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吐司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温度较高时,处于松软状态,不易切片,因此,需要将其冷却至25
‑
28摄氏度时才能进行切片处理,切片后需要保持与外界温差不超过3摄氏度,才能达到包装的要求。
[0003]现有加工车间对吐司的切片处理大多分为两个车间,包装车间和切片车间,其中通过空调系统对切片车间中的高温吐司进行快速降温,从而便于切片,切片后的吐司自然冷却至环境室温进行包装。
[0004]然而在实际切片包装加工过程中,由于车间内空气调节系统的限制,导致包装车间中难以实现对管道的杀菌和除湿,导致自然冷却的吐司变质,同时在进行空气调节时,难以控制车间气压,容易受到外界气流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系统,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安装在切片车间(1)和包装车间(2)中,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调模块(3)和新风模块(4),所述空调模块(3)安装在切片车间(1)中,所述新风模块(4)安装在包装车间(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模块(3)的出风口位置设置有杀菌箱(7),切片车间(1)的内腔与新风模块(4)连通;所述新风模块(4)包括冷却组件、调温组件、控压组件和干燥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密封包裹冷却盘管(8)的箱体,箱体中设置有外接循环用水的接口,冷却盘管(8)的一端连通切片车间(1),冷却盘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车间(2)中;所述调温组件包括上下一对相互平行且贴合包装车间(2)内壁的下层板(14)和上层板(15),下层板(14)和上层板(15)中均设置有散热内腔(22),下层板(14)和上层板(15)之间通过连通管(17)连接,下层板(14)和上层板(15)的另一侧设置有导向板(21),上下相邻的一对所述导向板(21)之间滑动安装有侧移板(20),侧移板(20)的中间设置有与冷却盘管(8)连接的风机(25),风机(25)的输出端连接有分流箱(24),所述分流箱(24)上下分流并连通散热内腔(22);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箱(16),干燥箱(16)安装在下层板(14)的上端面,干燥箱(16)中填充有干燥剂(36),干燥箱(16)的上端连接有竖直管(30),竖直管(30)的端部设置有端箱(31),端箱(31)内设置有正对竖直管(30)的紫外线灯板(34),端箱(31)的侧壁设置有与包装车间(2)连通的出气扇(32),端箱(31)的上端设置有气压表(35);所述控压组件包括调节扇(18)、电机(52)和后侧板(49),所述包装车间(2)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窗(6),排气窗(6)内设置有调节扇(18),所述调节扇(18)的端面上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六组扇形槽(46),扇形槽(46)的后侧设置有后侧板(49),后侧板(49)与扇形槽(46)之间夹持有与圆周阵列分布的六组扇形挡板(47),扇形挡板(47)与扇形槽(46)转动配合,扇形挡板(47)的前端连接电机(52)的转动输出轴,所述电机(52)与气压表(3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车间(1)的下端内壁设置有出气口(9),切片车间(1)的侧壁中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管道(10),所述导流管道(10)延伸至切片车间(1)的外侧,且导流管道(10)连通冷却盘管(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包裹的所述冷却盘管(8)箱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13)和进水口(12),冷却盘管(8)浸没在冷却水中,冷却盘管(8)的下端平滑弯折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连通的滴液罐(11),所述滴液罐(11)连通冷却盘管(8)的下端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车间(1)和包装车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政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山家食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