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83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所述养殖室内底端为锥型结构,用于更好的将残留物、粪便进行清除,而锥型结构上方设置有微孔增氧管,通过微孔增氧管以保障东风螺养殖所需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管上方设置有网架,该网架有利于分离残留物与东风螺空间,能够更好的清理,而网架上方设置有光循环系统,该光循环系统由弧型架、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为两组,每组12个,均匀排列在弧型架上,所述光循环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将模拟太阳轨迹运动,实现光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利用光照可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东风螺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等。其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一般壳高56

70mm,宽约为高的2/3,螺层8

10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呈圆锥形,每层迅速增高,膨圆菜部3

4层的上部形成肩角,肩角下面略直;壳表灰白色,外被黄褐色表皮,有砦个体具有隐约的淡褐色斑块;壳表光滑,生长线明显;壳口长卵形,内面白色,有光泽。
[0003]东风螺喜阴,且夜间活动摄食节律高于白天,因此室内养殖的管控效果要比室外养殖效果好,通过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有利于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利用光照可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所述养殖室内底端为锥型结构,锥型结构能够更好的将残留物、粪便进行排出,而锥型结构上方设置有微孔增氧管,通过微孔增氧管以保障东风螺养殖所需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管上方设置有网架,该网架有利于分离残留物与东风螺生活空间,能够更好的清理,而网架上方设置有光循环系统,该光循环系统由弧型架、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为两组,每组12个,均匀排列在弧型架上。
[0006]优选的,所述养殖室在放螺苗前期准备需要对养殖室内外使用高锰酸钾全面消毒。
[0007]优选的,所述养殖室内壁对应网架设置有卡块,使得网架可从养殖室内提出,并且网架上设置有若干小于10mm的孔径;
[0008]网架上存在大于孔径的沙粒,该沙粒使用前需要提前消毒清洗。
[0009]优选的,所述养殖室内水温为20~29℃之间、盐度为18~30
°
之间、pH值为7.8~8.8之间。
[0010]养殖室内每5h进水、放水50cm。
[0011]优选的,所述东风螺苗选用0.8mm以上个体,投放密度为1000

1300个体/


[0012]优选的,所述饵料投料次数为每日3次,每喂食3天停料1天。
[0013]优选的,所述光循环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电流值在3~20mA之间,而发光二极管每组12个,12个发光二极管从左至右电流依次递增在递减,使得模拟太阳光输出辐照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利用光照可改变光东风螺摄食节律,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养殖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
[0018]所述养殖室内底端为锥型结构,锥型结构能够更好的将残留物、粪便进行排出,而锥型结构上方设置有微孔增氧管,通过微孔增氧管以保障东风螺养殖所需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管上方设置有网架,该网架有利于分离残留物与东风螺生活空间,能够更好的清理,而网架上方设置有光循环系统,该光循环系统由弧型架、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为两组,每组12个,均匀排列在弧型架上。
[0019]放苗前期准备:
[0020]先将养殖室内外使用高锰酸钾全面消毒,然后使用清水再次清洗,然后准备大于10mm的沙粒,该沙粒使用前需要提前消毒清洗。
[0021]将网架稳定放置在养殖室内壁的卡块上,而后将清洗消毒后的沙粒放于网架上,随后对养殖室进行充水,其中养殖室内水温为20~29℃之间、盐度为18~30
°
之间、pH值为7.8~8.8之间。
[0022]将增氧机开启,通过微孔增氧管对水体进行增氧,保证水体清澈及溶氧量充足,即可投苗。
[0023]投放螺苗:
[0024]将用0.8mm以上个体螺苗投入养殖室内,并且在投放完成后,可适量喷洒些许葡萄糖或维生素,葡萄糖或维生素可降低螺苗受到的应激反应。
[0025]饵料管控:
[0026]设定饵料投放次数为每日3次,饵料多以鱼、虾、贝及蟹为主,且每喂食3天停料1天,停料会存在一个适当的饥饿过程,待下次投料时,有利于摄食效率。
[0027]水质调控:
[0028]养殖室内每5h进水、放水50cm,进水影响及微孔增氧管拱起的气泡会使沙粒浮动,残留物及粪便会通过网架网孔下沉,从而达到清洁效果。
[0029]光照管控:
[0030]所述光循环系统中的发光二极管电流值在3~20mA之间,而发光二极管每组12个,12个发光二极管从左至右电流依次递增在递减,使得模拟太阳光输出辐照度,模拟光循环能够实现环境的稳定,便于更好的养殖,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源较弱,而螺苗又是喜阴螺类,进而能够增加螺苗的摄食率。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能够进一步缩短养殖周期,对东风螺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室和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内底端为锥型结构,锥型结构能够更好的将残留物、粪便进行排出,而锥型结构上方设置有微孔增氧管,通过微孔增氧管以保障东风螺养殖所需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管上方设置有网架,该网架有利于分离残留物与东风螺生活空间,能够更好的清理,而网架上方设置有光循环系统,该光循环系统由弧型架、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为两组,每组12个,均匀排列在弧型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在放螺苗前期准备需要对养殖室内外使用高锰酸钾全面消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东风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内壁对应网架设置有卡块,使得网架可从养殖室内提出,并且网架上设置有若干小于10mm的孔径;网架上存在大于孔径的沙粒,该沙粒使用前需要提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雄刘鑫岳彦峰吴越王元夏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