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09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培养池清洗干净并经过消毒灭菌之后将养殖池的池水引入培养容器;步骤二,将活菌、中药按比例投放至培养池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步骤三,按比例将适量的碳源投放至培养池的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使碳源与培养池中的水充分均匀的混合;步骤四,对培养池中的水进行曝气;步骤五,对培养容器中的水进行补碳;步骤六,待培养池中的水中固体漂浮物含量达到设定值后,收集絮团。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操作,能够有效培养生物絮团,并且方便清理转移生物絮团加以利用。絮团加以利用。絮团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尾水处理
,尤其涉及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絮团技术具有调控水质、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强生物防控的作用,并能减少养殖过程中强温室气体一氧化二氮的释放量,是一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养殖方式。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大趋势下,生物絮团技术养殖可降低约30%的水处理成本,满足对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开拓发展。现阶段的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异养菌和藻类在可控条件形成絮团,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和有机碳等,将其转化为菌体蛋白,同时絮团本身又可以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生物,以此形成一个微循环,达到控制水质和营养物质二次利用的技术。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操作相对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生物絮团进行培养,针对这个问题,提供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培养池清洗干净并经过消毒灭菌之后将养殖池的池水引入培养容器;
[0007]步骤二,将活菌、中药按比例投放至培养池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0008]步骤三,按比例将适量的碳源投放至培养池的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使碳源与培养池中的水充分均匀的混合;
[0009]步骤四,对培养池中的水进行曝气;
[0010]步骤五,对培养容器中的水进行补碳;
[0011]步骤六,待培养池中的水中固体漂浮物含量达到设定值后,收集絮团。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培养池平行设置有若干个,且培养池为矩形的槽钢状结构,培养池内底部均设置有曝气机构,且在若干个培养池的上方还安装有搅拌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机构沿培养池长度方向移动的自行走机构。曝气机构包括安装在培养池底部的曝气支管、曝气主管,从而能够对培养池内的水分进行曝气增氧。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培养池之间通过中间板连接,且自行走机构与中间板滑动连接;
[0014]自行走机构包括滑动支撑架、立杆以及安装在滑动支撑架底部的驱动电机二,滑动支撑架的底部和中间板上的导向滑槽滑动连接,中间板的顶面还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齿
板,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有与齿板啮合的驱动齿轮三,驱动电机二和滑动支撑架活动连接,且滑动支撑架上安装有调节机构,以驱使齿板和驱动齿轮三啮合。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方便自行走机构沿着培养池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便于向培养池内各个地方均匀添加碳源、活菌等原料。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滑动支撑架上的条形孔、活动穿设在条形孔中的调节架,调节架的一端和驱动电机二连接,滑动支撑架上还设有凸块,凸块上螺旋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末端和调节架转动连接,且条形孔内安装有与调节架滑动贯穿的导向杆,导向杆的外侧设置有回复弹簧。通过上述结构,方便在滑动支撑架与中间板滑动连接后,驱使电机二移动,从而使得电机二上的驱动齿轮三与齿板啮合,以便于滑动支撑架沿着培养池的长度方向运动。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培养池的一端均设置有暂存腔,暂存腔和培养池的主体部分通过隔板分隔,且培养池的主体部分内设置有用于分离生物絮团的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设于培养池一侧内壁顶部的安装台、转动连接于安装台的翻转板以及驱动翻转板旋转的动力电机,翻转板上开设有沥水孔,以方便水分通过,且培养池内还安装有清理翻转板表面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能够使得翻转板上的生物絮团清理至暂存腔中。通过上述分离机构,能够使得培养池内产生的生物絮团与水分分离,清理机构能够将翻转板所捞出来的絮团统一清理至暂存腔中,自动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清理机构包括刮板以及连接刮板和培养池内壁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沿培养池长度方向开设在其内壁的导向槽、滑动安装在导向槽中的连接块,连接块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滑块,且导向槽的内壁设置有和限位滑块滑动配合的限位槽,导向槽中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传动齿板,连接块中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齿轮,且连接块上还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二,驱动齿轮二的另一侧用于和传动齿板啮合。在使用时,马达通电工作带动驱动齿轮二和传动齿板啮合,从而使得刮板沿着培养池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刮板的底端和翻转板的顶面接触,从而能够将翻转板上的絮团向一侧清理,自动化工作,操作方便。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个培养池上方设置有一中心管,中心管与各个立杆顶端转动连接,且搅拌机构包括与中心管套接的安装环、竖向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安装环底部的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位于培养池中并设置有若干根搅拌杆,安装环和相邻的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一,且中心管的外侧安装有与驱动齿轮一啮合的齿圈,且驱动电机一驱动中心管转动能够使得各个旋转杆跟随转动。通过上述的搅拌机构,能够使得培养池内的水分、添加的碳源、活菌等充分混合,提高絮团培养效率。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环的底部壳体中开设有安装腔,转动杆的底端伸入至安装腔中,且连接有锥齿轮一,安装腔内同轴安装有锥齿轮二、直齿轮,其中,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直齿轮能够和中心管外侧所设置的齿环啮合。通过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达到驱使转动杆旋转的目的。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转动杆的外侧套设有投料盒,投料盒的内圈壳体开设有连通孔一,转动杆内设空心,转动杆的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孔二以连通连通孔一,且投料盒的顶部安装有投料管。投料盒内可储存液体碳源,从而方便自动的向转动杆的空心中添
加碳源,而转动杆位于培养池中的部分壳体上开设若干个单向流动的出液孔,从而方便空心内的液体碳源均匀的进入到培养池的水体中。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中心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和安装环对应的存料腔,转动杆内顶部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顶部端口安装有连接管,且中心管与安装腔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下料孔,下料孔与连接管的顶端能够连通,且中心管的壳体上开设有和存料腔连通的加料孔,加料孔处安装有密封塞。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中心管转动的同时间歇性的使得存料腔中的碳源或其他原料通过下料孔进入到连接管中,使得下料更加均匀。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通过将培养池清洗干净并经过消毒灭菌之后将养殖池的池水引入培养容器;将活菌、中药按比例投放至培养池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按比例将适量的碳源投放至培养池的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使碳源与培养池中的水充分均匀的混合;对培养池中的水进行曝气;对培养容器中的水进行补碳;待培养池中的水中固体漂浮物含量达到设定值后,收集絮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培养池清洗干净并经过消毒灭菌之后将养殖池的池水引入培养容器;步骤二,将活菌、中药按比例投放至培养池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步骤三,按比例将适量的碳源投放至培养池的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使碳源与培养池中的水充分均匀的混合;步骤四,对培养池中的水进行曝气;步骤五,对培养容器中的水进行补碳;步骤六,待培养池中的水中固体漂浮物含量达到设定值后,收集絮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平行设置有若干个,且培养池为矩形的槽钢状结构,培养池内底部均设置有曝气机构,且在若干个培养池的上方还安装有搅拌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机构沿培养池长度方向移动的自行走机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培养池之间通过中间板连接,且所述自行走机构与所述中间板滑动连接;所述自行走机构包括滑动支撑架、立杆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撑架底部的驱动电机二,所述滑动支撑架的底部和中间板上的导向滑槽滑动连接,中间板的顶面还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板,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有与齿板啮合的驱动齿轮三,所述驱动电机二和滑动支撑架活动连接,且滑动支撑架上安装有调节机构,以驱使齿板和驱动齿轮三啮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滑动支撑架上的条形孔、活动穿设在所述条形孔中的调节架,调节架的一端和驱动电机二连接,滑动支撑架上还设有凸块,凸块上螺旋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末端和调节架转动连接,且条形孔内安装有与调节架滑动贯穿的导向杆,导向杆的外侧设置有回复弹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净化用的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培养池的一端均设置有暂存腔,暂存腔和培养池的主体部分通过隔板分隔,且培养池的主体部分内设置有用于分离生物絮团的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于培养池一侧内壁顶部的安装台、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翻转板以及驱动所述翻转板旋转的动力电机,所述翻转板上开设有沥水孔,以方便水分通过,且培养池内还安装有清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娜卢文轩占明飞梁阳阳李静方婷杨坤赵秀侠梁贺李书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