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99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光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陶瓷蒙皮、橡胶垫圈、绝缘套、分割柱、缆芯和填充树脂,所述陶瓷蒙皮设置在橡胶垫圈的外侧,分割柱设置在橡胶垫圈的内部中心处,橡胶垫圈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缆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柜体、密封气囊、隔断气囊、和遮光气囊的设置,能够对陶瓷光缆的耐腐蚀性进行检测,以达到对处于不同环境中的陶瓷光缆使用寿命进行检测的目的,防止因陶瓷光缆使用年限过久而导致陶瓷光缆无法工作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便于技术人员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更换。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光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
[0003]例如:在申请号为202121102043.2的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抗腐蚀室外层绞式光缆,包括耐腐蚀层,耐腐蚀层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防火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04]但是,如“202121102043.2”中的光缆,在生产完毕之后若是直接投入使用,容易因安装的环境不同,导致光缆的使用寿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光缆的安装环境多种多样,例如:直接埋于地下且埋的深度不同、将光缆铺设在预先铺设的管道内或通过电线杆直接悬挂在空中,光缆位于不同的环境中,耐腐蚀性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精准的测出光缆的具体使用寿命,需要对光缆在不同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进行检测,其次,在检测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因撞击而造成检测数据出现偏差的情况出现。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包括陶瓷蒙皮(1)、橡胶垫圈(2)、绝缘套(3)、分割柱(4)、缆芯(5)和填充树脂(6),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蒙皮(1)设置在橡胶垫圈(2)的外侧,分割柱(4)设置在橡胶垫圈(2)的内部中心处,橡胶垫圈(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缆芯(5),多个缆芯(5)分别设置在分割柱(4)与橡胶垫圈(2)之间,缆芯(5)的外侧套接有绝缘套(3),填充树脂(6)填充在绝缘套(3)与橡胶垫圈(2)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树脂(6)位于分割柱(4)与橡胶垫圈(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其特征在于,该玻璃陶瓷光缆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多个缆芯(5)绕接在分割柱(4)的外侧,随后将填充树脂(6)填充在多个缆芯(5)之间;步骤二:在填充树脂(6)之后的多个缆芯(5)外侧套接橡胶垫圈(2),通过热烘的方式使橡胶垫圈(2)绷紧,最后在橡胶垫圈(2)的外侧浇筑陶瓷蒙皮(1)之后即可得到陶瓷光缆;步骤三:陶瓷光缆生产完毕支护,截下长度为一米的陶瓷光缆,将截下的陶瓷光缆穿插进检测装置中,通过检测装置对截取下来的陶瓷光缆进行性能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板(7),底板(7)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柜体(8),柜体(8)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24),柜体(8)的顶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T”字形的转动板(18),柜体(8)的两侧壁板中心处均设置有遮光气囊(23),隔板(24)的中心处设置有隔断气囊(27),隔断气囊(27)与两个遮光气囊(2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柜体(8)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活动插接在隔板(24)内,转动板(18)的底部设置有灯泡(30),转动板(18)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广告牌(14),柜体(8)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筒(10),升降筒(10)升降安装在底板(7)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外层绞式玻璃陶瓷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32),限位柱(32)远离盖板(11)的一端外侧套接有密封圈(36),隔板(24)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竖直孔,限位柱(32)活动插接在竖直孔内,限位柱(32)的内部开始有内置竖管(35),内置竖管(35)的顶部连通有内置横管(34),内置横管(34)开设在盖板(11)的内部,盖板(11)的底部嵌设有矩形环状的密封气囊(26),内置横管(34)与密封气囊(26)连通且二者连通处位于密封气囊(26)的内侧;所述隔断气囊(27)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气管(28),第一气管(28)开设在隔板(24)的内部,第一气管(28)远离隔断气囊(27)的一端连通有两个“L”字形的第二气管(29)和两个“L”字形的第三气管(33),两个第二气管(29)远离第一气管(2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遮光气囊(23)连通,两个第三气管(33)远离第一气管(28)的一端分别与开设在隔板(24)内的两个竖直孔连通,两个第二气管(29)和两个第三气管(33)的交汇处均位于第一气管(28)远离隔断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海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