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36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涉及油浆分离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组件、加压组件、多级反渗透组件、循环分离组件、储存罐,预处理组件通过管道和加压组件相连,加压组件远离预处理组件的一端和多级反渗透组件相连,多级反渗透组件包括多组反渗透单元,多组反渗透单元相互串联,多组反渗透单元都设置有排出管和储存罐相连,循环分离组件一端和远离加压组件的一组反渗透单元连接,循环分离组件另一端和加压组件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级渗透膜通道一方面提升了通道内部油液的循环流动性能,避免油液出现局部浓度差异,另一方面无机膜的震动和油液导流避免了无机膜表面被杂质堵塞,提升了反渗透分离效果。提升了反渗透分离效果。提升了反渗透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浆分离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催化油浆是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排出的残渣油,其内部含有多种固体杂质,通常需要对催化油浆进行固液分离,反渗透分离是用于油浆分离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分离方式,但现有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0003]常规的油浆反渗透分离装置在分离前需要对油浆进行预处理,油浆预处理的过程中,将大部分较大的杂质分离,但由于油液黏度较大,在进行过滤分离的过程中,杂质上会出现较多的油液残留,杂质也容易粘连在滤网上造成滤网堵塞。
[0004]反渗透分离过程中,油液从反渗透膜处排出,而小颗粒杂质被反渗透膜阻挡,小颗粒杂质容易在反渗透膜处堆积,影响后续的反渗透效果。由于反渗透过程中油液的输入压力较多,油液内部杂质和反渗透膜的接触也较为频繁,膜表面容易产生局部损伤,部分杂质会从膜损伤位置排出,进而影响反渗透效果,但出于成本考虑,又不能在无机膜出现极小损伤的情况下就对膜进行更换,该情况导致分离后的洁净油仍存在杂质较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包括预处理组件、加压组件、多级反渗透组件、循环分离组件、储存罐,预处理组件通过管道和加压组件相连,加压组件远离预处理组件的一端和多级反渗透组件相连,多级反渗透组件包括多组反渗透单元,多组反渗透单元相互串联,多组反渗透单元都设置有排出管和储存罐相连,循环分离组件一端和远离加压组件的一组反渗透单元连接,循环分离组件另一端和加压组件相连;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罐、注入罐、输入管、输出管、循环管,反渗透罐、注入罐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注入罐上下两端设置有管路和反渗透罐上下两端连接,输入管和反渗透罐侧壁上端连接,输出管、循环管和反渗透罐侧壁下端连接,输出管远离反渗透罐的一端和储存罐连接,输入管、循环管串联在多组反渗透单元的串联回路中。预处理组件对催化油浆进行初步的杂质分离,颗粒较大的杂质被过滤,分离后的油浆中仍然存在颗粒极小的杂质,这类杂质需要通过反渗透分离,油浆输入加压组件,经过升压后输入多级反渗透组件,经过多个反渗透单元的处理,在每个反渗透罐中,油浆被反渗透分离,注入罐输入洁净油,作为反渗透罐中的过渡层,经过反渗透分离的净化油浆通过输出管输入到储存罐中,浓缩油浆从循环管输入循环分离组件,杂质被循环分离组件按不同区间分布,杂质较多的区间油浆输入外部废液管道,杂质较小的区间油浆输入加压组件和预处理后的油浆混合,进而二次反渗透。本专利技术的油浆在各个工位间通过动力管路输送,管路输送的动力设置属于本
领域常规技术手段,不作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块对部分油液的动能进行积攒,周期性的产生了朝向无机膜的油液冲击,无机膜表面会周期性的产生震动,被震动脱离的杂质颗粒又在油液的流动引导向向流道中心聚集,流动中心处的流体则被向靠近无机膜处挤压。该设置一方面提升了一级渗透膜通道内部油液的循环流动性能,避免油液出现局部浓度差异,另一方面无机膜的震动和油液导流避免了无机膜表面被杂质堵塞,提升了反渗透分离效果。
[0007]进一步的,反渗透罐包括主罐体、输入盘、输出盘、一级渗透膜通道、二级渗透膜通道、导向单元,输入盘设置在主罐体内部上侧,输出盘设置在主罐体内部下侧,输入盘、输出盘和主罐体之间设置有固定杆,输入管和输入盘相连,输出盘和循环管相连,一级渗透膜通道、二级渗透膜通道外侧设置有支撑钢衬,一级渗透膜通道上端和输入盘相连,一级渗透膜通道下端和输出盘相连,二级渗透膜通道固定在主罐体中心位置,一级渗透膜通道设置有多组,多组一级渗透膜通道围绕二级渗透膜通道均匀分布,二级渗透膜通道底部和输出管相连,主罐体上下两端分别和注入罐连通,导向单元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和二级渗透膜通道之间。导向单元中心处位于各个一级渗透膜通道的间隙处,催化油浆从输入盘输入,分配到各个一级渗透膜通道中,杂质被留在一级反渗透膜内部,随着催化油浆流动汇合到输出盘中,再输送向下一级反渗透单元。油液通过半透膜进入到主罐体内部,主罐体内部填充了注入罐处输送的同种油液,该油液在压力泵的作用下也进行了加压处理,但压力等级小于一级渗透膜通道内部的催化油浆,从一级渗透膜通道处分离的油液混合到注入罐输入的油体中,极少量由于半透膜故障、损伤而泄露的杂质被在主罐体内分摊开,局部含量大幅度减小,油液再经过导向单元引导,在二级渗透膜通道处二次反渗透,经过二次反渗透后的洁净油输入到储存罐中。
[0008]进一步的,一级渗透膜通道内部设置有控制块、引导板,控制块内部设置有调节腔、移动腔、切换块、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拉扯绳、顶针、移动板、喷出口、拉扯弹簧、第一磁块、第二磁块,控制块、引导板和一级渗透膜通道两侧壁紧固连接,控制块、引导板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块对称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设置有无机膜的两侧,两组引导板也对称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设置有无机膜的两侧,同一组的控制块、引导板间隔设置,控制块上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心处设置有输入孔,输入孔和第一通道联通,第一通道远离输入孔的一端和调节腔连通,第二通道一端和喷出口连通,第二通道另一端和调节腔联通,喷出口倾斜向下设置,喷出口朝向无机膜,移动腔和调节腔相连,移动腔和调节腔之间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中心设置有挤压孔,移动板和调节腔滑动连接,切换块和移动腔滑动连接,切换块上设置有切换孔,拉扯弹簧一端和调节腔紧固连接,拉扯弹簧另一端和移动板紧固连接,顶针和移动板远离拉扯弹簧的一端紧固连接,拉扯绳一端和顶针紧固连接,拉扯绳另一端和第一磁块紧固连接,第一磁块和移动腔靠近调节腔的一侧滑动连接,第二磁块和移动腔远离调节腔的一端紧固连接,切换块可被第一磁块、第二磁块吸附,引导板上侧靠近无机膜,引导板下侧靠近一级渗透膜通道中心位置,引导板靠近无机膜的一侧设置为直板面,引导板靠近一级渗透膜通道中心位置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在一级渗透膜通道内,油浆从上向下流动,会一次经过各个控制块、引导板,在控制块处,部分流体被环形槽阻挡,流体沿着输入孔经过第一通道进入调节腔内部,流体推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压缩拉扯弹簧,等到拉扯绳被拉直时,拉扯绳会拉动第一磁块移动,第一磁块向远离切换块一侧移动,当移动一定
距离后,第一磁块产生的吸附力小于第二磁块,切换块和第一磁块间设置有限位环,切换块会向第二磁块一侧移动,第二磁块和切换块之间也设置有限位环,切换块贴近第一磁块限位环时,第一通道导通,第二通道关闭,切换块贴近第二磁块限位环时,第二通道导通,第一通道关闭。第二通道导通时,流体向下流动的冲击力不再作用于调节腔,拉扯弹簧对移动板进行复位,复位过程中移动板推动油液从第二通道排出,油液集中从喷出口处喷出,由于喷出口斜向下,并朝向无机膜,油液会产生向无机膜的冲击流动,无机膜在油液冲击下产生局部震动,震动过程将其表面堆积的杂质弹开,油液继续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预处理组件(1)、加压组件(2)、多级反渗透组件(3)、循环分离组件(4)、储存罐(5),所述预处理组件(1)通过管道和加压组件(2)相连,所述加压组件(2)远离预处理组件(1)的一端和多级反渗透组件(3)相连,所述多级反渗透组件(3)包括多组反渗透单元,多组反渗透单元相互串联,多组反渗透单元都设置有排出管和储存罐(5)相连,所述循环分离组件(4)一端和远离加压组件(2)的一组反渗透单元连接,循环分离组件(4)另一端和加压组件(2)相连;所述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罐(31)、注入罐(32)、输入管(33)、输出管(34)、循环管(35),所述反渗透罐(31)、注入罐(32)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注入罐(32)上下两端设置有管路和反渗透罐(31)上下两端连接,所述输入管(33)和反渗透罐(31)侧壁上端连接,所述输出管(34)、循环管(35)和反渗透罐(31)侧壁下端连接,所述输出管(34)远离反渗透罐(31)的一端和储存罐(5)连接,所述输入管(33)、循环管(35)串联在多组反渗透单元的串联回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罐(31)包括主罐体(311)、输入盘(312)、输出盘(313)、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导向单元(316),所述输入盘(312)设置在主罐体(311)内部上侧,所述输出盘(313)设置在主罐体(311)内部下侧,所述输入盘(312)、输出盘(313)和主罐体(31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输入管(33)和输入盘(312)相连,所述输出盘(313)和循环管(35)相连,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外侧设置有支撑钢衬,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上端和输入盘(312)相连,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下端和输出盘(313)相连,所述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固定在主罐体(311)中心位置,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设置有多组,多组一级渗透膜通道(314)围绕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均匀分布,所述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底部和输出管(34)相连,所述主罐体(311)上下两端分别和注入罐(32)连通,所述导向单元(316)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314)和二级渗透膜通道(31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内部设置有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所述控制块(3141)内部设置有调节腔、移动腔、切换块(3143)、第一通道(3144)、第二通道(3145)、拉扯绳(3146)、顶针(3147)、移动板(3148)、喷出口(3149)、拉扯弹簧、第一磁块、第二磁块,所述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和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两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块(3141)对称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314)设置有无机膜的两侧,两组引导板(3142)也对称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314)设置有无机膜的两侧,同一组的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间隔设置,所述控制块(3141)上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心处设置有输入孔,所述输入孔和第一通道(3144)联通,所述第一通道(3144)远离输入孔的一端和调节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3145)一端和喷出口(3149)连通,第二通道(3145)另一端和调节腔联通,所述喷出口(3149)倾斜向下设置,喷出口(3149)朝向无机膜,所述移动腔和调节腔相连,所述移动腔和调节腔之间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中心设置有挤压孔,所述移动板(3148)和调节腔滑动连接,所述切换块(3143)和移动腔滑动连接,所述切换块(3143)上设置有切换孔,所述拉扯弹簧一端和调节腔紧固连接,拉扯弹簧另一端和移动板(3148)紧固连接,所述顶针(3147)和移动板(3148)远离拉扯弹簧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拉扯绳(3146)一端和顶针(3147)紧固连接,拉扯绳(3146)另一端和第一磁块紧固连接,所
述第一磁块和移动腔靠近调节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平唐全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瑞迈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