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9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涉及石油开采循环阀技术领域。包括进油阀体,所述进油阀体一侧顶部和底部依次固定连通有出油阀体和旁通阀体,进油阀体内部顶部设置有主体启闭装置,主体启闭装置底部设置有旁通启闭装置,主体启闭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顶部挡筒,支撑架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主体启闭装置、旁通启闭装置和浮力块,初始状态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部挡筒对出油阀体进行隔挡,旁通阀体和进油阀体通过通槽相互连通,进而使得石油在少量进入循环阀内部时可以通过旁通阀体回流到离心泵的内部,当石油量加大后,利用石油对浮力块产生浮力,使得浮力块带动顶部挡筒和底部挡筒向上移动。力块带动顶部挡筒和底部挡筒向上移动。力块带动顶部挡筒和底部挡筒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循环阀
,具体为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

技术介绍

[0002]循环阀又称泵保护阀或最小流量阀,用于离心泵最小流量的自动再循环,防止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离心泵在低负载下由于过热,噪音或者振动带来的损坏。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058245U”公开了一种石油开采用循环阀,包括主阀体,主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浮筒,该方案通过设置的浮筒、挡块和连接管,利用石油对浮筒产生浮力,使得浮筒带动挡块对连接管进行阻挡,进而使得石油在少量进入循环阀内部时可以通过连接管回流到离心泵的内部,结构简单,因此实现了循环阀制造成本低的效果。
[0004]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石油开采用循环阀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循环阀的制造成本较高,且循环阀的灵敏度不能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对于上述专利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包括进油阀体,所述进油阀体一侧顶部和底部依次固定连通有出油阀体和旁通阀体,进油阀体内部顶部设置有主体启闭装置,主体启闭装置底部设置有旁通启闭装置,主体启闭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顶部挡筒,支撑架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进油阀体顶部滚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与螺纹孔相适配,顶部挡筒顶端内壁固定有多个浮力块。
[0007]优选的,所述进油阀体桶壁开设有滑槽,支撑架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滑块,滑块和滑槽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主体启闭装置还包括固定在顶部挡筒顶端的多个活动柱,活动柱贯穿支撑架并与支撑架活动连接,顶部挡筒顶端与支撑架底端固定有弹簧,顶部挡筒面向出油阀体侧开设有开口。
[0009]优选的,所述旁通启闭装置包括固定在顶部挡筒顶端内壁的连接柱,连接柱底端固定有底部挡筒,底部挡筒顶端开设有多个通槽。
[0010]优选的,所述进油阀体的端面、出油阀体的端面和旁通阀体的端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11]优选的,所述出油阀体的管体内径和进油阀体的管体内径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设置有主体启闭装置、旁通启闭装置和浮力块,初始状态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部挡筒对出油阀体进行隔挡,旁通阀体和进油阀体通过通槽
相互连通,进而使得石油在少量进入循环阀内部时可以通过旁通阀体回流到离心泵的内部,当石油量加大后,顶部挡筒受到向上压力,并且浮力块产生浮力,压力和浮力的工作作用使弹簧收缩,此时顶部挡筒和底部挡筒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对旁通阀体的封堵及对出油阀体的开通,该装置结构简单,因此实现了循环阀制造成本低的效果。
[0014]另外,还设置有螺杆,通过螺杆带动顶部挡筒的上升和下降,从而达到控制顶部挡筒的运动行程和弹簧受到的压力来控制顶部挡筒的启闭压力的目的,实现了循环阀灵敏度进行调节的效果,增加了循环阀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轴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半剖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主体启闭装置和旁通启闭装置的轴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主体启闭装置和旁通启闭装置的仰视图。
[0019]图中:1、进油阀体;2、出油阀体;201、凹槽;202、密封圈;3、主体启闭装置;301、支撑架;302、顶部挡筒;303、活动柱;304、弹簧;305、开口;4、旁通启闭装置;401、底部挡筒;402、通槽;403、连接柱;5、浮力块;6、旁通阀体;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4]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包括进油阀体1,在进油阀体1一侧顶部和底部依次固定连通有出油阀体2和旁通阀体6,旁通阀体6外接的管道与离心泵进油口连接,需要知道的是,出油阀体2的管体内径和进油阀体1的管体内径相等,在进油阀体1内部顶部设置有主体启闭装置3,主体启闭装置3的设置是对出油阀体2的启闭进行控制,在主体启闭装置3底部设置有旁通启闭装置4,当通过进油阀体1进入的内腔的油量大时,主体启闭装置3带动旁通启闭装置4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对旁通阀体6的关闭。
[0025]其中,主体启闭装置3包括支撑架301和顶部挡筒30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01呈十字形,能知道的是,支撑架301与进油阀体1活动连接,具体的,在进油阀体1桶壁两侧开设有滑槽,在支撑架301对称的十字杆两侧一体成型有滑块,并且滑块和滑槽相适配,这样可以实现支撑架301在进油阀体1内壁进行竖直方向的活动,在支撑架301顶部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进油阀体1顶部滚动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与螺纹孔相适配,转动螺杆7时,可以实现主体启闭装置3的上下移动,在顶部挡筒302顶端内壁固定有多个浮力块5,浮力块5环形分布在顶部挡筒302的顶端,能知道的是,浮力块5的密度小于石油的密度,当进入进油阀体1的石油量较多时,在顶部挡筒302受到的压力和浮力块5的浮力共同作用下,实现顶部挡筒302的上升,浮力块5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敏度。
[0026]为保证该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主体启闭装置3还包括固定在顶部挡筒302顶端的多个活动柱303,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柱303的数量设置为4个,环形分布在顶部挡筒302的顶端,能知道的是,活动柱303贯穿支撑架301并与支撑架301活动连接,在顶部挡筒302顶端与支撑架301底端固定有弹簧304,活动柱303位于弹簧304的螺旋圈内,在顶部挡筒302面向出油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包括进油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体(1)一侧顶部和底部依次固定连通有出油阀体(2)和旁通阀体(6),进油阀体(1)内部顶部设置有主体启闭装置(3),主体启闭装置(3)底部设置有旁通启闭装置(4),主体启闭装置(3)包括支撑架(301)和顶部挡筒(302),支撑架(301)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进油阀体(1)顶部滚动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与螺纹孔相适配,顶部挡筒(302)顶端内壁固定有多个浮力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体(1)桶壁开设有滑槽,支撑架(301)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滑块,滑块和滑槽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径压控多次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启闭装置(3)还包括固定在顶部挡筒(302)顶端的多个活动柱(303),活动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东尹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德维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