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浆分离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催化油浆是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排出的残渣油,其内部含有多种固体杂质,通常需要对催化油浆进行固液分离,反渗透分离是用于油浆分离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分离方式,但现有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0003]常规的油浆反渗透分离装置在分离前需要对油浆进行预处理,油浆预处理的过程中,将大部分较大的杂质分离,但由于油液黏度较大,在进行过滤分离的过程中,杂质上会出现较多的油液残留,杂质也容易粘连在滤网上造成滤网堵塞。
[0004]反渗透分离过程中,油液从反渗透膜处排出,而小颗粒杂质被反渗透膜阻挡,小颗粒杂质容易在反渗透膜处堆积,影响后续的反渗透效果。由于反渗透过程中油液的输入压力较多,油液内部杂质和反渗透膜的接触也较为频繁,膜表面容易产生局部损伤,部分杂质会从膜损伤位置排出,进而影响反渗透效果,但出于成本考虑,又不能在无机膜出现极小损伤的情况下就对膜进行更换,该情况导致分离后的洁净油仍存在杂质较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包括预处理组件、加压组件、多级反渗透组件、循环分离组件、储存罐,预处理组件通过管道和加压组件相连,加压组件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预处理组件(1)、加压组件(2)、多级反渗透组件(3)、循环分离组件(4)、储存罐(5),所述预处理组件(1)通过管道和加压组件(2)相连,所述加压组件(2)远离预处理组件(1)的一端和多级反渗透组件(3)相连,所述多级反渗透组件(3)包括多组反渗透单元,多组反渗透单元相互串联,多组反渗透单元都设置有排出管和储存罐(5)相连,所述循环分离组件(4)一端和远离加压组件(2)的一组反渗透单元连接,循环分离组件(4)另一端和加压组件(2)相连;所述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罐(31)、注入罐(32)、输入管(33)、输出管(34)、循环管(35),所述反渗透罐(31)、注入罐(32)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注入罐(32)上下两端设置有管路和反渗透罐(31)上下两端连接,所述输入管(33)和反渗透罐(31)侧壁上端连接,所述输出管(34)、循环管(35)和反渗透罐(31)侧壁下端连接,所述输出管(34)远离反渗透罐(31)的一端和储存罐(5)连接,所述输入管(33)、循环管(35)串联在多组反渗透单元的串联回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罐(31)包括主罐体(311)、输入盘(312)、输出盘(313)、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导向单元(316),所述输入盘(312)设置在主罐体(311)内部上侧,所述输出盘(313)设置在主罐体(311)内部下侧,所述输入盘(312)、输出盘(313)和主罐体(31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输入管(33)和输入盘(312)相连,所述输出盘(313)和循环管(35)相连,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外侧设置有支撑钢衬,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上端和输入盘(312)相连,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下端和输出盘(313)相连,所述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固定在主罐体(311)中心位置,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设置有多组,多组一级渗透膜通道(314)围绕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均匀分布,所述二级渗透膜通道(315)底部和输出管(34)相连,所述主罐体(311)上下两端分别和注入罐(32)连通,所述导向单元(316)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314)和二级渗透膜通道(31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机膜的反渗透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渗透膜通道(314)内部设置有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所述控制块(3141)内部设置有调节腔、移动腔、切换块(3143)、第一通道(3144)、第二通道(3145)、拉扯绳(3146)、顶针(3147)、移动板(3148)、喷出口(3149)、拉扯弹簧、第一磁块、第二磁块,所述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和一级渗透膜通道(314)两侧壁紧固连接,所述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块(3141)对称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314)设置有无机膜的两侧,两组引导板(3142)也对称设置在一级渗透膜通道(314)设置有无机膜的两侧,同一组的控制块(3141)、引导板(3142)间隔设置,所述控制块(3141)上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心处设置有输入孔,所述输入孔和第一通道(3144)联通,所述第一通道(3144)远离输入孔的一端和调节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3145)一端和喷出口(3149)连通,第二通道(3145)另一端和调节腔联通,所述喷出口(3149)倾斜向下设置,喷出口(3149)朝向无机膜,所述移动腔和调节腔相连,所述移动腔和调节腔之间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中心设置有挤压孔,所述移动板(3148)和调节腔滑动连接,所述切换块(3143)和移动腔滑动连接,所述切换块(3143)上设置有切换孔,所述拉扯弹簧一端和调节腔紧固连接,拉扯弹簧另一端和移动板(3148)紧固连接,所述顶针(3147)和移动板(3148)远离拉扯弹簧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拉扯绳(3146)一端和顶针(3147)紧固连接,拉扯绳(3146)另一端和第一磁块紧固连接,所
述第一磁块和移动腔靠近调节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平,唐全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瑞迈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