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26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入口、出口和腔体,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加热元件;支撑圈,所述支撑圈将所述加热元件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部;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连接;其优点是支撑圈将加热元件固定在腔体的上部,当油气混合物在加热到366℃时,液体状的油气转化为气体状悬浮在加热器的腔体上方,而加热元件就在腔体的上部,其对气体状油气进行加热,避免了无物可加热现象。可加热现象。可加热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加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中,油气混合物需要在电加热器中加热,加热器的进口压力高达16Mpa,同时油气混合物在加热时温度达366℃,由于油气混合物为液体状和气体状的混合,当油气混合物随着加热器温度增高,液体状的油气均转化为气体状,悬浮在加热器的腔体上方,造成加热元件束干烧,甚至加热元件束被烧崩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加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束干烧甚至崩裂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入口、出口和腔体,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加热元件; 支撑圈,所述支撑圈将所述加热元件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 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上腔体内。
[0005]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采用U型管状。
[0006]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加热元件的表面外层上。
[0007]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材料采用结晶氧化镁粉。
[0008]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至少100根以上,每一根的所述加热元件均匀平行地横向设置在所述腔体中。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具有上主体、下主体和出口部,所述下主体为平面,所述下主体为半圆形,所述出口部的纵截面为梯形。
[0010]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部自所述出口倾斜。
[0011]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部向所述出口方向的倾斜度大于1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设置支撑圈将加热元件固定在腔体的上部,当油气混合物在加热到366℃时,液体状的油气转化为气体状悬浮在加热器的腔体上方,而加热元件就在腔体的上部,其对气体状油气进行加热,避免了无物可加热,解决了干烧问题;2、现有加热元件将内腔填满,至少200根加热元件,采用将加热元件固定在腔体上部,不仅发生干烧现象,节省了加热元件数量至少60根;3、因设置分隔板,当油气混合物自入口到腔体中,经过分隔板阻拦后回流,增加了油气混合物的加热时间,使得油气混合物被充分而均匀地加热,在加热器功率不变情况下,
油气混合物取得了同样加热的效果;3、绝缘层的材料采用结晶氧化镁粉,结晶氧化镁粉具有隔热防火作用;4、加热元件采用U型管状,增加加热面积,提高加热器的加热效率;5、腔体的底部向出口倾斜,油气混合物在腔体中流动时,方便带走油气混合物中的杂质,解决了因杂质逗留腔体产生的结垢现象。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高压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高压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识:壳体1、入口11、出口12、上腔体13、下腔体14、上主体15、下主体16、回流部17、加热元件2、绝缘层21、支撑圈3、电源4、分隔板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气体吸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束干烧甚至崩裂的问题。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加热元件束干烧甚至崩裂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设置支撑圈将加热元件固定在腔体的上部,当油气混合物在加热到366℃时,液体状的油气转化为气体状悬浮在加热器的腔体上方,而加热元件就在腔体的上部,其对气体状油气进行加热,避免了无物可加热现象。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压电加热器,提到的高压为加热器的进口压力达16Mpa,其包括壳体1、加热元件2、支撑圈3和电源4,壳体1采用INCOLOY800制成,壳体1上设置入口11、出口12和腔体,入口11位于壳体1的一端的顶部,出口12位于壳体1的另一端,壳体1内设置分隔板5,分隔板5将腔体分为上腔体13和下腔体14,支撑圈3将加热元件2位固定在上腔体13上;电源4与加热元件2为电连接,加热元件2采用U型管状,管状的外径为Φ12,其表面外层上包覆有绝缘层21,绝缘层21的材料采用结晶氧化镁粉。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2将内腔填满,至少200根加热元件2,而本实用例中由于分隔板5将腔体分为上腔体13和下腔体14,下腔体14为空腔,加热元件2固定在上腔体13中,节省了加热元件2数量至少60根。本实施例采用141根加热元件2,每一根的加热元件2均匀平行地横向设置在上腔体13中。电热元件采用
计算机控制深孔氩弧焊接,将加热元件2与法兰利用深孔焊接技术进行深度焊接,将电加热管与壳体1进行固定。在腔体内,加热元件2和接线端子之间采用高温导线接线,电加热元件2的引出棒和电阻丝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及氩弧焊接,电热元件的封口材料采用耐高温二次固化绝缘密封方式,同时加热元件2的弯管处二次压扁,以恢复绝缘材料的密度,单根加热元件2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本实用例电加热器体积小,加热功率大,可在各种场合对各种介质进行加热,通过DCS系统对加热器进行控制住。
[0018]实施例二:图3所示,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包括壳体1、加热元件2、支撑圈3和电源4,壳体1上设置入口11、出口12和腔体,入口11位于壳体1的一端的顶部,出口12位于壳体1的另一端,壳体1包括上主体15、下主体16和回流部17,下主体16为平面,下主体16为半圆形,上主体15和下主体16通过法兰式安装,通过强迫对流或自然对流方式对各种流动和静止的液体和气体进行加热,出口12部的纵截面为梯形,腔体的底部向出口12方向的倾斜度大于1度。
[0019]高压电加热器的工作过程是:油气混合物或者各种介质物自入口进入腔体内,打开加热器的电源给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介质物冲击到分隔上产生回流,加热元件将介质特加热中,由于加热元件固定在腔体的上部,当油气混合物在加热到366℃时,液体状的油气转化为气体状悬浮在加热器的腔体上方,而加热元件就在腔体的上部,其对气体状油气持续加热,介质物往出口处流动,带走热量。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入口、出口和腔体,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加热元件;支撑圈,所述支撑圈将所述加热元件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部;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上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采用U型管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加热元件的表面外层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李国庆金碧华王律韩铁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