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08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涉及电力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塔杆,所述塔杆设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内腔,且底座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内腔内部活动设有活动圈,且活动圈通过驱动部驱动升降,所述活动圈的外侧设有支臂,且支臂穿过所述滑槽,所述支臂内部的一侧转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联动部驱动旋转,且转轴的外端连接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的外侧设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上方设有去植物杆,所述塔杆的外侧设有嵌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联动部驱动转轴旋转,以此驱动所有的铰接臂、摆动臂摆动,使得去植物杆向外侧摆动,将塔杆上可能存在的植物扫落,避免影响电缆,清扫更方便,没有安全隐患。没有安全隐患。没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

技术介绍

[0002]配电塔杆是支承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和架空地线并使它们之间以及与大地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杆形构筑物,世界各国线路杆塔采用钢结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对木和钢筋混凝土的杆形结构称为杆,不带拉线的杆塔称为自立式杆,带拉线的杆塔称为拉线杆;配电塔杆一般露天设置在外界,靠近植物,特别在郊外等植被茂密的环境中,容易有一些蔓藤等植物缠绕到杆体上,长时间的生长容易损坏线缆,造成故障,现有技术中,一般人工清理,比较麻烦,在清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电击等安全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该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通过驱动去植物杆向外侧摆动,将塔杆上可能存在的植物扫落,避免影响电缆,清扫更方便,没有安全隐患。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包括底座(1)和塔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杆(2)设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内腔(3),且底座(1)的侧面设有滑槽(4),所述内腔(3)内部活动设有活动圈(5),且活动圈(5)通过驱动部驱动升降,所述活动圈(5)的外侧设有支臂(6),且支臂(6)穿过所述滑槽(4),所述支臂(6)内部的一侧转动插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通过联动部驱动旋转,且转轴(7)的外端连接有铰接臂(8);所述铰接臂(8)的外侧设有摆动臂(9),所述摆动臂(9)的上方设有去植物杆(10),所述塔杆(2)的外侧设有嵌槽(11),所述去植物杆(10)与嵌槽(11)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臂(8)的内部设有驱动腔(12),所述联动部包括齿轮(13)和蜗杆(14),所述齿轮(13)转动设在铰接臂(8)上方的一侧,且齿轮(13)的下端轴延伸至驱动腔(12)内部并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蜗杆(14)转动设在驱动腔(12)的内部,且蜗杆(14)的下端设有第二皮带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15)连接,所述转轴(7)贯穿驱动腔(12),且转轴(7)的外侧设有蜗轮(16),所述蜗轮(16)与所述蜗杆(14)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去植物的配电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圈(5)外侧的上方通过轴圈转动设有齿圈(17),所述活动圈(5)的上方的一侧设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轮(18),所述驱动轮(18)用于驱动齿圈(17)旋转,所述齿圈(17)的外侧与所述齿轮(13)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雷孙艳民聂宇李明鑫于莉晶任寅袁晓林涵楚王艳红高文茂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