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24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显示电极、像素定义层、发光层层、第二电极层和多个导电凸块;像素定义层覆盖第一显示电极和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包含多个像素开口和位于多个像素开口周围的像素定义块;第一显示电极从像素开口中露出;像素定义块中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电极层位于像素定义层背离第一电极层一侧,包含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显示电极;第二显示电极覆盖发光层;导电凸块位于像素定义块背离第一电极层一侧且与第二显示电极间隔设置;导电凸块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提升触控信号强度,使得显示面板触控感应更为灵敏。使得显示面板触控感应更为灵敏。使得显示面板触控感应更为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的触控方案中嵌入式(in cell)触控方案具有显示效果好、集成度高、厚度薄等优点,是显示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0003]现有的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中包括触控单元和显示单元,然而现有技术中显示单元的电极会很大程度上屏蔽触控电极的信号,导致触控感应不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解决触控感应不够灵敏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显示电极、像素定义层、发光层、第二电极层和多个导电凸块,像素定义层覆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显示电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包含多个像素开口和位于多个所述像素开口周围的像素定义块;其中,所述第一显示电极从所述像素开口中露出;所述像素定义块中设有第一通孔;发光层覆盖所述像素开口以及与像素开口相邻的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块;第二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显示电极;像素定义层,覆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显示电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包含多个像素开口和位于多个所述像素开口周围的像素定义块;其中,所述第一显示电极从所述像素开口中露出;所述像素定义块中设有第一通孔;发光层,覆盖所述像素开口以及与像素开口相邻的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块;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至少覆盖所述像素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层;多个导电凸块,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其中,所述导电凸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在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覆盖所述像素开口的部分与所述导电凸块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还覆盖所述导电凸块背离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还覆盖所述导电凸块上的所述发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2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电极层,所述辅助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远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辅助电极层覆盖并电连接所述像素开口内的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辅助电极层还覆盖所述导电凸块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层以及所述导电凸块的至少部分侧面,以使所述导电凸块上的所述辅助电极层与所述导电凸块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所述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一显示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块背离像素定义层一侧的面积大于所述导电凸块朝向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的面积,所述导电凸块背离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之外;优选地,所述导电凸块包括连接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贵贺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