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37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检测模块,检测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数据;影像获取模块,获取温室大棚内的影像数据;影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温室大棚内的影像数据,分析种植的作物品种,并生成作物品种分析结果;云端数据库,存储有种植手册;控制系统,获取云端数据库中的种植手册;环境分析模块,根据作物品种分析结果,提取种植手册中相应的最优环境参数,并生成种植方案;环境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种植方案,调整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数据。采用本方案,能够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并防止因管理人员缺乏种植经验导致作物欠收。收。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大棚,简称温室,又称暖房,是一种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于栽培作物的设施。通过温室大棚能使得作物在不适宜其生长的季节进行发育或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作物的栽培或育苗等。目前,为了提升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同时避免因人工疏漏出现的作物产出低下的问题,通常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温室大棚的各环境数据进行检测与调整,从而对温室大棚内温度、适度、光照、气压等数据实现只能调控。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控制系统,仍然需要人工根据种植作物的经验,输入相应的控制数据,其智能性较低,且管理人员的种植经验往往仅涉及个别品种,当要种植的作物为新作物时,可能因管理人员缺乏种植经验导致作物欠收。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并防止因管理人员缺乏种植经验导致作物欠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检测模块、影像获取模块、影像分析模块、环境分析模块、环境调整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通信模块与云端数据库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数据,并将所述环境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云端数据库;所述影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温室大棚内的影像数据;所述影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温室大棚内的影像数据,分析种植的作物品种,并生成作物品种分析结果;所述云端数据库,存储有种植手册;所述种植手册包括若干作物品种及各作物品种在各生长阶段的最优环境参数;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通过通信模块,获取云端数据库中的种植手册,并发送至环境分析模块;所述环境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作物品种分析结果,提取种植手册中相应作物品种在各生成阶段的最优环境参数,并生成种植方案;所述环境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种植方案,调整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手册还包括各作物品种对应的种子样本视图及各作物品种在各生长阶段的外观数据;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将所述种植手册发送至环境分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分析模块包括播种时间分析模块、种子影像分析模块和作物品种分析模块;所述播种时间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温室大棚内的影像数据,分析播种时间段;所述种子影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温室大棚内播种时间段的影像数据,生成种子提取视图;所述作物品种分析模块,用于将种子提取视图与种子样本视图进行比对,生成种子比对结果;并根据种子比对结果,生成作物品种分析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分析模块还包括作物影像分析模块、生长视图比对模块和作物品种调整模块;所述作物影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播种时间段,分析温室大棚内的影像数据,并生成作物生长阶段提取视图;所述生长视图比对模块,用于根据作物品种分析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阳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