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26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沙池、进水渠、出水渠、抽吸排砂机构、搅拌机构和滤砂机构,沉沙池后一侧连通设有进水渠,沉沙池后另一侧连通设有出水渠,沉沙池底部连通设有排砂管,排砂管下端一侧连通设有压力水管,排砂管下端另一侧连通设有水射器,水射器另一端连通设有汇流管,排砂管上设有检修阀门,沉沙池内设有搅拌机构,汇流管另一端连通设有滤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力水管加压输水,使水射器在水压下形成真空抽吸,解决了吸砂管极易堵塞,砂粒无法排除堆积在池底的问题,通过马达驱动滤筒转动进行分离过滤,过滤出的砂粒从出砂口排出,过滤废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使砂水分离过程不产生溢流,排砂效率高。排砂效率高。排砂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砂池是利用物理沉淀实现砂粒从污水分离的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预处理单元,通常设置在细格栅后,可以分离出污水中相对密度大于2.65且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正常运行,虽然沉砂池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投资较少、占地较小,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却非常重要,不可代替,沉砂池运行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各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和污水处理成本,将沉砂池安装在后续处理设备前能减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修费用,与传统的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相比,旋流沉砂池的共同优点是占地面积小、除砂效率高、土建费用低、设备运行可靠;
[0003]然而,旋流沉砂池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除砂效果差,甚至无法提砂问题,砂粒在积砂区堆积板结,且传统旋流沉砂池采用气提进行除砂,空气管孔口分散导致气压不足,吸砂管极易堵塞,提砂无法连续,整套设备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砂粒无法排除堆积在池底,设备磨损严重,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该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通过压力水管加压输水,使水射器在水压下形成真空抽吸,使沉沙池内的砂粒不断排出,解决了吸砂管极易堵塞,提砂无法连续,整套设备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砂粒无法排除堆积在池底,设备磨损严重的问题,通过马达驱动滤筒转动进行分离过滤,过滤出的砂粒随着滤筒转动从出砂口排出,过滤废水从微滤机流出后通过排水管排出,使砂水分离过程不产生溢流,排砂效率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沙池、进水渠、出水渠、抽吸排砂机构、搅拌机构和滤砂机构,所述沉沙池后一侧连通设有进水渠,所述沉沙池后另一侧连通设有出水渠,所述抽吸排砂机构包括排砂管、压力水管、水射器、汇流管和检修阀门,所述沉沙池底部连通设有排砂管,所述排砂管下端一侧连通设有压力水管,所述排砂管下端另一侧连通设有水射器,所述水射器另一端连通设有汇流管,所述排砂管上安装设有检修阀门,所述沉沙池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汇流管另一端连通设有滤砂机构。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砂管与沉沙池底部采用刚性防水套管连接,所述排砂管与检修阀门采用法兰连接。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桨叶和电机,所述沉沙池内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对称固定设有桨叶,所述沉沙池上方中间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
与转轴驱动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砂机构包括支撑平台、微滤机、滤筒、排水管和出砂口,所述汇流管另一端连通设有微滤机,所述微滤机下方固定设有支撑平台,所述微滤机内转动设有滤筒,所述滤筒由马达驱动转动,所述支撑平台中间连通设有排水管,所述微滤机另一侧连通设有出砂口。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微滤机底部镂空,所述汇流管伸入微滤机与滤筒连通,所述滤筒另一侧与出砂口连通。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另一侧旁设有接砂小车,所述接砂小车与出砂口上下位置对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压力水管加压输水,使水射器在水压下形成真空抽吸,使沉沙池内的砂粒不断排出,解决了吸砂管极易堵塞,提砂无法连续,整套设备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砂粒无法排除堆积在池底,设备磨损严重的问题,通过马达驱动滤筒转动进行分离过滤,过滤出的砂粒随着滤筒转动从出砂口排出,过滤废水从微滤机流出后通过排水管排出,使砂水分离过程不产生溢流,排砂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剖视图。
[0014]其中:1、沉沙池;2、进水渠;3、出水渠;4、排砂管;5、压力水管;6、水射器;7、汇流管;8、检修阀门;9、转轴;10、桨叶;11、电机;12、支撑平台;13、微滤机;14、滤筒;15、排水管;16、出砂口;17、接砂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6]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沙池1、进水渠2、出水渠3、抽吸排砂机构、搅拌机构和滤砂机构,沉沙池1后一侧连通设有进水渠2,沉沙池1后另一侧连通设有出水渠3,抽吸排砂机构包括排砂管4、压力水管5、水射器6、汇流管7和检修阀门8,沉沙池1底部连通设有排砂管4,排砂管4下端一侧连通设有压力水管5,排砂管4下端另一侧连通设有水射器6,水射器6另一端连通设有汇流管7,排砂管4上安装设有检修阀门8,沉沙池1内设有搅拌机构,汇流管7另一端连通设有滤砂机构,排砂管4与沉沙池1底部采用刚性防水套管连接,排砂管4与检修阀门8采用法兰连接,水流通过进水渠2进入沉沙池1后依靠水流自动动能形成环流,同时由搅拌机构定速旋转使水流在垂直面上形成环流,使砂粒在环流作用下被带入沉沙池1中心且速度逐渐变大,附着在砂粒上的有机物被分离进入水中,砂粒则落入沉砂池1底部积砂区,通过压力水管5加压输水,使水射器6在水压下形成真空抽吸,使沉沙池1内的砂粒不断排出,解决了吸砂管极易堵塞,提砂无法连续,整套设备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砂粒无法排除堆积在池底,设备磨损严重的问题。
[0017]搅拌机构包括转轴9、桨叶10和电机11,沉沙池1内转动设有转轴9,转轴9底部对称固定设有桨叶10,沉沙池1上方中间固定设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与转轴9驱动连接,当进
行旋流沉沙时电机11启动驱动转轴9转动带动桨叶10定速转动搅拌使沉沙池1内水流形成环流,加快砂粒堆积速度。
[0018]滤砂机构包括支撑平台12、微滤机13、滤筒14、排水管15和出砂口16,汇流管7另一端连通设有微滤机13,微滤机13下方固定设有支撑平台12,微滤机13内转动设有滤筒14,滤筒14由马达驱动转动,支撑平台12中间连通设有排水管15,微滤机13另一侧连通设有出砂口16,微滤机13底部镂空,汇流管7伸入微滤机13与滤筒14连通,滤筒14另一侧与出砂口16连通,微滤机13机身材质为不锈钢SS304材质,支撑平台12采用碳钢有效防腐,当砂粒混合水由汇流管7流入滤筒14内后,马达驱动滤筒14转动进行分离过滤,过滤出的砂粒随着滤筒14转动从出砂口16排出,过滤废水从微滤机13流出后通过排水管15配出,使砂水分离过程不产生溢流,排砂效率高。
[0019]支撑平台12另一侧旁设有接砂小车17,接砂小车17与出砂口16上下位置对应,砂粒从出砂口16排出后直接落入接砂小车17内,方便砂粒移动运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沙池(1)、进水渠(2)、出水渠(3)、抽吸排砂机构、搅拌机构和滤砂机构,所述沉沙池(1)后一侧连通设有进水渠(2),所述沉沙池(1)后另一侧连通设有出水渠(3),所述抽吸排砂机构包括排砂管(4)、压力水管(5)、水射器(6)、汇流管(7)和检修阀门(8),所述沉沙池(1)底部连通设有排砂管(4),所述排砂管(4)下端一侧连通设有压力水管(5),所述排砂管(4)下端另一侧连通设有水射器(6),所述水射器(6)另一端连通设有汇流管(7),所述排砂管(4)上安装设有检修阀门(8),所述沉沙池(1)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汇流管(7)另一端连通设有滤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管(4)与沉沙池(1)底部采用刚性防水套管连接,所述排砂管(4)与检修阀门(8)采用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沉沙池排砂及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9)、桨叶(10)和电机(11),所述沉沙池(1)内转动设有转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磊柴文俊杨日剑鲍习峰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中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