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钢模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59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钢模板组件,包括底模、罩壳钢模、外模和三个定位装置盒;底模为水平布置的平面钢网模板;罩壳钢模为一个水平布置、下侧敞口的罩体,罩体前侧、后侧分别设有圆形第一水流口和矩形第二水流口,罩体下侧敞口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外模为下侧敞口的长方体盒体,其下侧敞口大小与底模的尺寸相匹配;每个定位装置盒均为竖直布置的三棱柱形状,三棱柱的底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该等腰三角形与罩壳钢模下侧敞口的等腰三角形相似,每个定位装置盒底部均设有锚固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定位装置盒,在底模浇筑前就完成定位并通过锚固脚与底模焊接,罩壳钢模吊装时,其下侧敞口三角形的三个角部分别卡入三个定位装置盒,完成准确定位。准确定位。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钢模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钢模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钢模板施工技术有诸多优点。在钢模板工程中,组合钢模板由于自身的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组合钢模板的不足也十分明显,钢模板定位不准确、在吊装过程中容易产生错台的问题,另外由于定位不牢固还容易发生和横向位移,尤其是在泵站进出水流道的施工过程中,底板浇筑后由于上部的钢模无法在底板上准确定位,容易发生位置偏差,而且现有技术中钢模仅靠自身重力放置在底板上,极易发生横向位移,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钢模板作为工程青睐的理想建筑材料,其刚度,强度,稳定性毋庸置疑,但组合钢模拼装后整体性的全面实现,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钢模板组件,其原理科学,结构紧凑,组合后的钢模板定位准确结构稳定,施工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钢模板定位不准确以及容易发生横向位移的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进出水流道钢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罩壳钢模、外模和三个定位装置盒;所述的底模为水平布置的平面钢网模板;所述的罩壳钢模为一个水平布置、下侧敞口的罩体,罩体前侧设有沿前后向贯穿罩壳钢模的圆形第一水流口,罩体后侧设有沿前后向贯穿罩壳钢模的矩形第二水流口,第一水流口与第二水流口的面积比为1:4

8,罩壳钢模的第二水流口与下侧敞口连通,罩体下侧敞口形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明袁大伟钱海锋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