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重构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对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重构的研究和技术较为成熟,但大多适用性并不强。由于分布式光伏的接入,传统的重构技术和含分布式光伏的重构技术有所不同。传统配电网重构是通过开关的重新组合,既能够保证配电网持续、可靠和高效地供电,也能够有效改进配电网的电压合格率,降低配电网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电能的损失,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公布号为CN111446713A的现有专利申请文献《配电网重构模型优化方法及其配电网重构方法》,提出一种适应在线计算的预防性重构方法,充分考虑配电网有功无功不解耦的特性,通过配电网拓扑结构优化实现配电网电压警戒控制以实时提升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裕度,降低配电网的运行风险。
[0003]公布号为CN105117517A的现有专利申请文献《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配网重构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配网重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实际网络参数,据以生成实际网络辐射网表达数据,其中,所述实际网络的配电网中的单个环包括:联络开关以及不少于2个的分段开关;S2、确定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位置以及容量数据,据以建立设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模型;S3、根据所述设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模型,遍历所述实际网络辐射网表达数据,据以建立满足预置约束条件的可行解集合,其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S31、初始化所述设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模型,进入第一个光伏出力时段;S32、记录当前所述光伏出力时段的所述实际网络辐射网表达数据中,满足所述预置约束条件的辐射结构;S33、在当前时段编号超出预设时段总数时,执行步骤S34;S34、返回所述光伏出力时段内,所有满足所述预置约束条件的所述辐射结构,以形成所述可行解集合;S4、遍历所述可行解集合,寻优获取适用网络结构,据以进行配网动态重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利用下述逻辑表示所述设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模型:μ
i
=P
Di
*α
t
‑
P
Li
式中,μ
i
为线路i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P
Di
为线路i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P
Li
为线路i负荷实时功率,α
t
为分布式光伏即时出力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的所述预置约束条件包括:配电网络潮流约束、电压约束以及线路功率约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逻辑描述所述配电网络潮流约束:式中,P
i
、Q
i
为节点i处有功、无功注入,U
i
、U
j
为节点i、j电压幅值,G
ij
、B
ij
为支路i、j的电导、电纳,θ
ij
为节点i、j间电压相角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逻辑描述所述电压约束:U
i.
≤U
i
≤U
i.
式中,U
i
、U
i.
、U
i.
分别为节点i的实际电压、下限和上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的配网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朱太云,刘洪,孟思虔,蒯圣宇,王加庆,赵成,周远科,戚振彪,张征凯,孙立成,刘小华,孙子龙,史亮,刘蔚,胡若男,胡钰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