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密算法是国家密码局制定标准的一系列算法。其中包括了对称加密算法,椭圆曲线非对称加密算法,杂凑算法;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成趋势。密码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密码算法和密码产品的自主可控是确保我国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我国目前应用的加密算法大多为国外制定,存在不可控因素。国密算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密码产品自主可控软硬件全国产化替换,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趋势。
[0003]然而,这类算法也仅仅能够对数据的发送端与接收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其书怒在传输接取流转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目前针对于数据在传输接取流转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数据发送端发送数据传输请求供数据接收端接收,数据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通过数据接收端用户手动确认或拒绝;步骤2:在数据接收端用户手动确认后,设定时间阈值,根据设定的时间阈值允许数据发送端实时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内容;步骤3:监测网络状态,检测数据发送端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内容的属性,参考数据内容属性及网络状态评定当前数据传输环境是否安全;步骤4:获取步骤3中检测到的数据内容属性,根据数据内容属性对数据内容进行分包,数据发送端对分包的数据内容向数据接收端传输;步骤5:在数据发送端对分包数据向数据接收端传输时,同步对各分包数据进行区别标记,数据接收端在每次接收完一组数据分包时,向数据发送端反馈接收的数据分包的对应标记;步骤6:数据发送端接收数据接收端反馈的数据分包对应标记,根据标记反馈的时间序列对标记进行记载,根据记载的标记匹配标记对应数据内容,获取步骤4的下级子步骤42中设定应用额的数据分包发送逻辑,判定数据分包发送逻辑对应的发生数据分包顺序是否与根据记载的标记匹配标记对应数据内容一致;步骤7:步骤6在判定结果为是时结束,在判定结果为否时数据接收端对接受的数据内容进行删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数据发送端发送数据传输请求供数据接收端接收时,在发生的请求执行配置一组或若干组时间戳,数据接收端在接收数据传输请求时同步对配置的时间戳进行确认;其中,所述步骤11与步骤2在方法的步骤执行过程中,择一参与方法的步骤执行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在参与方法的步骤时,数据接收端用户在对数据传输请求确认后对配置的时间戳进行确认时,数据接收端对一组或若干组时间戳中的任意组时间戳进行选择,对其余时间戳进行舍弃,并将操作结果向数据发送端反馈;其中,步骤11及步骤2在方法的步骤执行过程中,通过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共同决策择一参与方法的步骤执行过程,在数据发送端及数据接收端未决策状态下,步骤2参与方法的步骤执行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系统对接取数和数据安全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执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迅联智慧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