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佩戴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62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提供一种耳佩戴用具,可提高收纳于耳甲腔的主体部的佩戴感。耳佩戴用具包括:主体部,其具有突出部和从突出部延伸出的筒状部,且在使用状态下佩戴于耳甲腔;以及插入部,其安装于筒状部,在使用状态下插入至外耳道。主体部具有形成有突出部的内壳体和覆盖内壳体的罩,罩的第一端部密封固定于内壳体侧,中间部与内壳体分离而在其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气室并且覆盖突出部,在隔着中间部而位于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具有供筒状部插通的开口部,包括开口部、中间部和突出部来构成阀结构,阀结构根据气室与外空间的压力差控制气室内的空气经由开口部与外空间的通气。由开口部与外空间的通气。由开口部与外空间的通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佩戴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佩戴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耳塞、耳机、助听器等耳佩戴用具中,将插入外耳道内的插入部由隔音部件和覆盖该隔音部件的弹性部件构成,通过使空气流入弹性部件的内侧而使其膨胀并与外耳道的内壁紧贴,从而提高佩戴感。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0571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耳佩戴用具一般具有插入外耳道内的插入部和收纳于耳廓的耳甲腔的主体部。
[0008]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耳佩戴用具是提高插入外耳道的插入部的佩戴感的用具,并不是提高收纳于耳甲腔的主体部的佩戴感的用具。因此,期望有提高主体部的佩戴感的技术,特别是提高将主体部按压于头部时的触感的技术。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收纳于耳甲腔的主体部佩戴感的耳佩戴用具。
[0010]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耳佩戴用具,包括:主体部,其具有突出部和从所述突出部延伸出的筒状部,且在使用状态下佩戴于耳甲腔;以及插入部,其安装于所述筒状部,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插入至外耳道,所述主体部具有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内壳体和覆盖所述内壳体的罩,所述罩的第一端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侧,中间部与所述内壳体分离而在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气室并且覆盖所述突出部,所述罩在隔着所述中间部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具有供所述筒状部插通的开口部,包括所述开口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突出部来构成阀结构,所述阀结构根据所述气室与外空间的压力差来控制所述气室内的空气经由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外空间的通气。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耳佩戴用具,包括:主体部,其具有突出部和从所述突出部延伸出的筒状部,且在使用状态下佩戴于耳甲腔;以及插入部,其安装于所述筒状部,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插入至外耳道,所述主体部具有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内壳体和覆盖所述内壳体的罩,所述罩的第一端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侧,中间部与所述内壳体分离而在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气室并且覆盖所述突出部,所述罩在隔着所述中间部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具有供所述筒状部插通的开口部,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具有通气阻力体。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耳佩戴用具,包括:主体部,其具有突出部和从所述突出部延
伸出的筒状部,且在使用状态下佩戴于耳甲腔;以及插入部,其安装于所述筒状部,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插入至外耳道,所述主体部具有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内壳体和覆盖所述内壳体的罩,所述罩的第一端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侧,中间部与所述内壳体分离而在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气室并且紧贴覆盖所述突出部,在隔着所述中间部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具有供所述筒状部以留有间隙的方式插通的开口部,在所述突出部具有槽部,所述槽部的一端部与所述间隙连通,并且其在远离所述开口部的方向上向另一端部向延伸,所述气室与外空间能够通过所述槽部连通。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提高收纳于耳甲腔的主体部的佩戴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耳佩戴用具的实施例1的耳塞91佩戴于右耳廓E的状态的图。
[0017]图2是耳塞91的立体图。
[0018]图3是耳塞91的主体部911的组装图。
[0019]图4是图2中的S4

S4位置切断的主体部911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5是图4中的S5

S5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1]图6是实施例1的耳塞91的剖视图,是图2中的S6

S6位置处的剖视图。图6的(a)是耳塞91在耳廓E中通常佩戴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图6的(b)是将耳塞91向耳廓E佩戴的一个过程中的纵剖视图。
[0022]图7是实施例2的耳塞91B的剖视图,图7的(a)是耳塞91B在耳廓E中通常佩戴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中的局部放大图,图7的(c)是将耳塞91B向耳廓E佩戴的一个过程中的纵剖视图。
[0023]图8是实施例3的耳塞91C的剖视图,图8的(a)是耳塞91C在耳廓E中通常佩戴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图8的(b)是阀结构BK3中使用的过滤部件5的俯视图。
[0024]图9是示出实施例4的耳塞91D的阀结构BK4所具有的内壳体2D的局部立体图。
[0025]图10是实施例4的耳塞91D的剖视图。
[0026]图11是实施例5的耳塞91E的局部立体图。
[0027]图12是实施例5的耳塞91E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通过实施例1~5的耳塞91、91B、91C、91D、91E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耳佩戴用具。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和图2对实施例1的耳塞91的概要进行说明。
[0031]以下说明的耳塞91为右耳用,左耳用为左右对称形状。为了便于说明,将前后上下左右各方向规定为图1和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
[0032]上下方向是耳塞91佩戴者站立姿势下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与头部的前后方向相对应。左右方向与头部的左右方向相对应。
[0033]在向耳廓E佩戴的状态下,耳塞91具有收纳于耳甲腔Eb的主体部911和从主体部911突出并插入外耳道内的插入部912。
[0034]插入部912由硅橡胶等形成,具有弹性。插入部912相对于主体部911装卸自如地安装。
[0035]耳塞91安装于耳廓E的状态也被称为使用状态。
[0036]如图2所示,主体部911具有基部911a、突出部911b以及卡定突出部911c。
[0037]基部911a呈将长圆立体化成扁平的椭圆体形状。
[0038]突出部911b在佩戴于耳廓E的状态下在偏向与耳甲腔Eb对置面的前方侧的位置向左斜上方突出形成。
[0039]卡定突出部911c从突出部911b的突出方向上的端部侧沿着突出部911b的轴线方向以比突出部911b小的直径突出。
[0040]插入部912弹性地卡定于卡定突出部911c。
[0041]在图1所示的佩戴于耳塞91的耳廓E的状态下,未图示的插入部912插入外耳道内,主体部911的基部911a收纳于耳甲腔Eb。基部911a的前部侧以被夹在耳甲腔Eb与耳屏Ec之间的方式进入,基部911a的后部侧以覆盖耳甲腔Eb的方式进入突出的对耳轮Ea的内侧。由此,只要不对耳廓E施加脱离方向的过度外力,耳塞91就能够稳定地佩戴。
[0042]主体部911构成为包含图3所示的部件。即,主体部911构成为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和罩3。外壳体1和内壳体2由硬质树脂形成。硬质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佩戴用具,包括:主体部,其具有突出部和从所述突出部延伸出的筒状部,且在使用状态下佩戴于耳甲腔;以及插入部,其安装于所述筒状部,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插入至外耳道,所述主体部具有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内壳体和覆盖所述内壳体的罩,所述罩的第一端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侧,中间部与所述内壳体分离而在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气室并且覆盖所述突出部,所述罩在隔着所述中间部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具有供所述筒状部插通的开口部,包括所述开口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突出部来构成阀结构,所述阀结构根据所述气室与外空间的压力差来控制所述气室内的空气经由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外空间的通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佩戴用具,其中,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筒状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中间部紧贴于所述突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佩戴用具,其中,所述开口部在周缘部具有内径比所述筒状部外径小的薄壁的翼片,所述翼片紧贴于所述筒状部。4.一种耳佩戴用具,包括:主体部,其具有突出部和从所述突出部延伸出的筒状部,且在使用状态下佩戴于耳甲腔;以及插入部,其安装于所述筒状部,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插入至外耳道,所述主体部具有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内壳体和覆盖所述内壳体的罩,所述罩的第一端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侧,中间部与所述内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村真史小林美阳
申请(专利权)人:JVC建伍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