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30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基础地震资料;S2、收集VSP资料;S3、开展速度场校正与优化,将收集到的钻井、测井、地质信息作为约束条件,重新优化校正速度场;S4、计算新的各向异性参数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面向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页岩气水平井布设和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预测等对地震资料深度域成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塔里木缝洞储集体,其储集体规模较小,非均质性较强,对成像精度要求极高。而随钻VSP驱动处理是近年来发展出来的一种提高深度域成像精度的工程、物探、地质一体化方法,随钻VSP驱动处理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地震成像的精确度和时效性。但是,国内大多油气藏都处于深层高速区域,由于偏移距和信噪比的限制,地震资料随着深度与速度的增大,对速度的敏感性变差,再加上地震速度多解性的存在,单独依赖地震资料无法得到目标靶点位置的精确速度;同时,深层地下介质往往存在较强的各向异性,因此,要想获得高精度的成像质量,必须要获得高质量的各向异性参数。而为了提高成像精度,提高速度建模精度,提高各向异性参数的求取精度,通常会在速度建模中引入了测井等资料,利用多信息约束来达到速度精细化的目的。
[0003]对于传统的基于井震联合网格层析的各向异性参数建模通产采用先反演纵波速度和δ体,再单独反演ε体的思路。其中对井点位置的井震误差进行插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井数据信息是求取各向异性参数的关键,然而井的分布一般比较稀疏,这就需要对经典位置的井震误差进行插值来预测其他位置的深度误差,从而求得全工区范围内的各向异性参数。
[0004]传统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虽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各向异性参数,但井震匹配、井震误差分析、各向异性参数求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由于随钻VSP驱动处理需要在72小时内完成所有工作,因此,高效、准确的求取各向异性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各向异性参数,则肯定无法满足计算实效,因为单纯计算各向异性参数,其计算时间就将远超72小时。随钻处理是基于已经存档的数据基础,是对已存档成果数据的再利用,而成果数据中已经包含了根据已知井求取的各向异性参数信息,与新钻井信息相比,其各向异性参数准确度存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的各向异性参数、各向异性速度及新迭代速度,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新的各向异性参数的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收集基础地震资料:包括CMP道集、各向同性速度场、各向异性速度场、各向异性参数、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并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与优化;
[0008]质量评价的方法为:利用偏移成果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验证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是否一致;
[0009]优化方法为:如果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存在不一致,则结合最新的地质认识对资料进行优化,使资料的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保持一致,使资料符合VSP驱动处理要求;
[0010]S2、收集VSP资料;
[0011]S3、开展速度场校正与优化,将收集到的钻井、测井、地质信息作为约束条件,重新优化校正速度场;
[0012]S4、计算新的各向异性参数δ
new

[0013][0014]其中,δ
old
为成果数据中已经收集到的老的各向异性参数,v
old
为成果数据中收集到的各向异性速度,v
new
为重新优化校正速度场后迭代得到的新的各向异性速度;
[0015]S5、各向异性参数优化与迭代,更新得到ε体;
[0016]S6、利用更新后的各向异性参数,进行各向异性深度偏移,判断CIP道集是否拉平,如果拉平则输出最终成像数据体,如果没有拉平,则返回S5。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的各向异性参数、各向异性速度及新迭代速度,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新的各向异性参数;可以利用基础资料中的各向异性参数,经过快速校正实现随钻处理目标区的准确成像。能够利用新的各向异性参数,为优化井轨迹、提出新的靶点建议作出决策支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成果数据中已经收集到的老的各向异性参数;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的各向异性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以塔里木油田M井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收集M井周围16km*16km的基础地震资料:包括CMP道集、各向同性速度场、各向异性速度场、各向异性参数、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与优化;
[0024]质量评价的方法为:利用偏移成果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验证偏移结果
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是否一致;
[0025]优化方法为:如果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存在不一致,则结合最新的地质认识对资料进行优化,使资料的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保持一致,使资料符合VSP驱动处理要求;
[0026]S2、收集VSP资料,同时收集随钻井M井的VSP声波测井曲线、井速度等资料;
[0027]S3、开展速度场校正与优化,将收集到的钻井、测井、地质信息作为约束条件,重新优化校正速度场;
[0028]钻井信息:已知钻井的井分层数据、岩心、薄片等信息。
[0029]测井信息:各类测井曲线,各类测井方法所获得的声波速度、岩石密度等信息。
[0030]地质信息:地质人员认识到的地下地层信息、断层信息、断裂信息、岩性信息、地层速度、地层厚度等信息。
[0031]传统的各向异性参数δ估算公式为:
[0032][0033]其中,v
iso
代表各项同性速度,v
ani
代表各向异性速度。前面已经提到,采用传统方法计算各向异性参数虽然可以保证计算精度,但计算效率不适合随钻VSP驱动处理。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采用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各向异性参数。具体方法为:S4、计算新的各向异性参数δ
new

[0034][0035]其中,δ
old
为成果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钻VSP驱动处理的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基础地震资料:包括CMP道集、各向同性速度场、各向异性速度场、各向异性参数、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成果,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与优化;质量评价的方法为:利用偏移成果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验证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是否一致;优化方法为:如果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存在不一致,则结合最新的地质认识对资料进行优化,使资料的偏移结果与实际提交的最终的成果数据保持一致,使资料符合VSP驱动处理要求;S2、收集VSP资料;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勤王华徐兴荣胡光岷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