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3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石墨化设备领域的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该设备通过预监柱的设置,可对设备本体和密封盖处的密封性进行实时监控,当密封性下降存在漏气可能时,气体沿着检气孔进入到预监柱内,进而对预监柱内的检气组件产生从下向上的冲击,一方面检气组件在预监柱内发生明显的扭动,可实现视觉上的提醒,另一方面,随着设备本体内气体的外溢,由于预监柱初始状态下的密封性,使预监柱上端部逐渐膨胀直至炸裂,可在听觉上进行密封性的提醒,相较于现有技术,工作人员可及时对密封性进行调整,进而大幅度降低由于密封性对高导膜石墨化的质量的影响。石墨化的质量的影响。石墨化的质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石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人造石墨高导膜的时候,会将原材料配合好以后,将其压制成型,然后在碳化炉中加热,使之石墨化,即碳化,碳化炉由炉体、炉盖、感应器、熔炼坩埚、保温材料、加料箱、炉盖升降机构、真空机组、中频电源、电控柜、测温仪器组成,在运行期间可以连续不间断的运行,并通过提升温度的方式达到操作目的的设备,炉体类型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具有加热温度高、熔炼速度快、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操作简单等特点。
[0003]在进行石墨化的过程中,对炉内气体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因而石墨化设备对其进行石墨化时,需要保证石墨化设备的密封性,现有技术中,在口部密封性下降时,难以及时发觉,导致内部石墨化进程受到影响,影响高导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目的在于对石墨化设备的密封性进行监控,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口部密封盖设有密封盖,设备本体靠近密封盖的上端开凿有检气孔,设备本体上端还开凿有限位槽,限位槽位于检气孔口部外侧,限位槽上插设有预监柱,预监柱包括视变显管、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上端的听变柱顶、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下端外部的限位环以及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底部中部的导气管,导气管插设在检气孔内,视变显管和听变柱顶内部设置有鼓气腔,导气管与鼓气腔相通,且鼓气腔内设有检气组件。
[0005]通过预监柱的设置,可对设备本体和密封盖处的密封性进行实时监控,当密封性下降存在漏气可能时,气体沿着检气孔进入到预监柱内,进而对预监柱内的检气组件产生从下向上的冲击,一方面检气组件在预监柱内发生明显的扭动,可实现视觉上的提醒,另一方面,随着设备本体内气体的外溢,由于预监柱初始状态下的密封性,使预监柱上端部逐渐膨胀直至炸裂,可在听觉上进行密封性的提醒,相较于现有技术,工作人员可及时对密封性进行调整,进而大幅度降低由于密封性对高导膜石墨化的质量的影响。
[0006]进一步,检气孔截面为L形,且检气孔一个口部位于设备本体上端,另一个口部位于设备本体与密封盖相对的端面上,检气孔用于导气,当设备本体和密封盖之间密封性受损后,位于该端面的口部能引导部分外溢的气体进入到预监柱时,实现密封受损的监控预警。
[0007]进一步,限位槽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杆,安装孔上开凿有两个安装孔,立杆和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母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预监柱在设备本体上连接的稳定定,使设备本体内气体泄漏时不易造成预监柱直接从设备本体上脱落。
[0008]进一步,听变柱顶包括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上端的内衬层以及包裹在内衬层外端的外边层,外边层底部与视变显管上端固定,外边层为密封弹性结构,使在泄漏初期,气体
在鼓气腔内先进行一定的存储,使外边层先胀大,后炸裂,进而在视觉和听觉上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实现对密封性变化的监控预警,内衬层为硬质多孔结构,且二者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使二者不易对检气组件发生遮挡。
[0009]进一步,鼓气腔底部为漏斗状,使外溢的气体从鼓气腔底部上行时能相对扩散,使对检气飘带的吹动效果更好,视变显管为硬质透明结构,听变柱顶的高度不大于视变显管高度的1/3,有效保证检气组件的变化主要暴露在视变显管处,使工作人员对检气组件的变化监测更加清晰。
[0010]进一步,检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鼓气腔内壁的束带板和横杆以及挂设在横杆上的检气飘带,检气飘带的两个端部均与束带板固定连接,横杆位于束带板上方,束带板位于鼓气腔底部漏斗口部,且束带板为多孔结构,束带板用于承载检气飘带,使检气飘带不易完全堆叠在鼓气腔下方口部,有效保证鼓气腔上行的气体能对检气飘带产生吹拂力,使其随之向上移动,并发生扭动,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明显的泄漏提醒的效果。
[0011]进一步,检气飘带为柔性轻质的带状结构,且检气飘带端部处于松弛堆叠状态,使检气飘带在受到从下向上的气体冲击时,能快速向上展开,并扭动。
[0012]进一步,检气飘带中部向上甚至后不超过听变柱顶,检气飘带表面涂设有闪光粉,使检气飘带在发生扭动时,在闪光粉作用下,其表面不断发生闪光效果,进一步提高对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4](1)通过预监柱的设置,可对设备本体和密封盖处的密封性进行实时监控,当密封性下降存在漏气可能时,气体沿着检气孔进入到预监柱内,进而对预监柱内的检气组件产生从下向上的冲击,一方面检气组件在预监柱内发生明显的扭动,可实现视觉上的提醒,另一方面,随着设备本体内气体的外溢,由于预监柱初始状态下的密封性,使预监柱上端部逐渐膨胀直至炸裂,可在听觉上进行密封性的提醒,相较于现有技术,工作人员可及时对密封性进行调整,进而大幅度降低由于密封性对高导膜石墨化的质量的影响。
[0015](2)检气孔截面为L形,且检气孔一个口部位于设备本体上端,另一个口部位于设备本体与密封盖相对的端面上,检气孔用于导气,当设备本体和密封盖之间密封性受损后,位于该端面的口部能引导部分外溢的气体进入到预监柱时,实现密封受损的监控预警。
[0016](3)听变柱顶包括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上端的内衬层以及包裹在内衬层外端的外边层,外边层底部与视变显管上端固定,外边层为密封弹性结构,使在泄漏初期,气体在鼓气腔内先进行一定的存储,使外边层先胀大,后炸裂,进而在视觉和听觉上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实现对密封性变化的监控预警,内衬层为硬质多孔结构,且二者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使二者不易对检气组件发生遮挡。
[0017](4)鼓气腔底部为漏斗状,使外溢的气体从鼓气腔底部上行时能相对扩散,使对检气飘带的吹动效果更好,视变显管为硬质透明结构,听变柱顶的高度不大于视变显管高度的1/3,有效保证检气组件的变化主要暴露在视变显管处,使工作人员对检气组件的变化监测更加清晰。
[0018](5)束带板为多孔结构,束带板用于承载检气飘带,使检气飘带不易完全堆叠在鼓气腔下方口部,有效保证鼓气腔上行的气体能对检气飘带产生吹拂力,使其随之向上移动,并发生扭动,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明显的泄漏提醒的效果。
[0019](6)检气飘带为柔性轻质的带状结构,且检气飘带端部处于松弛堆叠状态,使检气飘带在受到从下向上的气体冲击时,能快速向上展开,并扭动。
[0020](7)检气飘带中部向上甚至后不超过听变柱顶,检气飘带表面涂设有闪光粉,使检气飘带在发生扭动时,在闪光粉作用下,其表面不断发生闪光效果,进一步提高对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申请预监柱部分立体图;
[0023]图3为图2中A处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预监柱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申请预监柱的正面图;
[0026]图6为本申请预监柱上端部部分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刚漏气时预监柱的立体图;
[0028]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口部密封盖设有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靠近密封盖(2)的上端开凿有检气孔,所述设备本体(1)上端还开凿有限位槽(41),所述限位槽(41)位于检气孔口部外侧,所述限位槽(41)上插设有预监柱(3),所述预监柱(3)包括视变显管(31)、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31)上端的听变柱顶(32)、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31)下端外部的限位环(33)以及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31)底部中部的导气管(34),所述导气管(34)插设在检气孔内,所述视变显管(31)和听变柱顶(32)内部设置有鼓气腔(51),所述导气管(34)与鼓气腔(51)相通,且鼓气腔(51)内设有检气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气孔截面为L形,且检气孔一个口部位于设备本体(1)上端,另一个口部位于设备本体(1)与密封盖(2)相对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杆(42),所述安装孔(43)上开凿有两个安装孔(43),所述立杆(42)和安装孔(43)之间通过螺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膜卧式石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变柱顶(32)包括固定连接在视变显管(31)上端的内衬层(322)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胜郭颢束国法蒋伟良陈玲陶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