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81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包括固定壳体和供氧组件,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和第三旋转组件,所述供氧组件下方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内,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安装在固定壳体内,且第一旋转组件活动套设在供氧组件下方,所述供氧组件上方与第一旋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均安装在第一旋转组件上,所述固定壳体内壁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分别与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在供氧组件上,且供氧组件还与第二旋转组件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是涉及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的很多污水会排放到河流或湖泊内,导致水体受到污染,人工增氧技术是恢复被污染的水体的其中一个途径,其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
[0003]但是现有的人工增氧设备只是单一的在水体内放置增氧机,由于水体的面积比较大,增氧机内排放出来的氧气无法快速有效的与水体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旨在解决当使用现有的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存在使用不便和实用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包括固定壳体和供氧组件,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和第三旋转组件,所述供氧组件下方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内,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安装在固定壳体内,且第一旋转组件活动套设在供氧组件下方,所述供氧组件上方与第一旋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均安装在第一旋转组件上,所述固定壳体内壁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分别与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在供氧组件上,且供氧组件还与第二旋转组件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驱动部、转动平台、第一转动管、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在转动平台上方,所述转动平台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管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管和驱动部安装在固定壳体底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管上还固定套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供氧组件下方套设于第一转动管内,供氧组件上方与第一固定架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供养泵、输氧管、固定管、密封壳体、连接管、第一导气管、连接板、第二导气管和柔性伸缩管,所述供养泵和固定管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内,所述供养泵通过输氧管连接固定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管活动套设在固定管外侧,所述密封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转动连接在固定管的另一端,密封壳体通过连接管与固定管连通,所述密封壳体上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为刚性管,且第一导气管上远离密封壳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上安装有与第二旋转组件连接的柔性伸缩管,所述密封壳体侧壁还安装有与第一固定架连接的连接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搅拌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二转动管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动管外侧,所述第二转动管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啮合齿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搅拌部包括中心管、限位筋、环形槽、通气管、排气孔和搅拌杆,所述中心管活动套设在第二转动管内,所述中心管的底端与柔性伸缩管连接,所述中心管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通气管表面还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心管外壁连接有沿着轴向延伸的限位筋,所述第二转动管内壁开设有与限位筋插合连接的限位槽,所述中心管上靠近通气管的位置开设有与升降组件连接的环形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管、螺纹杆、横板、第三传动齿轮、第二固定架和复位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螺纹管安装在第二固定架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内,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远离螺纹杆的一端活动套设在环形槽内,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螺纹管外侧,所述第二啮合齿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内还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在螺纹管外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包括传动部和第二搅拌部,所述传动部安装在密封壳体内,所述第二搅拌部安装在第一导气管上,所述传动部与第二搅拌部啮合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部包括第四传动齿轮、传动杆和叶轮,所述传动杆安装在密封壳体侧壁,所述传动杆上位于密封壳体的位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叶轮,所述传动杆上外露于密封壳体的位置固定套设有第四传动齿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搅拌部包括转动环、搅拌桨和第五传动齿轮,所述转动环活动套设在第一导气管上,所述转动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桨,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转动环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五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二旋转组件和升降组件关于固定壳体或第一转动管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第二搅拌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搅拌部对称分布在传动部的两侧。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旋转组件带动第二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和第三旋转组件同时围绕第一旋转组件的轴线旋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第一啮合齿带动第二旋转组件围绕自身轴线旋转,还能通过第二啮合齿带动升降组件升降运动,做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还会带动第二旋转组件做升降运动,同时做旋转和升降运动的第二旋转组件能够对水体充分搅拌,供氧组件不仅能够通过第二旋转组件将氧气排放到水体中,还能够通过带动第三旋转组件旋转的方式达到对水体进一步搅拌的目的,通过一边对水体搅拌一边向水体内输送氧气的方式能够使氧气充分与水体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增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壳体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旋转组件的立体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旋转组件的立体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1

固定壳体、11

第一啮合齿、12

第二啮合齿、2

第一旋转组件、21

驱动部、22

转动平台、23

第一转动管、24

第一传动齿轮、25

第一固定架、3

第二旋转组件、31

第一转动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包括固定壳体(1)和供氧组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2)、第二旋转组件(3)、升降组件(4)和第三旋转组件(6),所述供氧组件(5)下方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1)内,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安装在固定壳体(1)内,且第一旋转组件(2)活动套设在供氧组件(5)下方,所述供氧组件(5)上方与第一旋转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和升降组件(4)均安装在第一旋转组件(2)上,所述固定壳体(1)内壁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啮合齿(11)和第二啮合齿(12),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和升降组件(4)分别与第一啮合齿(11)和第二啮合齿(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组件(6)安装在供氧组件(5)上,且供氧组件(5)还与第二旋转组件(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包括驱动部(21)、转动平台(22)、第一转动管(23)、第一传动齿轮(24)和第一固定架(25),所述第一固定架(25)固定连接在转动平台(22)上方,所述转动平台(22)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管(23)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管(23)和驱动部(21)安装在固定壳体(1)底部,所述驱动部(21)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管(23)上还固定套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24),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和升降组件(4)安装在第一固定架(25)上,所述供氧组件(5)下方套设于第一转动管(23)内,供氧组件(5)上方与第一固定架(2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组件(5)包括供养泵(51)、输氧管(52)、固定管(53)、密封壳体(54)、连接管(55)、第一导气管(56)、连接板(57)、第二导气管(58)和柔性伸缩管(59),所述供养泵(51)和固定管(53)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1)内,所述供养泵(51)通过输氧管(52)连接固定管(53)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管(23)活动套设在固定管(53)外侧,所述密封壳体(54)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5),所述连接管(55)转动连接在固定管(53)的另一端,密封壳体(54)通过连接管(55)与固定管(53)连通,所述密封壳体(54)上远离连接管(55)的一侧连接有导气管(56),所述导气管(56)为刚性管,且第一导气管(56)上远离密封壳体(5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气管(58),所述第二导气管(58)上安装有与第二旋转组件(3)连接的柔性伸缩管(59),所述密封壳体(54)侧壁还安装有与第一固定架(25)连接的连接板(5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染水体综合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包括第一转动部(31)和第一搅拌部(32),所述第一转动部(31)包括第二转动管(311)和第二传动齿轮(31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12)固定套设在第二转动管(311)外侧,所述第二转动管(311)安装在第一固定架(25)上,所述第一啮合齿(11)与第二传动齿轮(3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搅拌部(32)包括中心管(321)、限位筋(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严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