环(515)、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限位环和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弹簧(516)、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弹簧(517)、两端同时固定设于移动环内壁上的横杆(518)、位于移动环中心处且固定设于横杆上的锥形柱(519);所述第二通孔与环形腔连通设置;所述锥形柱由上到下外径逐渐变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浩金旦军孙凯徐军辉刘磊连婉赵威刘猛陈巍峰胡睦周卓未龙王志宏姚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