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96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头辅助分离装置,所述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板体插孔,所述板体插孔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所述顶动机构顶动板体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本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插排内部设置顶动机构带动板体发生转动,从而辅助插头由插排上脱离,避免将插头由插排上拔下时,手与插头接触,提高用电的安全程度。齿轮二与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对不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所对应的齿轮二移动至棱柱的上部,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对应的齿轮二保持在棱柱的下部,可针对性的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作出操作。头作出操作。头作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头
,尤其涉及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插头和插座组成插接件,插接件具有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功能的作用。插排是带线多位插座,连接一个以上的电源插头,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线路。
[0003]在现有的生活经验中,在使用插接件时,例如进行将插头由插座上取下的操作时,通常用手与插头直接接触,若插接件存在老化、漏电的情况,或操作者手部存在有水的情况时,用手直接接触插头实现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0004]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包括插排,所述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板体插孔,所述板体插孔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所述顶动机构顶动板体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
[0008]所述顶动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杆体一和轴,所述杆体一套接并滑动配合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与板体相抵,所述轴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延伸至插排的外部,所述轴固定套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杆体二并通过杆体二铰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端子,端子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
[0010]所述插排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板体与所述上壳的端面铰接,所述杆体一的下端与下壳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轴与下壳的内底壁转动配合,所述齿条一与下壳的内底壁滑动配合。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座为L型,所述端子位于安装座的横向段,所述安装座的竖向段的活动端与下壳的内底壁连接,所述管体活动贯穿安装座的横向段。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的端面上设置有槽,所述板体位于槽的内部并与槽的侧壁铰接;
[0013]所述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板体的宽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的外部设置有带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001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二和齿条二,所述齿轮二和所述齿条二啮合,所述齿轮二设置在所述轴的上端,所述齿条二与所述上壳的端面滑动配合。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齿轮二与所述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与轴连接的棱柱,所述轴未被棱柱覆盖的位置形成台阶,所述齿轮二的中部开设有与棱柱匹配的通孔,所述齿轮二活动套设在棱柱上并搭接在台阶上;
[0018]所述棱柱的上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下端设置有衔铁一,所述螺帽的上端设置有与衔铁一位置对应的磁铁一。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轴上设置有衔铁二,所述齿轮二的下端设置有与衔铁二位置对应的磁铁二。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插排内部设置顶动机构带动板体发生转动,从而辅助插头由插排上脱离,避免将插头由插排上拔下时,手与插头接触,提高用电的安全程度。
[0022]2.顶动机构中,通过将轴转动带动齿条一进行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通过杆体二带动管体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实现板体的转动。
[0023]3.驱动机构的设置,提高将轴转动的便捷程度,齿轮二和齿条二啮合设置,将齿条二推动,带动齿轮二、轴转动,齿条二依次经过多个插排插孔对应的齿轮二,依次辅助多个插头从插排上脱离。
[0024]4.齿轮二与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对不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所对应的齿轮二移动至棱柱的上部,脱离齿条二的水平面,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对应的齿轮二保持在棱柱的下部,使齿条二经过时可与之啮合,带动齿轮二发生转动,可针对性的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作出操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A

A剖视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所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轴、棱柱和螺杆装配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下壳10;安装座11;端子12;上壳20;槽21;板体30;板体插孔31;顶动机构40;杆体一41;管体42;轴43;齿轮一44;齿条一45;杆体二46;驱动机构50;齿轮二51;齿条二52;连接件53;棱柱531;台阶532;螺杆533;螺帽534;衔铁一535;磁铁一536;磁铁二537;衔铁二538。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包括插排,插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上设置有端子12,端子12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30,板体30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板体30上开设有板体插孔31,板体插孔31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40,顶动机构40顶动板体30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
[0035]本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专利技术中,插孔孔位需要使用时,对应的板体30处于水平状态,插头的金属端通过板体插孔31、插排插孔与端子12接触,需要将插头脱离插排时,利用顶动机构40顶动板体30发生转动,转动的板体30带动插头由插排上脱离,通过在插排内部设置顶动机构40带动板体30发生转动,从而辅助插头由插排上脱离,避免将插头由插排上拔下时,手与插头接触,提高用电的安全程度。
[0036]如图3所示,顶动机构40包括纵向设置的杆体一41和轴43,杆体一41套接并滑动配合有管体42,管体42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与板体30相抵,轴43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延伸至插排的外部,轴43固定套接有齿轮一44,齿轮一44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排,所述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30),所述板体(30)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所述板体(30)上开设有板体插孔(31),所述板体插孔(31)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40),所述顶动机构(40)顶动板体(30)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所述顶动机构(40)包括纵向设置的杆体一(41)和轴(43),所述杆体一(41)套接并滑动配合有管体(42),所述管体(42)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与板体(30)相抵,所述轴(43)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延伸至插排的外部,所述轴(43)固定套接有齿轮一(44),所述齿轮一(44)啮合有齿条一(45),所述齿条一(45)与所述管体(42)之间设置有杆体二(46)并通过杆体二(46)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设置有端子(12),端子(12)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包括下壳(10)和上壳(20),所述下壳(10)和所述上壳(2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板体(30)与所述上壳(20)的端面铰接,所述杆体一(41)的下端与下壳(10)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轴(43)与下壳(10)的内底壁转动配合,所述齿条一(45)与下壳(10)的内底壁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为L型,所述端子(12)位于安装座(11)的横向段,所述安装座(11)的竖向段的活动端与下壳(10)的内底壁连接,所述管体(42)活动贯穿安装座(11)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威邵怡然陶儒申陶儒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微保可穿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