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刺状氮化铜的钠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893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刺状氮化铜的钠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铜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50%乙醇水溶液中,置于油浴锅中,在乙醇溶液中通入稳定的氧气,制备出刺状氧化铜,抽滤,烘干。将制备完成的氧化铜在管式炉中进行氮化。以氮化铜为材料制备钠电池负极集流体,由刺状氮化铜制备的超薄集流体,在大容量、半电池长循环测试中,以2mA/cm2电流密度,容量为10mAh/cm2下循环70圈,其库伦效率高达98%以上,且极片厚度变化有限。该极片的制备方法可扩展、与工业化过程兼容,是一种适用于制备其他钠电池负极的普适性实用技术。于制备其他钠电池负极的普适性实用技术。于制备其他钠电池负极的普适性实用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刺状氮化铜的钠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电池
,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刺状氮化铜的钠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锂资源的稀少且全球分布不均,科研者为了解决锂资源问题,找到了与之同族的元素

钠,其具有与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钠元素不仅储量大而且价格低廉。钠离子(Na/Na+)的电极电位比锂离子的高0.3 V,其电化学性能更稳定,安全性能更高。
[0003]但是,钠电池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一方面在电池循环时钠枝晶的生长和体积膨胀,导致电池寿命缩短;另一方面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无法去负载钠,因此需要寻找适合钠电池的负极材料。
[0004]大多数三维集流体在设计时,都存在制备工艺繁琐以及制备出的极片质量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刺状氮化铜的钠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铜纳米粒子加入乙醇溶液,超声分散均匀;对混合溶液加热,通入氧气反应;对产物进行抽滤,滤饼烘干,得到氧化铜;将烘干的氧化铜通入氨氮混合气反应,得到氮化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0~7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纳米粒子添加量为300mg到1g。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混合溶液加热,采用油浴加热,油浴时间为6

10小时。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盼郑子航刘依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