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锁系统和电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98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锁系统和电动车,所述车锁系统包括:龙头锁运动组件,龙头锁运动组件包括运动块、运动杆和龙头锁复位弹簧,运动杆固定于运动块上,运动杆包括临近运动块的直线段和远离运动块的弧形段;坐垫锁拉动组件,坐垫锁拉动组件包括拉动杆、拉索安装块和坐垫锁复位弹簧,拉索安装块设置于拉动杆的中间位置,其中,拉动杆的顶面高度低于运动杆的底面高度;旋转拨动组件,旋转拨动组件包括转动盘、第一拨动柱和第二拨动柱,转动盘设置于拉动杆和运动杆的下方,两个拨动柱设置于转动盘上远离圆心的不同角度位置处,第一拨动柱的高度高于运动杆的底面高度,第二拨动柱的高度高于拉动杆的底面高度且低于运动杆的底面高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锁系统和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车锁系统和一种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龙头锁和坐垫锁作为电动车上的两个重要的锁具,已被装配在绝大多数的电动车上。目前,龙头锁和坐垫锁的控制机构是相对独立的,虽然能够通过机械钥匙实现对两种锁具的控制,但在使用时也需要通过将锁孔处下压,来切换钥匙旋转对于两套锁具的驱动力的分离接合状态。
[0003]随着智能电动车的发展,电子钥匙逐渐取代机械钥匙,对电动车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锁具的电控已成为主要趋势。而上述两个锁具相对独立的结构,显然难以通过同一套电驱动系统实现统一的电控。因此,目前出现的电子龙头锁和电子坐垫锁均是相对独立的,通过各自的电驱动系统进行单独电控。然而,由于对电动车仪表等的弱电控制部分主要集中在车头,如果对坐垫锁进行单独电控,还需在坐垫锁处设置电机、控制板等,这无疑会增加电动车的布线、适配、设计、装配等的难度,提高电动车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锁系统和电动车,不仅能够方便地对龙头锁和坐垫锁进行控制,而且便于实现对龙头锁和坐垫锁的电控,无需对目前的坐垫锁机械构造做改变,即可赋予坐垫锁电控功能,从而能够降低电动车的成本。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锁系统,包括:龙头锁运动组件,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包括运动块、运动杆和龙头锁复位弹簧,所述运动杆固定于所述运动块上,所述运动杆包括临近所述运动块的直线段和远离所述运动块的弧形段,所述龙头锁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运动块上,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上固定有龙头锁锁销;坐垫锁拉动组件,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包括拉动杆、拉索安装块和坐垫锁复位弹簧,所述拉索安装块设置于所述拉动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拉索安装块上安装有坐垫锁开锁拉索,所述坐垫锁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拉索安装块上,其中,所述拉动杆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运动杆的底面高度;旋转拨动组件,所述旋转拨动组件包括转动盘、第一拨动柱和第二拨动柱,所述转动盘设置于所述拉动杆和所述运动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拨动柱与所述第二拨动柱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远离圆心的不同角度位置处,所述第一拨动柱的高度高于所述运动杆的底面高度,所述第二拨动柱的高度高于所述拉动杆的底面高度且低于所述运动杆的底面高度。
[0007]所述的车锁系统还包括: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对应所述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设置,以在所述龙头锁处于开锁状态时触发所述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并在所述龙头锁处于上锁状态时触发所述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二触
发部对应所述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设置,以在所述坐垫锁处于开锁状态时触发所述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并在所述坐垫锁处于上锁状态时触发所述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电机,所述转动盘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获取所述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所述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所述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和所述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的触发情况,并用于控制所述电机。
[0008]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还包括锁销安装部,所述锁销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运动块的一端,所述锁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龙头锁锁销,所述运动杆固定于所述运动块的另一端,所述运动块的另一端还开设有弹簧槽,所述龙头锁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槽内。
[0009]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于所述拉动杆的中间位置且垂直于所述拉动杆,所述拉索安装块的一端通过螺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拉索安装块的另一端开设有拉索安装槽,所述拉索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坐垫锁开锁拉索的一端,所述坐垫锁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索安装块的一端。
[0010]所述拉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拨动柱的一侧,所述运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拨动柱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拨动柱与所述第二拨动柱位于所述拉动杆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拨动柱与所述第二拨动柱所在位置的角度差为90
°

[0011]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还包括手动开锁拉杆安装部,所述手动开锁拉杆安装部用于安装龙头锁手动开锁拉杆。
[0012]所述的车锁系统还包括:安装架,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和所述旋转拨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外壳,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所述旋转拨动组件和所述安装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坐垫锁,所述坐垫锁与所述坐垫锁开锁拉索的另一端相连。
[0013]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车锁系统。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在转动盘上设置高度不同的两个拨动柱,结合运动杆的弧形设计、运动杆与拉动杆的双层设计,由此,可通过同一机构,调整转动盘的旋转方向即可实现对龙头锁和坐垫锁的统一控制,且两个锁具的控制互不干涉,不仅能够方便地对龙头锁和坐垫锁进行控制,而且便于实现对龙头锁和坐垫锁的电控,无需对目前的坐垫锁机械构造做改变,即可赋予坐垫锁电控功能,从而能够降低电动车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移除图1中拉索安装块后的车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车锁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的车锁系统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车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车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龙头锁运动组件100,坐垫锁拉动组件200,旋转拨动组件300,龙头锁锁销400,坐
垫锁开锁拉索500,开关板600,电机700,主控板800,龙头锁手动开锁拉杆900,安装架1000,外壳1100,坐垫锁1200;
[0025]运动块110,运动杆120,龙头锁复位弹簧130,锁销安装部140,第一触发部150,手动开锁拉杆安装部160;
[0026]拉动杆210,拉索安装块220,坐垫锁复位弹簧230,安装杆240,第二触发部250;
[0027]转动盘310,第一拨动柱320,第二拨动柱330;
[0028]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610,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620,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630,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6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锁运动组件,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包括运动块、运动杆和龙头锁复位弹簧,所述运动杆固定于所述运动块上,所述运动杆包括临近所述运动块的直线段和远离所述运动块的弧形段,所述龙头锁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运动块上,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上固定有龙头锁锁销;坐垫锁拉动组件,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包括拉动杆、拉索安装块和坐垫锁复位弹簧,所述拉索安装块设置于所述拉动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拉索安装块上安装有坐垫锁开锁拉索,所述坐垫锁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拉索安装块上,其中,所述拉动杆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运动杆的底面高度;旋转拨动组件,所述旋转拨动组件包括转动盘、第一拨动柱和第二拨动柱,所述转动盘设置于所述拉动杆和所述运动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拨动柱与所述第二拨动柱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远离圆心的不同角度位置处,所述第一拨动柱的高度高于所述运动杆的底面高度,所述第二拨动柱的高度高于所述拉动杆的底面高度且低于所述运动杆的底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所述龙头锁运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对应所述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设置,以在所述龙头锁处于开锁状态时触发所述龙头锁开锁状态开关,并在所述龙头锁处于上锁状态时触发所述龙头锁上锁状态开关,所述坐垫锁拉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对应所述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设置,以在所述坐垫锁处于开锁状态时触发所述坐垫锁开锁状态开关,并在所述坐垫锁处于上锁状态时触发所述坐垫锁上锁状态开关;电机,所述转动盘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获取所述龙头锁开锁状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万波丁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华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