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68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呼吸训练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是中空安装管的上端表面左侧设置有阻力调节机构,安装基座的上端表面位于中空安装管的后方位置处设置有辅助呼吸机构,中空安装管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调节辅助呼吸机构进入气体流速的流速调节机构,中空安装管的内部位于上安装套管的下方位置处还设置有触发机构。此装置通过阻力调节机构和触发机构的设置,患者呼气的气压会推动微型风动开关,微型风动开关打开小型电动推杆,带动连接环和阻力板转动,阻力板上通气孔的位置发生改变,位于透气圆孔的下方的一组通气孔的面积逐渐变小,外界的气流进入中空安装管的阻力逐渐变大,自动增加呼吸的阻力,根据患者的能力自动进行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训练康复设备
,尤其涉及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塑料挤出机冷却方面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2111384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用于尘肺病人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高度来调节呼吸训练康复装置的高度,使呼吸训练康复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同时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康复训练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使呼吸训练康复装置更加的智能化,可以防止患者在呼吸训练时连接管从呼吸训练康复装置上脱落,使呼吸训练康复装置的使用更加的问题,同时可以在连接管需要清洗时,将连接管更加方便的从呼吸训练康复装置拆卸进行清洗;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常用的呼吸训练康复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呼气或者吸气的动作将浮球升起,维持浮球升起的状态两秒左右为一组训练动作,在无论是心内科患者还是尘肺病人,训练的原因都是心肺功能不足,在完成一组训练动作后,需要正常呼吸数次进行休息,才能进行下一组的训练,无法长时间连续的使用,这种间隔的方式会浪费患者的训练时间,而且在重复的枯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抵触训练过程;而且呼气吸气的阻力还需要手动进行调节,患者在刚开始熟悉使用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多次实施来确定自己所能适应的阻力范围,在无医护人员帮助下,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上手使用,而且对于心肺功能不足的心内科患者,呼气吸气的阻力不合适反而会导致反作用,损伤术后脆弱的心肺器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中空安装管,中空安装管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和患者呼气吸气所需波纹管连接的波纹管连接口,中空安装管的下端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管,中空安装管的下端表面左侧通过固定连接方式等距安装有三个观察管,下连接管和观察管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承载整体机构的安装基座,观察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浮空球;中空安装管的上端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患者呼气吸气阻力的阻力调节机构,安装基座的上端表面位于中空安装管的后方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辅助患者呼吸的辅助呼吸机构,中空安装管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调节辅助呼吸机构进入气体流速的流速调节机构,中
空安装管的内部位于上安装套管的下方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触发阻力调节机构和流速调节机构运行的触发机构。
[0005]优选的,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空安装管的上端表面左侧的上安装套管,上安装套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内腔,上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安装内腔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盖板,上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上盖板的下方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连接环,上盖板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连接环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在调节槽内部的手动旋转钮,上盖板的左侧位置处开设有贯穿上盖板的透气圆孔,连接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力板,连接环顶部与上盖板底面相互接触,阻力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阻力板的通气孔;通气孔等距排列在阻力板上,通气孔由十组数量不同的孔组成,且每组孔的面积由左向右逐渐减少。
[0006]优选的,触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环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处的下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安装内腔右侧内壁的按压开关和固定安装在中空安装管前后内壁左侧位置处的两个内安装套筒,两个内安装套筒沿着中空安装管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安装,内安装套筒的右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呼气流量传感器,内安装套筒远离中空安装管的一侧表面左端均开设有导向槽,内安装套筒均为中空结构,内安装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小型电动推杆,小型电动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在导向槽内部地从动横杆,从动横杆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上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齿杆,下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后端与连接齿杆相啮合,按压开关位于连接齿杆的正右侧。
[0007]优选的,辅助呼吸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端表面的安装箱,安装箱的底端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泵,安装箱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外接气体储藏瓶的气管连接口,气管连接口与气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安装箱的左侧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靠近气泵的一端通过加热加湿机构与气泵的出气端连通。
[0008]优选的,加热加湿机构包括加热箱,加热箱的下端与安装箱的左侧内壁相连接,加热箱的上端表面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气管,连接气管延伸至加热箱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连接气管远离加热箱的一端与气泵的进气端相连接,加热箱的内部填充有加湿气体的水,加热箱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加热水和气体的加热器,加热箱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器温度的恒温器,加热箱的上端表面左侧与出气管相连接。
[0009]优选的,流速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中空安装管左侧表面的侧安装套管,侧安装套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出气管相连通的连接气孔,侧安装套管靠近中空安装管的一侧开设有使气体进入中空安装管内部的出气口,侧安装套管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控制经过连接气孔气体流量的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与呼气流量传感器电性连接,电动调节阀与呼气流量传感器串联,电动调节阀的开启幅度由呼气流量传感器控制,电动调节阀还与按压开关通过电性连接;侧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连接气孔和出气口之间还设置有转换气体流速状态的转换机构。
[0010]优选的,转换机构包括开设在侧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连接气孔和出气口之间的圆柱空腔,侧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圆柱空腔的圆心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右侧表面位于圆柱空腔的圆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在
侧安装套管右侧表面的小型正反转马达,连接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连接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由第一粗管、细中管和第二粗管组成,细中管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粗管固定安装在细中管的左侧,第二粗管固定安装在细中管的右侧;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为中空结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左侧开设有与连接气孔相吻合连通的开口,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右侧开设有与出气口相吻合连通的开口。
[0011]优选的,侧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转换机构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滑动槽和两个定位杆,滑动槽开设在侧安装套管的内部位于圆柱空腔的外侧位置处,两个定位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通管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和第二连通管的后端中间位置处,侧安装套管的内壁靠近定位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半球形定位槽,定位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卡块,定位卡块靠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定位卡块与半球形定位槽卡接配合。
[0012]优选的,波纹管连接口的右侧末端滑动安装有用于密封波纹管连接口的密封盖板,下连接管的下端开设有贯通的下气孔,下气孔的内部安装有下出气阀门。
[0013]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中空安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安装管(1)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和患者呼气吸气所需波纹管连接的波纹管连接口(101),所述中空安装管(1)的下端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管(102),所述中空安装管(1)的下端表面左侧通过固定连接方式等距安装有三个观察管(103),所述下连接管(102)和观察管(103)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承载整体机构的安装基座(2),所述观察管(10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浮空球(104);所述中空安装管(1)的上端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患者呼气吸气阻力的阻力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基座(2)的上端表面位于中空安装管(1)的后方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辅助患者呼吸的辅助呼吸机构,所述中空安装管(1)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调节辅助呼吸机构进入气体流速的流速调节机构,所述中空安装管(1)的内部位于上安装套管(3)的下方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触发阻力调节机构和流速调节机构运行的触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空安装管(1)的上端表面左侧的上安装套管(3),所述上安装套管(3)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内腔(303),所述上安装套管(3)的内部位于安装内腔(303)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盖板(301),所述上安装套管(3)的内部位于上盖板(301)的下方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连接环(302),所述上盖板(301)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调节槽(308),所述连接环(302)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在调节槽(308)内部的手动旋转钮(309),所述上盖板(301)的左侧位置处开设有贯穿上盖板(301)的透气圆孔(305),所述连接环(3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力板(304),所述连接环(302)顶部与上盖板(301)底面相互接触,所述阻力板(304)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阻力板(304)的通气孔(304

1);所述通气孔(304

1)等距排列在阻力板(304)上,所述通气孔(304

1)由十组数量不同的孔组成,且每组孔的面积由左向右逐渐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环(302)下端表面中间位置处的下连接柱(306)、固定安装在安装内腔(303)右侧内壁的按压开关(7)和固定安装在中空安装管(1)前后内壁左侧位置处的两个内安装套筒(6),两个所述内安装套筒(6)沿着中空安装管(1)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安装,所述内安装套筒(6)的右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呼气流量传感器(602),所述内安装套筒(6)远离中空安装管(1)的一侧表面左端均开设有导向槽(604),所述内安装套筒(6)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内安装套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小型电动推杆(601),所述小型电动推杆(6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在导向槽(604)内部地从动横杆(603),所述从动横杆(603)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605),所述上连接柱(60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齿杆(606),所述下连接柱(30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307),所述从动齿轮(307)的后端与连接齿杆(606)相啮合,所述按压开关(7)位于连接齿杆(606)的正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呼吸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基座(2)上端表面的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的底端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泵(501),所述安装箱(5)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外接气体储藏瓶的气管连接口(504),所述气管连接口(504)与气泵(501)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安装箱(5)的左侧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503),所述出气管(503)靠近气泵(501)的一端通过加热加湿机构与气泵(501)的出气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心内科患者术后呼吸用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加湿机构包括加热箱(502),所述加热箱(502)的下端与安装箱(5)的左侧内壁相连接,所述加热箱(502)的上端表面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气管(505),所述连接气管(505)延伸至所述加热箱(502)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连接气管(505)远离加热箱(502)的一端与气泵(501)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加热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秋实曲春成彭宇飞李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