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1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包括ALC隔板、顶梁、门洞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右预制门垛和ALC隔板之间,所述左预制门垛和右预制门垛的顶部设置有预制过梁,所述顶梁的底部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与ALC隔板的顶部连接,相邻所述ALC隔板之间设置有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的一端与U型板连接,所述挂接件的另一端与预制过梁连接。通过在ALC隔板内设置有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对门洞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了固定和定位,加强了门洞宽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避免ALC隔板的重量落于预制过梁上,有效避免了门洞安装门板后发生变形。有效避免了门洞安装门板后发生变形。有效避免了门洞安装门板后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特别涉及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ALC隔板是一种常见的预制墙板,常作为室内墙板使用,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ALC)的一种。ALC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钢筋增强),ALC板既可做墙体材料,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ALC板最早在欧洲出现,日本、欧洲等地区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
[0003]在使用ALC隔板的过程中,在门洞位置,难以对门洞上方的ALC隔板进行固定,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对ALC隔板门洞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具有固定ALC隔板的作用。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包括ALC隔板、顶梁、门洞和连接件,所述ALC隔板在门洞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所述左安装槽内设置有左预制门垛,所述右安装槽内设置有右预制门垛,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左预制门垛和ALC隔板之间,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右预制门垛和ALC隔板之间,所述左预制门垛和右预制门垛的顶部设置有预制过梁,所述顶梁的底部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与ALC隔板的顶部连接,相邻所述ALC隔板之间设置有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的一端与U型板连接,所述挂接件的另一端与预制过梁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U型板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宽度与ALC隔板的厚度相同,所述U型板的顶部与顶梁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板对ALC隔板起到固定和定位的作用。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环形端、连接段和矩形端,所述环形端设置在连接段的一端,所述矩形端设置在连接段的另一端,所述ALC隔板上设置有供环形端嵌入的环形槽,所述ALC隔板上设置有供矩形端嵌入的矩形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端包括圆形板、浇筑孔、延伸边和翻边,所述圆形板的一端与连接段连接,所述浇筑孔设置在圆形板的中心,所述延伸边设置在圆形板的另一端,所述翻边与延伸边连接且沿圆形板的径向向内延伸。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连接ALC隔板的作用。
[0011]作为优选,所述矩形端包括锁定孔、锁定件、矩形板和折叠板,所述矩形板的一端与连接段连接,所述锁定孔设置在矩形板的另一端,所述折叠板设置在矩形板与连接段连接的位置,所述锁定件与锁定孔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连接预制门垛的作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在ALC隔板厚度方向的前后两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固定效果。
[0015]作为优选,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ALC隔板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栓穿设的螺栓孔,所述连接螺母与锁定孔对应,所述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的两端螺纹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螺栓起到连接两侧连接件的作用。
[0017]作为优选,所述挂接件包括吊装杆、预埋板和固定螺母,相邻所述ALC隔板之间设置有容纳吊装杆的容纳槽,所述预埋板设置在顶梁内,所述固定螺母设置在预制过梁的底部,所述吊装杆的顶部与预埋板连接,所述吊装杆的底部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装杆对ALC隔板实现固定,避免门垛发生变形。
[0019]作为优选,所述吊装杆穿过U型板,所述固定螺母设置在预制过梁的底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吊装杆与顶梁之间的连接固定。
[0021]综上所述,通过在ALC隔板内设置有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对门洞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了固定和定位,加强了门洞宽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连接件对ALC隔板和门垛之间进行固定;门洞的顶部,通过ALC隔板进行填充,同时ALC隔板通过与顶梁连接的挂接件实现吊装连接,即避免ALC隔板的重量落于预制过梁上,有效避免了门洞安装门板后发生变形的情况,同时U型板对相邻的ALC隔断实现定位和固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实施例的ALC隔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4是实施例在预制过梁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中,1、ALC隔板;11、顶梁;12、门洞;13、左安装槽;14、右安装槽;15、左预制门垛;16、右预制门垛;17、预制过梁;2、连接件;21、环形端;211、环形槽;212、圆形板;213、浇筑孔;214、延伸边;215、翻边;22、连接段;23、矩形端;231、矩形槽;232、锁定孔;233、连接螺栓;234、连接螺母;235、矩形板;236、折叠板;3、挂接件;31、吊装杆;32、预埋板;33、固定螺母;4、U型板;4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包括ALC隔板1、顶梁11、门洞12和连接件2,ALC隔板1依次排列,ALC隔板1在门洞1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左安装槽13和右安装槽14,左安装槽13和右安装槽14在ALC隔板1的成型过程中产生,左安装槽13内设置有左预制门垛15,右安装槽14内设置有右预制门垛16,连接件2设置在左预制门垛15和ALC隔板1之间,连接件2设置在右预制门垛16和ALC隔板1之间,左预制门垛15和右预制门垛16的顶部设置有预制过梁17。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2分别设置在ALC隔板1厚度方向的前后两侧,连接件2包括环形端21、连接段22和矩形端23,环形端21设置在连接段22的一端,矩形端23设置在连接段22的另一端,ALC隔板1上设置有供环形端21嵌入的环形槽211,ALC隔板1上设置有供矩形端23嵌入的矩形槽231;环形端21包括圆形板212、浇筑孔213、延伸边214和翻边215,圆形板212的一端与连接段22连接,浇筑孔213设置在圆形板212的中心,延伸边214设置在圆形板212的另一端,翻边215与延伸边214连接且沿圆形板212的径向向内延伸,当环形端21嵌入环形槽211后,通过混凝土对环形槽211进行封堵,翻边215起到咬合干燥后混凝土的作用,浇筑孔213起到连接环形端21两侧的作用;同时矩形端23包括锁定孔232、锁定件、矩形板2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包括ALC隔板(1)、顶梁(11)、门洞(12)和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ALC隔板(1)在门洞(1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左安装槽(13)和右安装槽(14),所述左安装槽(13)内设置有左预制门垛(15),所述右安装槽(14)内设置有右预制门垛(16),所述连接件(2)设置在左预制门垛(15)和ALC隔板(1)之间,所述连接件(2)设置在右预制门垛(16)和ALC隔板(1)之间,所述左预制门垛(15)和右预制门垛(16)的顶部设置有预制过梁(17),所述顶梁(11)的底部设置有U型板(4),所述U型板(4)与ALC隔板(1)的顶部连接,相邻所述ALC隔板(1)之间设置有挂接件(3),所述挂接件(3)的一端与U型板(4)连接,所述挂接件(3)的另一端与预制过梁(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4)内设置有容纳槽(41),所述容纳槽(41)的宽度与ALC隔板(1)的厚度相同,所述U型板(4)的顶部与顶梁(1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环形端(21)、连接段(22)和矩形端(23),所述环形端(21)设置在连接段(22)的一端,所述矩形端(23)设置在连接段(22)的另一端,所述ALC隔板(1)上设置有供环形端(21)嵌入的环形槽(211),所述ALC隔板(1)上设置有供矩形端(23)嵌入的矩形槽(2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C墙板门洞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端(21)包括圆形板(212)、浇筑孔(213)、延伸边(214)和翻边(215),所述圆形板(212)的一端与连接段(2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志沈华东王斌桑万峰金子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