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57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申请涉及火电厂锅炉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包括:根据锅炉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燃烧模型;预设燃烧周期,获取当前燃烧周期内的实时燃烧负荷量,并根据实时燃烧负荷量和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获取锅炉实时监测数据,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修正锅炉控制参数;通过预设燃烧负荷量矩阵设定实时的煤粉浓度值和实时送风量,减避免炉膛中煤气含量过高氧气含量低造成燃烧不充分,保证锅炉燃烧效率,同时根据实时的煤粉颗粒大小,修正实时的送风量,避免煤粉在没有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就被吹入到烟囱排出炉体,造成燃烧效率降低。造成燃烧效率降低。造成燃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火电厂锅炉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站锅炉以煤代油和节油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燃烧产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燃用高硫煤时出现的高温腐蚀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
[0003]同时,锅炉作为电厂的3大核心设备之一,对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1%,整套机组的效率可以提高0.3—0.4个百分点,供电煤耗可以降低0.7%—1%,因此,通过对锅炉燃烧进行优化控制,可以使得锅炉的燃烧效率高效、环境污染少。
[0004]而现阶段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因炉膛含氧量不足造成燃烧不充分,其次如果锅炉含氧量过多同样会引起锅炉热量损失的问题,与此同时,送风量需要和引风量也需要相互匹配,以维持平稳的炉膛负压。一旦负压降低,炉膛烟气排放直接危害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反之,一旦负压升高,造成大量冷空气进入炉膛,会使加大炉膛热损失,锅炉燃烧效率必然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旨在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燃烧负荷量矩阵设定实时的煤粉浓度值和实时送风量,减避免炉膛中煤气含量过高氧气含量低造成燃烧不充分,保证锅炉燃烧效率,同时根据实时的煤粉颗粒大小,修正实时的送风量,避免煤粉在没有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就被吹入到烟囱排出炉体,造成燃烧效率降低。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实时送风量变化值和送风量变化趋势,设定引风量补偿系数,避免因送风系统的变化而引起炉膛负压波动,通过对于引风机的超前调节,避免炉膛负压太小造成炉膛内火焰和烟气外溢,危及操作人员安全。同时也避免炉膛负压过大使大量冷空气进入炉内,加重引风机负荷和排烟烟气热损失,引起炉膛爆炸,保证燃烧系统的稳定性。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监测实时的炉膛烟气含氧量,及时对送风量进行动态调节,锅炉燃烧时达到最佳空气-燃料比,提高燃烧效率。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包括:
[0010]根据锅炉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燃烧模型;
[0011]预设燃烧周期,获取当前燃烧周期内的实时燃烧负荷量,并根据所述实时燃烧负荷量和所述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
[0012]获取锅炉实时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监测数据修正锅炉控制参数;
[0013]其中,控制参数包括:煤粉浓度,送风量和引风量。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实时燃烧负荷量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时,包括:
[0015]预设燃烧负荷量矩阵A,设定A(A1,A2,A3,A4),其中,A1为预设第一燃烧负荷量,A2为预设第二燃烧负荷量,A3为预设第三燃烧负荷量,A4为预设第四燃烧负荷量,且A1<A2<A3<A4;
[0016]预设煤粉浓度值矩阵B,设定B(B1,B2,B3,B4),其中,B1为预设第一煤粉浓度值,B2为预设第二煤粉浓度值,B3为预设第三煤粉浓度值,B4为预设第四煤粉浓度值,且B1<B2<B3<B4;
[0017]获取实时燃烧负荷量a,并根据所述实时燃烧负荷量a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
[0018]若a<A1,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一煤粉浓度值B1,即b=B1;
[0019]若A1<a<A2,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二煤粉浓度值B2,即b=B2;
[0020]若A2<a<A3,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三煤粉浓度值B3,即b=B3;
[0021]若A3<a<A4,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四煤粉浓度值B4,即b=B4。
[002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时,包括:
[0023]预设送风量矩阵C,设定C(C1,C2,C3,C4),其中,C1为预设第一送风量,C2为预设第二送风量,C3为预设第三送风量,C4为预设第四送风量,且C1<C2C<C3<C4;
[0024]获取实时煤粉浓度值b,并根据所述实时煤粉浓度值b设定实时送风量c;
[0025]若b=B1,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一送风量C1,即c=C1;
[0026]若b=B2,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二送风量C2,即c=C2;
[0027]若b=B3,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三送风量C3,即c=C3;
[0028]若b=B4,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四送风量C4,即c=C4。
[002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时,还包括:
[0030]预设煤粉颗粒直径矩阵D,设定D(D1,D2,D3,D4),其中,D1为预设第一煤粉颗粒直径,D2为预设第二煤粉颗粒直径,且D1<D2;
[0031]预设第一送风量补偿系数n1和第二送风量补偿系数n2,其中,0.8<n1<1<n2<1.2;
[0032]获取实时煤粉颗粒直径d,并根据所述实时煤粉颗粒直径d设定送风量补偿系数n,并修正实时送风量b;
[0033]若a<A1,设定实时送风量补偿系数n为预设第一送风量补偿系数n1,修正后实时送风量b1=n1*b;
[0034]若A1<a<A2,不进行修正;
[0035]若a>A2,设定实时送风量补偿系数n为预设第二送风量补偿系数n2,修正后实时送风量b1=n2*b。
[003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实时监测数据修正锅炉控制参数时,包括:
[0037]获取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送风量变化趋势和实时引风量F1;
[0038]根据所述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和所述送风量变化趋势,设定引风量补偿系数m,获取修正后实时引风量F2。
[003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修正后实时引风量F2时,包括:
[0040]获取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送风量变化趋势和实时引风量F1;
[0041]预设引风量补偿系数矩阵M,设定M(m1,m2,m3,m4),其中,m1为预设第一引风量补偿系数,m2为预设第二引风量补偿系数,m3为预设第三引风量补偿系数,m4为预设第四引风量补偿系数,且0.8<m1<m2<1<m3<m4<1.2;
[0042]预设送风量变化值矩阵E,设定E(E1,E2),其中,E1为预设第一送风量变化值,E2为预设第二送风量变化值,且E1<E2;
[0043]当送风量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时,获取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
[0044]若E1<e<E2,设定m=m2,修正后实时引风量F2=m2*F1;
[0045]若e>E2,设定m=m1,修正后实时引风量F2=m1*F1;
[0046]当送风量变化趋势为减小趋势时,获取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
[0047]若E1<e<E2,设定m=m3,修正后实时引风量F2=m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锅炉的历史运行参数生成燃烧模型;预设燃烧周期,获取当前燃烧周期内的实时燃烧负荷量,并根据所述实时燃烧负荷量和所述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获取锅炉实时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监测数据修正锅炉控制参数;其中,控制参数包括:煤粉浓度,送风量和引风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燃烧负荷量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时,包括:预设燃烧负荷量矩阵A,设定A(A1,A2,A3,A4),其中,A1为预设第一燃烧负荷量,A2为预设第二燃烧负荷量,A3为预设第三燃烧负荷量,A4为预设第四燃烧负荷量,且A1<A2<A3<A4;预设煤粉浓度值矩阵B,设定B(B1,B2,B3,B4),其中,B1为预设第一煤粉浓度值,B2为预设第二煤粉浓度值,B3为预设第三煤粉浓度值,B4为预设第四煤粉浓度值,且B1<B2<B3<B4;获取实时燃烧负荷量a,并根据所述实时燃烧负荷量a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若a<A1,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一煤粉浓度值B1,即b=B1;若A1<a<A2,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二煤粉浓度值B2,即b=B2;若A2<a<A3,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三煤粉浓度值B3,即b=B3;若A3<a<A4,设定实时煤粉浓度值b为预设第四煤粉浓度值B4,即b=B4。3.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时,包括:预设送风量矩阵C,设定C(C1,C2,C3,C4),其中,C1为预设第一送风量,C2为预设第二送风量,C3为预设第三送风量,C4为预设第四送风量,且C1<C2C<C3<C4;获取实时煤粉浓度值b,并根据所述实时煤粉浓度值b设定实时送风量c;若b=B1,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一送风量C1,即c=C1;若b=B2,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二送风量C2,即c=C2;若b=B3,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三送风量C3,即c=C3;若b=B4,设定实时送风量b为预设第四送风量C4,即c=C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燃烧模型设定锅炉初始控制参数时,还包括:预设煤粉颗粒直径矩阵D,设定D(D1,D2,D3,D4),其中,D1为预设第一煤粉颗粒直径,D2为预设第二煤粉颗粒直径,且D1<D2;预设第一送风量补偿系数n1和第二送风量补偿系数n2,其中,0.8<n1<1<n2<1.2;获取实时煤粉颗粒直径d,并根据所述实时煤粉颗粒直径d设定送风量补偿系数n,并修正实时送风量b;若a<A1,设定实时送风量补偿系数n为预设第一送风量补偿系数n1,修正后实时送风量b1=n1*b;若A1<a<A2,不进行修正;若a>A2,设定实时送风量补偿系数n为预设第二送风量补偿系数n2,修正后实时送风
量b1=n2*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监测数据修正锅炉控制参数时,包括:获取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送风量变化趋势和实时引风量F1;根据所述实时送风量变化值e和所述送风量变化趋势,设定引风量补偿系数m,获取修正后实时引风量F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锅炉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良刘洪宇邓正鑫沈玉玲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