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气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87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攀岩气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攀岩气模,包括可供空气充入的气模本体,其横截面中空,气模本体外侧壁上朝外伸出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外凸块供人握持攀爬,在气模本体顶部的环绕气模本体内侧壁处设有加固件,加固件充气则朝外撑开顶紧气模本体内侧壁。该攀岩气模整体结构牢固,不容易因单侧受力过猛而发生变形,使用较为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攀岩气模


[0001]本技术涉及气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攀岩气模。

技术介绍

[0002]气模,即充气模型,其在使用时,能够被充气而膨胀成各种形状;在不使用时,能够被放气从而方便折叠收纳,不占用地方。气模款式多样,能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成不同款式。现有一种能供人攀爬的攀岩气模,其本体外侧壁上朝外伸出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外凸块供人握持攀爬。现有的这种攀岩气模通常会设计成中部留空,其气模本体的横截面为环形或椭圆形,通过减少需要充气的气模体积的方式来提高气模充气效率。不过,现有的这种攀岩气模正是因其结构而导致不够牢固,容易因单侧受力过猛而发生变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攀岩气模,其整体结构牢固,不容易因单侧受力过猛而发生变形,使用较为安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攀岩气模,包括可供空气充入的气模本体,其横截面中空,气模本体外侧壁上朝外伸出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外凸块供人握持攀爬,在气模本体顶部的环绕气模本体内侧壁处设有加固件,加固件充气则朝外撑开顶紧气模本体内侧壁。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气模本体的横截面为环形或椭圆形,所述加固件相应为环形或椭圆形。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外凸块对称设在所述气模本体前后两侧;为所述加固件配设有前后横置的支撑条,支撑条前端顶住加固件前部而后端顶住加固件后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有多条,多条支撑条间隔排布,彼此平行。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模本体的各个横截面中,居下的横截面不小于居上的横截面。
[0009]进一步地,设有充气底座,所述气模本体具体设在充气底座上表面。
[0010]有益效果:在攀岩气模的气模本体顶部设有加固件,加固件环绕气模本体内侧壁,能够充气朝外撑开顶紧气模本体内侧壁,起到加固攀岩气模结构的效果,就算攀岩气模单侧受力过猛,气模本体也可以通过该加固件转移部分力到本体对侧,让气模本体不容易因受力过猛而发生变形。本技术的攀岩气模设置加固件对气模本体内侧壁进行加固,整体结构牢固,使用较为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攀岩气模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2]图2是攀岩气模的俯视简图。
[0013]图3是沿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4]符号说明:
[0015]1‑
攀岩气模;11

充气底座;111

第一充气腔;12

气模本体;121

第二充气腔;2

外凸块;31

加固件;32

支撑条;33

第三充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见图1,攀岩气模1包括充气底座11,充气底座11内部留空形成第一充气腔111(见图2),第一充气腔111设有充气口(图中未示出),操作人员可以用鼓风机从该充气口为第一充气腔111充气。在充气底座11上表面设有攀岩气模本体12,见图2,气模本体12内部留空形成了第二充气腔121,第二充气腔121连通充气底座11的第一充气腔111,使得第一充气腔111中的空气能够充入到气模本体12的第二充气腔121中,气模本体12就能够如图1所示地竖起。见图2和图3,气模本体12的横截面为中空的椭圆形,其各个横截面中,居下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居中的横截面,而居中的横截面的尺寸与居上的横截面相同,如此,气模本体12上部较小而下部较大,其重心位于下部,气模本体12由此较为牢固。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模本体12的居下的横截面可以改为不小于居上的横截面,同样能够满足气模本体12的重心不位于上部,也就能使气模本体12较为牢固了。
[0018]见图1和图2,在气模本体1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朝外伸出有多个外凸块2供人握持攀爬,位于前侧壁上的多个外凸块2阵列间隔排布,位于后侧壁上的多个外凸块2与位于前侧壁上的多个外凸块2一一对称设置。在气模本体12顶部的环绕气模本体12内侧壁处设有加固件31,加固件31的横截面亦为中空的椭圆形。为加固件31配设有前后横置的五条支撑条32,五条支撑条32间隔排布,彼此平行。各条支撑条32都以前端顶住加固件31前部并以后端顶住加固件31后部,前后对准气模本体12的设有外凸块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加固件31和五条支撑条32都内部留空,各留空部连通形成第三充气腔33(见图3)。第三充气腔33连通第二充气腔121,使得第二充气腔121中的空气能够充入到第三充气腔33中。加固件31和五条支撑条32在充气后朝外撑开顶紧气模本体12内侧壁,从而对气模本体12内侧壁进行加固,使得气模本体12整体结构更为牢固,就算气模本体12单侧的外凸块2受力过猛,气模本体12也可以通过加固件31和支撑条32转移部分力到气模本体12对侧,让气模本体12不容易因受力过猛而发生变形,使用较为安全。
[0019]在本实施例中,气模本体1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加固件31的横截面相应为椭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模本体12的横截面可以改为环形、方形或正多边形,加固件31的横截面相应改为环形、方形或正多边形。
[0020]如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攀岩气模,包括可供空气充入的气模本体,其横截面中空,气模本体外侧壁上朝外伸出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外凸块供人握持攀爬,其特征在于,在气模本体顶部的环绕气模本体内侧壁处设有加固件,加固件充气则朝外撑开顶紧气模本体内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模本体的横截面为环形或椭圆形,所述加固件相应为环形或椭圆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岩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外凸块对称设在所述气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全优能气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