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70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主磁芯;所述次级线圈绕制在主磁芯上,与初级线圈组合后,与辅助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线路首尾两端引出两个引出端子,用于并联外接负载;所述辅助磁芯与主磁芯上下叠加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通过将外部电路设置为辅助电流互感器,将辅助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缠绕方向与次级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缠绕方向反向设置,从而利用新增电压源U2使传统结构的互感器通过简单的结构调整,即可改装成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并且通过调整辅助电流互感器的阻值,直接调整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从而实现误差的精确调整。现误差的精确调整。现误差的精确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互感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是一种高精度的互感器,比普通电流互感器精度高了1

2个级别,是互感器发展的一个趋势。
[0003]零磁通指理论上互感器的磁芯没有磁通。
[0004]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是由提供磁通的交变励磁电流产生的,表现在外部,就是互感器有能量E输出,E=I*I(R+r),其中,I为交变励磁电流,r为内阻,R为外接负载。次级线圈上产生的电压降ΔU越小,其所需提供磁通的交变励磁电流就小,误差就小。
[0005]而在材料和匝数一定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补偿方法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实现次级线圈电压降为目的。
[0006]而次级线圈上产生的电压降ΔU=

(U
R
+U
r
),外接负载引起的电压降相对较容易解决,我们将外接负载的电阻设为0即可,但二次绕组的内阻不可能做到0,这就使得提供磁通的交变励磁电流也不会是0。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在二次回路中串联增加一个外部电路来产生电压源U2,使U2与(U
R
+U1)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其中,U
R
为外接负载R引起的电压降,U1为次级线圈内阻r1引起的电压降;则U2+U
R
+U1=0。这时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等于传统结构互感器的误差乘以新增电压源U2相对于(U
R
+U1)的误差,所述外部电路通过采用辅助电流互感器即可实现新增电压源U2与(U
R
+U1)大小相等相位相反,进而使传统结构的互感器通过简单的结构调整,即可改装成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并通过在辅助电流互感器内设置可调电阻,直接调整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即可实现误差的精确调整。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主磁芯;所述次级线圈绕制在主磁芯上,与初级线圈组合。
[0010]优选的,所述次级线圈串联辅助电流互感器后,在次级线圈起始端设置有第一引出端子,在辅助电流互感器尾端设置有第二引出端子。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电流互感器包括:辅助磁芯、辅助线圈、内置电阻;所述辅助线圈绕制在辅助磁芯上,与内置电阻并联,并与初级线圈组合。
[0012]优选的,所述辅助磁芯与主磁芯上下叠加组合。
[0013]优选的,所述内置电阻为阻值可调节的电阻元件。
[0014]优选的,所述次级线圈与辅助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用于并联外接负载。
[0015]优选的,所述次级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缠绕方向与辅助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
[0016]优选的,所述辅助线圈的匝数为次级线圈匝数的1/2。
[0017]优选的,所述次级线圈的直流内阻r1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8]r

+r=r1+r3+R;
[0019]其中,r

为辅助线圈的内阻值,r为内置电阻的阻值,r3为次级线圈与辅助线圈并在一起的内阻值,R为外接负载的阻值。
[0020]优选的,所述内置电阻的阻值r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1]r=r1+R;
[0022]其中,r1为次级线圈的直流内阻值,R为外接负载的阻值;而通过内置电阻的电流与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大小相同。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二次回路中串联增加一个外部电路来产生电压源U2,使U2与(U
R
+U1)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其中,U
R
为外接负载R引起的电压降,U1为次级线圈内阻r1引起的电压降;则U2+U
R
+U1=0。这时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等于传统结构互感器的误差乘以新增电压源U2相对于(U
R
+U1)的误差。
[0025]2、本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所述外部电路通过采用辅助电流互感器即可实现,将辅助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缠绕方向与次级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缠绕方向反向设置,从而利用新增电压源U2使所述传统结构互感器通过简单的结构调整,即可改装成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0026]3、本技术所述内置电阻设置为电位器,并通过调整辅助电流互感器的阻值,直接调整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即可实现误差的精确调整。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线路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所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磁芯叠放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主磁芯、2

辅助磁芯、3

初级线圈、4

互感器外壳、W1

次级线圈、W2

辅助线圈、S1

第一引出端子、S2

第二引出端子、8

内置电阻、9

外接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一
[0033]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采用双磁芯双绕组结构,包括:主磁芯1、辅助磁芯2、初级线圈3、次级线圈W1、辅助线圈W2、第一引出端子S1、第二引出端子S2、内置电阻8。
[0034]所述内置电阻8、辅助线圈W2、初级线圈3、辅助磁芯2组合成辅助电流互感器,所述
辅助线圈W2绕制在辅助磁芯2上,所述辅助线圈W2两端并联内置电阻8后,与初级线圈3组合形成辅助电流互感器,使所述辅助电流互感器产生电压源U2。
[0035]所述内置电阻8为阻值可调节的电阻元件,优选的,所述内置电阻8为电位器。
[0036]所述次级线圈W1绕制在主磁芯1上;并与辅助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一引出端子S1和第二引出端子S2之间。
[0037]所述第一引出端子S1和第二引出端子S2之间还并联有外接负载9。
[0038]所述初级线圈3分别与主磁芯1、辅助磁芯2对应组合。
[0039]所述主磁芯为具有较高导磁率的材质,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主磁芯;所述次级线圈绕制在主磁芯上,与初级线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串联辅助电流互感器后,在次级线圈起始端设置有第一引出端子,在辅助电流互感器尾端设置有第二引出端子;所述辅助电流互感器包括:辅助磁芯、辅助线圈、内置电阻;所述辅助线圈绕制在辅助磁芯上,与内置电阻并联,并与初级线圈组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磁芯与主磁芯上下叠加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阻为阻值可调节的电阻元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与辅助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用于并联外接负载。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瑜王萍陈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