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36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属于絮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格栅、捕捞小车、过滤箱;格栅设置于盛装有反应溶液的反应槽内部,格栅上部设置有一块行走板,捕捞小车沿着行走板的长度方向在行走板上往复移动,捕捞小车上设置有捕捞机构,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吸液组件以及喷液组件,吸液组件以及喷液组件分别设置于格栅的两侧,吸液组件的吸液泵以及喷液组件的喷液泵均设置于捕捞小车的主体外壳内部,过滤箱设置于反应槽的外侧,过滤箱内部通过竖直的滤网分为滤前腔以及滤后腔,滤前腔通过吸液主管与吸液泵相连接,滤后腔通过喷液主管与喷液泵相连接;解决了目前液相表面的絮团处理时无法连续性捕捞的问题。团处理时无法连续性捕捞的问题。团处理时无法连续性捕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絮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学反应、萃取等过程中普遍需要反应物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会在反应的液相表面产生大量絮团,由于絮团会对化学反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就需要对液相表面的絮团进行捕捞处理,而现有的处理手段无法对絮团进行连续性处理,并且处理时会将一部分反应溶液带出,造成反应物料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解决目前液相表面的絮团处理时无法连续性捕捞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包括格栅、捕捞小车、过滤箱;格栅设置于盛装有反应溶液的反应槽内部,格栅上部设置有一块行走板,捕捞小车沿着行走板的长度方向在行走板上往复移动,捕捞小车上设置有捕捞机构,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吸液组件以及喷液组件,吸液组件以及喷液组件分别设置于格栅的两侧,吸液组件的吸液泵以及喷液组件的喷液泵均设置于捕捞小车的主体外壳内部,过滤箱设置于反应槽的外侧,过滤箱内部通过竖直的滤网分为滤前腔以及滤后腔,滤前腔通过吸液主管与吸液泵相连接,滤后腔通过喷液主管与喷液泵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格栅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槽的两侧内壁相固定连接,格栅与反应槽内部反应溶液的流向相垂直;格栅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透过孔;格栅的上端超出于反应溶液的液面上方。
[0007]进一步的,在格栅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行走板,行走板的长度与格栅的长度相等,行走板的宽度大于格栅的宽度,行走板的两侧边缘相对于格栅所对称。
[0008]进一步的,捕捞小车的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中间轴、前侧传动轴、后侧传动轴、驱动传动组件、前侧传动组件、后侧传动组件、滚轮,相互平行的前侧传动轴、中间轴、后侧传动轴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排列于主体外壳的内部,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的内部底面上,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主体外壳的内部底面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中间轴之间通过驱动传动组件相传动连接,中间轴与前侧传动轴之间通过前侧传动组件相传动连接,中间轴与后侧传动轴之间通过后侧传动组件相连接,前侧传动轴以及后侧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滚轮,滚轮的下端位于主体外壳的下端面下方,四个滚轮与行走板的上端面相滚动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传动组件、前侧传动组件、后侧传动组件均包括两个同步带轮以及一个同步带,同步带套接于两个同步带轮的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底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滚轮罩,所述滚轮
罩为开口向下的U形壳状结构,滚轮罩的下端开口与主体外壳的内部底面相固定连接,并且滚轮罩的下端开口与主体外壳的底面外侧相连通;前侧传动轴以及后侧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侧的滚轮罩内部,滚轮设置于滚轮罩内部。
[0011]进一步的,捕捞小车的主体外壳上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四个导向轮以及四个防脱轮,每个导向轮分别通过一根竖直的转轴转动连接于主体外侧的下端面上,四个导向轮两两一组左右对称设置,四个导向轮分别与行走板的左右两侧端面相滚动接触;在主体外壳的下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四根设置的固定板,四根固定板两两一组左右对称设置于行走板的外侧,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的转轴,转轴朝向格栅的一侧,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防脱轮,防脱轮与行走板的两侧下端面相滚动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喷液组件包括喷液罩,所述喷液罩为喇叭形结构,喷液罩的开口朝向格栅处,在喷液罩的内部区域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喷头,在喷液罩的上部外侧面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板,喷液罩通过前后两端的连接板与主体外壳相固定连接,每个喷头分别连接有一根喷液支管,喷液支管穿过喷液罩后向上延伸进入主体外壳内部,喷液泵的出口与多根喷液支管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组件包括吸液罩,所述吸液罩为喇叭形结构,吸液罩的外侧开口朝向格栅处,吸液罩的外侧开口为方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竖直设置的前板、后板,其中前板以及后板分别通过竖直的铰接轴与吸液罩的主体部分相铰接,前板以及后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调节气缸与顶板、底板相铰接;在吸液罩的上部外侧面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板,吸液罩通过前后两端的连接板与主体外壳相固定连接;多根吸液支管的下端分别伸入吸液罩的内部区域内,多根吸液支管的上端分别伸入主体外壳内部;吸液泵的入口与多根吸液支管相连接。
[0014]更进一步的,在捕捞小车的主体外壳与过滤箱之间设置有一个伸缩套管,伸缩套管为方形的波纹管结构,伸缩套管的两端分别与主体外壳以及过滤箱相固定连接,暴露在主体外壳以及过滤箱外侧的吸液主管以及喷液主管放置于伸缩套管内部。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提供的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通过捕捞小车在行走板上的来回不停歇地行走,可以实现对液相表面的絮团的连续性捕捞,防止絮团堆积对化学反应造成干扰。
[0017](2)本技术提供的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通过将抽出的絮团及反应溶液进行过滤,只将絮团过滤出来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将反应溶液重新输入至反应槽内部继续反应,从而减少反应溶液在絮团捕捞过程中的损失,同时重新输入的反应溶液有一定的速度,可以对格栅上的絮团进行一定的冲击,从而将絮团从格栅上冲下,提高絮团的捕捞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与反应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格栅与捕捞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格栅与捕捞小车的正视图;
[0023]图5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导向结构与格栅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8是主体外壳与捕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喷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吸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为反应槽、2为格栅、3为行走板、4为捕捞小车、5为过滤箱、6为伸缩套管、7为主体外壳、8为喷液组件、9为吸液组件、10为中间轴、11为前侧传动轴、12为后侧传动轴、13为驱动电机、14为第一同步带轮、15为第二同步带轮、16为第一同步带、17为第三同步带轮、18为第四同步带轮、19为第二同步带、20为第五同步带轮、21为第六同步带轮、22为第三同步带、23为滚轮罩、24为滚轮、25为导向轮、26为防脱轮、27为喷液罩、28为连接板、29为喷液泵、30为喷液支管、31为喷液主管、32为吸液罩、33为吸液泵、34为吸液支管、35为吸液主管、36为前板、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2)、捕捞小车(4)、过滤箱(5);格栅(2)设置于盛装有反应溶液的反应槽(1)内部,格栅(2)上部设置有一块行走板(3),捕捞小车(4)沿着行走板(3)的长度方向在行走板(3)上往复移动,捕捞小车(4)上设置有捕捞机构,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吸液组件(9)以及喷液组件(8),吸液组件(9)以及喷液组件(8)分别设置于格栅(2)的两侧,吸液组件(9)的吸液泵(33)以及喷液组件(8)的喷液泵(29)均设置于捕捞小车(4)的主体外壳(7)内部,过滤箱(5)设置于反应槽(1)的外侧,过滤箱(5)内部通过竖直的滤网分为滤前腔以及滤后腔,滤前腔通过吸液主管(35)与吸液泵(33)相连接,滤后腔通过喷液主管(31)与喷液泵(2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栅(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槽(1)的两侧内壁相固定连接,格栅(2)与反应槽(1)内部反应溶液的流向相垂直;格栅(2)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透过孔;格栅(2)的上端超出于反应溶液的液面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格栅(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行走板(3),行走板(3)的长度与格栅(2)的长度相等,行走板(3)的宽度大于格栅(2)的宽度,行走板(3)的两侧边缘相对于格栅(2)所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捕捞小车(4)的主体外壳(7)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中间轴(10)、前侧传动轴(11)、后侧传动轴(12)、驱动传动组件、前侧传动组件、后侧传动组件、滚轮(24),相互平行的前侧传动轴(11)、中间轴(10)、后侧传动轴(12)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排列于主体外壳(7)的内部,中间轴(1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7)的内部底面上,驱动电机(13)固定设置于主体外壳(7)的内部底面上,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中间轴(10)之间通过驱动传动组件相传动连接,中间轴(10)与前侧传动轴(11)之间通过前侧传动组件相传动连接,中间轴(10)与后侧传动轴(12)之间通过后侧传动组件相连接,前侧传动轴(11)以及后侧传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滚轮(24),滚轮(24)的下端位于主体外壳(7)的下端面下方,四个滚轮(24)与行走板(3)的上端面相滚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动组件、前侧传动组件、后侧传动组件均包括两个同步带轮以及一个同步带,同步带套接于两个同步带轮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相内絮团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7)的内部底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滚轮罩(23),所述滚轮罩(23)为开口向下的U形壳状结构,滚轮罩(23)的下端开口与主体外壳(7)的内部底面相固定连接,并且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顺张国富郭凯李文青潘建六路亚男张喆王睿敏栗飞杨武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