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单向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元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单向阀。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单向阀的体积小,结构简单,通过弹簧控制阀瓣位置,从而使阀门只能单向导通。
[0003]公开号CN217328613U公开了一种塑料单向阀,包括有阀体,阀体的两端开设有入口和出口,阀体内设有密封片和弹簧,弹簧位于密封片与出口之间,密封片朝入口的一侧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位于入口内。这种塑料单向阀在长期使用后,存在导通时流量小,反向密封存在渗漏的情况,并且长期使用后阀瓣存在呆、堵的情况,无法及时复位,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微型单向阀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微型单向阀,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阀体、下阀体,以及在上阀体、下阀体连接后置于两者之间的活动瓣、弹簧,上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通道,下阀体内设置有第二通道,
[0006]上阀体具有一个组装基面,组装基面上设置有限定上阀体在下阀体上最终组装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单向阀,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阀体(1)、下阀体(2),以及在上阀体(1)、下阀体(2)连接后置于两者之间的活动瓣(3)、弹簧(4),上阀体(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1),下阀体(2)内设置有第二通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具有一个组装基面(12),所述组装基面(12)上设置有限定所述上阀体(1)在所述下阀体(2)上最终组装位置的定位结点(12
‑
a);所述下阀体(2)具有一个和所述组装基面(12)相接触的组装配合面(22),所述组装配合面(22)上设置有经组装方向到达所述定位结点(12
‑
a)的定位单元(22
‑
a);所述定位单元(22
‑
a)内设置有供所述活动瓣(3)置于内并为其提供移动导向的导向腔(22
‑
a1),所述导向腔(22
‑
a1)与所述第二通道(21)的出口连通;所述定位结点(12
‑
a)内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定位结点(12
‑
a)和所述第一通道(11)的进口的连通腔(13),所述连通腔(13)上设置有分流单元(5),所述分流单元(5)在介质通过时能够将介质分成若干股由不同方向共同汇入所述连通腔(13)内并实现流量值最大化,所述弹簧(4)置于所述连通腔(13)内并对所述活动瓣(3)产生使其在介质所产生的动能消失后能够恢复至对所述第二通道(21)出口重新封堵的自恢复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点(12
‑
a)包括形成在所述组装基面(12)上的第一合围壁(12
‑
a1)、以及限定在第一合围壁(12
‑
a1)之间并且允许所述定位单元(22
‑
a)进入的容纳空间(12
‑
a2);所述定位单元(22
‑
a)包括形成在所述组装配合面(22)上的装配主体(22
‑
a2)、以及形成在装配主体(22
‑
a2)上的第二合围壁(22
‑
a21),所述导向腔(22
‑
a1)被限定在所述第二合围壁(22
‑
a21)之内,所述装配主体(22
‑
a2)的外表面在所述定位单元(22
‑
a)进入所述定位结点(12
‑
a)后始终与所述第一合围壁(12
‑
a1)保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围壁(22
‑
a21)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内壁周向方向等距分布的定位导向部(22
‑
a211),所述定位导向部(22
‑
a211)向内凸出形成适配所述活动瓣(3)的外形尺寸的装配空间,并且相邻的所述定位导向部(22
‑
a211)之间也产生供介质通过的让位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13)包括形成在所述定位结点(12
‑
a)内顶面上的第三合围壁(13
‑
a)、以及限定在第三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朝长,邵旭涨,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行远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