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焦镜头和视频通讯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和视频通讯成像设备,其中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第五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第六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传统定焦镜头畸变大、成本高、体积大的问题,通过利用3G3P的玻塑混合的材料搭配,使得光学畸变满足|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焦镜头和视频通讯成像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光学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和视频通讯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视频会议领域,对光学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传统的定焦镜头例如5mm焦距的定焦镜头提供的画面存在明显畸变,影响观感,普遍存在畸变大、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和视频通讯成像设备,以实现一种低畸变、低成本、小体积定焦镜头方案,满足视频通讯的镜头要求。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0006]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

所述第六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其中,表示该定焦镜头整体的光焦度,表示第一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二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三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四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五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六透镜的光焦度。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相对的表面相互胶合形成胶合透镜组。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凸凹透镜或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凹透镜或凹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凹凸透镜或凸凹透镜。
[0017]可选地,所述胶合透镜组满足如下条件:
[0018]其中,表示所述胶合透镜组的光焦度,表示所述定焦镜头整体的光焦度。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满足如下条件:0.01≤∣T34/(T12+T23+T45)∣≤0.35;
[0020]其中,T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T23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T34为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T45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0022]0.25≤∣CT3/DT3∣≤1.2;
[0023]0.25≤∣CT4/DT4∣≤0.8;
[0024]其中,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通光口径,D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通光口径。
[0025]可选地,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满足如下条件:20≤∣VD5

VD6∣≤55;
[0026]其中,VD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D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0027]可选地,所述定焦镜头满足如下条件:
[0028]2.0<∣TTL/EFL∣<3.3;
[0029]0.4<∣IC/TTL∣<0.6;
[0030]其中,TTL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系统总长,EFL为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IC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像面直径。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讯成像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焦镜头中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第五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第六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可以实现成像质量较优的定焦镜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传统定焦镜头畸变大、成本高、体积大的问题,通过采用三枚玻璃球面透镜以及三枚塑胶非球面透镜,利用3G3P的玻塑混合的材料搭配,在提高镜头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使得光学畸变满足|F

Tan(Theta)畸变|≤2.0%,光学总长满足TTL≤14mm,最终实现一款低畸变、低成本、小体积的定焦镜头。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定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35]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定焦镜头的光线光扇图;
[0036]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曲线图;
[0037]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定焦镜头的点列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二中定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0]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二中定焦镜头的光线光扇图;
[0041]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二中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曲线图;
[0042]图10是图6所示实施例二中定焦镜头的点列图;
[0043]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三中定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5]图13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三中定焦镜头的光线光扇图;
[0046]图14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三中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曲线图;
[0047]图15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三中定焦镜头的点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0]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塑料非球面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

所述第六透镜满足如下条件:下条件:下条件:下条件:下条件:下条件:其中,表示该定焦镜头整体的光焦度,表示第一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二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三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四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五透镜的光焦度,表示第六透镜的光焦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相对的表面相互胶合形成胶合透镜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凸凹透镜或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凹凸透镜或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凹凸透镜或双凸透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组满足如下条件:其中,表示所述胶合透镜组的光焦度,表示所述定焦镜头整体的光焦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莹李泽民何剑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