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75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缓释沼液微生物复合肥及生物炭基双金属氢氧化物;缓释沼液微生物复合肥以海藻酸钠及羟丙基壳聚糖交联形成的复合微球载体为核,固载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及酵母菌后包覆聚乙烯醇,再以沼液为分散介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接剂包裹沸石粉末,经造粒、干燥而得;生物炭基双金属氢氧化物是在生物炭上原位生成双金属氢氧化物,经间氨基苯甲酸插层后,依次接枝戊二醛及甲硫氨酸而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土壤改良剂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和植物生存条件,增强了土壤缓冲性能,修复土壤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土壤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土壤污染、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壤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人为因素及成土母质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障碍因子,包括土壤结构耕性较差、土壤盐碱/酸化、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匮乏等。土壤中重金属不能自行降解,同时,土壤酸化有助于重金属的高浸出率,使重金属容易被作物所吸收,还会对土壤中的动物及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0003]目前,国内外对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应用工程方法或高富集植物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其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二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法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防止重金属迁移至植物体内,并将其固定在土壤中。公开号为CN11502611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黏性土壤修复系统,通过基坑支护、加水浸泡、旋耕制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沼液微生物复合肥及生物炭基双金属氢氧化物;所述缓释沼液微生物复合肥采用以下步骤制备:(a)以沼气工程的厌氧消化物为原料,调节pH至7~8后,固液分离,得到沼液;(b)将含有海藻酸钠及羟丙基壳聚糖的水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颗粒,分离出固体,经水洗、干燥,得到复合微球载体;将复合微球载体置于含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及酵母菌的复合菌液中,震荡3~6 h后,分离出固体,得到固载微生物颗粒;固载微生物颗粒经聚乙烯醇包覆、干燥,得到缓释微生物菌剂;(c)将步骤(a)所得沼液浓缩后,依次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粉碎后的沸石,搅拌混匀后,加入步骤(b)所得缓释微生物菌剂,混匀、造粒、干燥,即得;所述生物炭基双金属氢氧化物采用以下步骤制备:(1)将硫酸亚铁、硝酸锌和尿素溶于水中,再加入生物炭,超声分散后,于120~160℃水热反应10~20 h,经固液分离,取固体洗涤、干燥,得到基体;(2)将步骤(1)所得基体分散于乙醇中,得到基体悬浮液,于氮气气氛下,边搅拌边加入间氨基苯甲酸的乙醇溶液,得到前驱液;将前驱液升温至80~110℃搅拌反应2~4 h后,经固液分离,取固体洗涤、干燥,得到带氨基的有机插层基体;(3)向戊二醛的乙醇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带氨基的有机插层基体,密闭搅拌6~15 h后,固液分离,取固体洗涤、干燥,得到带醛基的有机插层基体;(4)将甲硫氨酸溶于乙醇的水溶液中,得到甲硫氨酸溶液;向甲硫氨酸溶液加入步骤(3)所得带醛基的有机插层基体,密闭搅拌6~15 h后,经固液分离,取固体洗涤、干燥,即得;步骤(1)~(4)中,硫酸亚铁、硝酸锌、尿素、间氨基苯甲酸、戊二醛及甲硫氨酸的摩尔比为1:(3~4):(4~5.5):(4~7):(4~7):(4~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沼气工程厌氧消化物是由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及泥炭在厌氧条件下发酵而得,所述沼液含总氮1~4 g/L、总磷0.5~2.0 g/L、总钾2~7 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含有海藻酸钠及羟丙基壳聚糖的水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2.5%,海藻酸钠与羟丙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5~0.8,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5~3%;将含有海藻酸钠及羟丙基壳聚糖的水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的滴加速度为2.4~4 mL/min,每滴加0.5~2 min后静置15~35 min、分离出固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修复酸化板结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含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及酵母菌的复合菌液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及酵母菌分别接种于固体培养基活化16~26 h,再移入液体培养基活化16~26 h,然后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1~4天,分别收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及酵母菌的菌体,混合分散于无菌水中,即得复合菌液;其中,以干重计,复合菌液中菌体的总质量百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家玉刘富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科财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