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家荣专利>正文

粒粉胶及其制造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10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粒粉胶及其制造的工艺方法。特征是: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0.8-1.2,酰胺类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0.8-1.5%,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5-8%。其制造工艺方法是,将酰胺类捕醛剂与脲醛树脂胶充分混合,将石蜡与粉料充分混合,将上述两种混料在高速拌胶机中拌合即成。粒粉胶制造技术简单易掌握、投入少、储运、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板胶粘剂制造
,特别涉及。目前人造板用胶均为液态的脲醛树脂胶(UF),其施胶方式为①中密度纤维板(MDF)为管道喷胶;②刨花板为机械拌胶;无论是喷胶或拌胶,胶在纤维或刨花上的分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实际上一部分纤维(或刨花)已成为胶的载体,受热后胶发生流化,使邻近的纤维(或刨花)得胶,从而使所有纤维(或刨花)牢固的胶结在一起,形成大块的板材。液态胶(UF)其施胶方式为拌胶和喷胶。拌胶用在制造刨花板上,缺陷较少。中密度纤维板(MDF)以喷胶的方式,在板面上则产生胶斑。其原因是干纤维易把胶吸入内部并结团,拌胶机又不能把所有的结团完全打开,因此形成胶斑。为了克服胶斑,目前普遍采用在纤维干燥前向纤维喷胶(管道施胶)的方式。管道施胶在板面上又会产生松软层(预固化层),其原因是干燥纤维时,需160℃以上的高温,在高温的作用下,胶开始老化,热压时表面又首先接触高温,在中密度纤维板(MDF)压实前,表层的胶已经固化,未能把纤维牢固地胶结在一起,需要砂光才能成为中密度纤维板(MDF)产品,砂光率一般在20%左右,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液态施胶的种种弊端、消除胶斑和预固化层、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粒粉胶基本是由下述原料组成,其特征在于a.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0.8-1.2b.酰胺类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0.8-1.5%;c.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5-8%。其中脲醛树脂胶为不脱水的、固含量为50%的脲醛树脂胶(UF);粉料为木本或禾本植物粉料、粒度40-60目、含水率≤10%;酰胺类(如碳酰胺)捕醛剂为工业纯。上述粒粉胶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重量比的原料,a.将酰胺类捕醛剂与脲醛树脂胶充分混合,备用;b.将石蜡与粉料充分混合,备用;c.将两种混料a、b按比例在高速拌胶机中拌合即成。本专利技术粒粉胶各项指标如下①不脱水的、固含量为50%的脲醛树脂胶(UF)含量40-60%②游离醛含量≤0.25%③PH值7.5-8.0④容量0.7-1.0g/cm3⑤耐温±30℃⑥贮存期3≥个月本专利技术粒粉胶的优点①该胶是松散的细粉,不可能被纤维(或刨花)吸入内部,胶粉与纤维(或刨花)搅拌均匀,克服液态拌胶不均甚至结团等缺陷,所以板面不会产生胶斑。同时拌胶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未经过高温阶段,不存在胶的老化问题,热压时表面不会产生松软层(预固化层),可生产压光板。从而减少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可降低制造成本。②降低甲醛释放量我国现有的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厂家、大部分甲醛释放量超过70mg/100g的标准。而使用粒粉胶制造的中密度纤维板(MDF),因为在其制备过程中,胶内的游离醛挥发一部分,捕醛剂吸收一部分,由于这两种原因使粒粉胶内游离醛含量低于0.25%。③粒粉胶制造技术简单易掌握、投入少、储运、使用方便。实施例1粒粉胶是由下述原料组成a.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0.8;b.碳酰胺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0.8%;c.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5%。其中脲醛树脂胶为不脱水的、固含量为50%的脲醛树脂胶(UF);粉料为木本粉料、粒度60目、含水率≤10%;碳酰胺捕醛剂为工业纯。上述粒粉胶的制造工艺方法,取上述重量比的原料,a.将碳酰胺捕醛剂与脲醛树脂胶充分混合,备用;b.将石蜡与木本粉料充分混合,备用;c.将两种混料a、b按比例在高速拌胶机中拌合即成。实施例2粒粉胶是由下述原料组成a.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1.0;b.甲酰胺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1.15%;c.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6.5%;d.粉料为禾本植物粉料。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粒粉胶是由下述原料组成a.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1.2;b.乙酰胺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1.5%;c.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8%;d.粉料为木本粉料。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粒粉胶基本是由下述原料组成,其特征在于a.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0.8-1.2;b.酰胺类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0.8-1.5%;c.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5-8%;其中脲醛树脂胶为不脱水的、固含量为50%的脲醛树脂胶(UF);粉料为木本或禾本植物粉料、粒度40-60目、含水率≤10%。2.上述粒粉胶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重量比的原料,a.将酰胺类捕醛剂与脲醛树脂胶充分混合,备用;b.将石蜡与粉料充分混合,备用;c.将两种混料a、b按比例在高速拌胶机中拌合即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征是: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0.8—1.2,酰胺类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0.8—1.5%,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5—8%。其制造工艺方法是,将酰胺类捕醛剂与脲醛树脂胶充分混合,将石蜡与粉料充分混合,将上述两种混料在高速拌胶机中拌合即成。粒粉胶制造技术简单易掌握、投入少、储运、使用方便。文档编号C09J161/00GK1280160SQ0011076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韩家荣, 韩国涛 申请人:韩家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粒粉胶基本是由下述原料组成,其特征在于: a.脲醛树脂胶重量与粉料重量比为1∶0.8-1.2; b.酰胺类捕醛剂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0.8-1.5%; c.防水剂石蜡为脲醛树脂胶重量的5-8%; 其中: 脲醛树脂胶为不脱水的、固含量为50%的脲醛树脂胶(UF); 粉料为木本或禾本植物粉料、粒度40-60目、含水率≤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荣韩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韩家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