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53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桶、内筒、喷水件和洗涤剂投放组件,内筒可旋转地设于外桶内且内筒限定出衣物处理腔,内筒具有与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水腔,喷水件设于外桶且具有与进水腔的进口连通的喷水通道,洗涤剂投放组件具有洗涤剂投放腔、第一进水口和投放口,第一进水口与洗涤剂投放腔连通,投放口与喷水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从投放口输出的洗涤剂可流至喷水通道内,随后再通过喷水通道以及进口流至进水腔内,以达到朝向衣物处理腔输送洗涤剂的目的,并保证洗涤剂能够精准进入衣物处理腔中,在提高洗涤剂输送效率的同时还可避免部分洗涤剂滞留在外桶与内筒之间,从而提高洗涤剂利用率并提高衣物处理质量。处理质量。处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衣物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当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为无孔内筒时,通常需要人工直接将洗涤剂投放至衣物处理腔内,容易出现洗涤剂溶解不充分的现象;当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为有孔内筒时,外部水源的水会首先进入至洗涤剂盒中溶解洗涤剂,随后水和洗涤剂再一起进入外桶,进入外桶内的水和洗涤剂通过内筒筒身上的孔进入内筒以打湿和清洗衣物。
[0003]但是,上述有孔内筒的进水方式容易导致部分洗涤剂滞留在内筒和外桶之间,从而导致洗涤剂的有效利用率下降,在造成洗涤剂浪费的同时,还降低衣物处理的质量。且经过外桶再进入到内筒的洗涤剂会掺杂外桶中的脏污、细菌等,导致脏污、细菌附着在衣物上,危害人体皮肤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在确保洗涤剂能够充分溶解的同时还可提高洗涤剂的利用率,以提高衣物处理的质量。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内筒,所述内筒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外桶内且所述内筒限定出衣物处理腔,所述内筒具有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水腔;喷水件,所述喷水件设于所述外桶且具有与所述进水腔的进口连通的喷水通道;洗涤剂投放组件,所述洗涤剂投放组件具有洗涤剂投放腔、第一进水口和投放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洗涤剂投放腔连通,所述投放口与所述喷水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投放腔的壁面除去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投放口的位置形成封闭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洗涤剂放置盒,所述洗涤剂放置盒具有洗涤剂容纳腔;洗涤剂溶解盒,所述洗涤剂溶解盒设于所述洗涤剂放置盒,所述洗涤剂溶解盒限定出所述洗涤剂投放腔;投放泵,所述投放泵用于将所述洗涤剂容纳腔内的洗涤剂输送至所述洗涤剂投放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放置盒设于所述外桶的上方,所述洗涤剂溶解盒和所述投放泵均位于所述洗涤剂放置盒的后方且所述洗涤剂溶解盒设在所述投放泵的上方,其中,所述洗涤剂放置盒的后壁设有出液口,所述洗涤剂溶解盒的底壁设有进液口,所述投放泵用于将从所述出液口流出的洗涤剂输送至所述进液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投放腔内形成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投放口,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底壁形成有与所述投放泵的泵送出口连通的进液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通过投放管与所述喷水通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件设于所述外桶的底壁内侧,所述外桶的底壁外侧具有限位槽,所述投放管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限位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阀,所述进水阀适于通过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国仝帅康菲薛二鹏王嘉高弘锡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