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及其恒温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55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9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水器及其恒温水罐。一种恒温水罐,包括:罐体,罐体具有空腔;支撑隔板,设置在空腔内,支撑隔板将空腔分隔为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设置在支撑隔板上的导水筒,导水筒借助于第一进水孔与第一室相连通,且导水筒借助于第一出水孔与第二室相连通;以及安装于第二端的流量调节器,包括流量调节筒和驱动件,流量调节筒的侧壁设有对应于第一出水孔的第二出水孔;驱动件设于流量调节筒内且用于带动流量调节筒转动,以改变第二出水孔与对应的第一出水孔的连通面积。利用该恒温水罐,可使流出恒温水罐外的水的水温趋于恒定,减少水温波动,提高出水温度的稳定性。提高出水温度的稳定性。提高出水温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器及其恒温水罐


[0001]本申请涉及恒温水罐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水器及其恒温水罐。

技术介绍

[0002]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忽冷忽热现象,为此,现有热水器还包括与热水器的换热器的出水管相连通的恒温水罐,利用恒温水罐使出水管流出的水的温度趋于稳定。
[0003]然而,现有的恒温水罐在面对一些水压过高或水压在高位波动不稳定的情况下,缓冲效果较差,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出水温度和出水流量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恒温水罐在面对一些水压过高或水压在高位波动不稳定的情况下的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水器及其恒温水罐。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恒温水罐,包括:
[0006]罐体,所述罐体具有空腔;
[0007]支撑隔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为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
[0008]支撑隔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为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
[0009]设置在所述支撑隔板上的导水筒,具有伸入所述第一室内的第一端和伸入所述第二室内的第二端;所述导水筒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所述导水筒的内腔借助于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室相连通,且所述导水筒的内腔借助于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二室相连通;以及
[0010]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的流量调节器,包括流量调节筒和驱动件,所述流量调节筒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导水筒内且与所述导水筒的内壁配合;所述流量调节筒具有与所述导水筒相连通且朝向所述第一端的开口;所述流量调节筒的侧壁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第二出水孔;
[0011]其中,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流量调节筒内且用于带动所述流量调节筒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出水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水孔的连通面积。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导水筒的第二端的固定支架,以及弹性复位件;
[0013]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筒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0014]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流量调节筒固定连接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叶轮,所述叶轮用于随流体的流动而转动,以带动所述流量调节筒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具有与所述导水筒的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水筒的
第二端的安装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流量调节筒内的安装支杆;
[0015]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且能够盖合所述安装口;
[0016]所述叶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杆;
[0017]所述安装支杆上设有沿所述安装支杆径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杆;
[0018]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筒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筒上固定有沿所述流量调节筒的轴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杆;
[0019]所述安装支杆上设有沿所述安装支杆径向延伸的挡杆;
[0020]所述流量调节筒转动预定角度时,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挡杆接触且相互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拉簧。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
[0022]所述出水接头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入所述罐体内,所述出水接头伸入所述罐体内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水筒的周壁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内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上设有第二进水孔;
[0023]所述过滤罩将所述第一室分隔成进水腔室和过滤室,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过滤室内。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罩包括滤筒和旋盖;
[0025]所述滤筒的底部与所述支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滤筒的顶部具有敞口;
[0026]所述旋盖与所述滤筒可拆卸连接且用于盖合所述敞口,所述第二进水孔设于所述滤筒。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盖和所述滤筒的侧壁二者其一设有旋扣,另一设有与所述旋扣配合的卡柱。
[0028]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
[0029]换热器,具有出水管;以及
[0030]上述的恒温水罐,所述恒温水罐连接于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室连通。
[0031]上述热水器及其恒温水罐,进入罐体的空腔内的水可先进入第一室内,一部分水被导水筒的外壁限流在第一室内,可延缓水流的速度,使得进入第一室内的水能够进行初步混合,另一部分水经由第一进水孔流入导水筒内,这个过程中,因水流的流通面积减小,可使这部分水在涌入导水筒的过程中被充分混合,进而缓存在导水筒内,导水筒内的水则可经由开口流入流量调节筒内,再经由第二出水孔和对应的第一出水孔而流入第二室内,这部分水在涌出流量调节筒和导水筒的过程中,会再次充分混合,可进一步地使这部分水的水温趋于恒定;在面对水压过高或水压在高位波动而水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可通过主动或被动控制驱动件,带动流量调节筒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第二出水孔与对应的第一出水孔互不对齐,进一步调小第二出水孔与第一出水孔的连通面积,可减小经由第二出水孔和对应的第一出水孔而流入第二室内的水的流量,提高这部分水在流量调节筒内的停留时间,进而更有利于使这部分水的水温趋于恒定,可减少水温波动,提高出水温度的稳定性;在外界水压趋于稳定之后,可通过主动或被动控制驱动件,带动流量调节筒反向转动,调大第二出水孔与第一出水孔的重合面积,加快水流的通过效率,而不影响水温和水流的稳定
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恒温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恒温水罐的爆炸示意图;
[0034]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恒温水罐的剖切示意图;
[0035]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隔板和导水筒的剖切示意图;
[0036]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流量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流量调节筒的剖切示意图;
[0038]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进水接头、顶盖、上壳体和第一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示出了图3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1]图中:10、恒温水罐;110、罐体;1101、空腔;1102、进水接头;1103、第一室;1104、第二室;1105、过滤室;1106、出水接头;1107、过孔;111、顶盖;1111、第一安装孔;112、上壳体;113、中壳体;1131、支撑台阶;114、下壳体;115、第一密封片;116、第二密封片;117、压环;120、支撑隔板;121、滤筒;1211、第二进水孔;1212、卡柱;122、旋盖;1221、第二卡槽;130、导水筒;1301、第一进水孔;1302、第一出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10),所述罐体(110)具有空腔(1101);支撑隔板(120),设置在所述空腔(1101)内,所述支撑隔板(120)将所述空腔(1101)分隔为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1103)和第二室(1104);设置在所述支撑隔板(120)上的导水筒(130),具有伸入所述第一室(1103)内的第一端和伸入所述第二室(1104)内的第二端;所述导水筒(130)上设有第一进水孔(1301)和第一出水孔(1302);所述导水筒(130)的内腔借助于所述第一进水孔(1301)与所述第一室(1103)相连通,且所述导水筒(130)的内腔借助于所述第一出水孔(1302)与所述第二室(1104)相连通;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的流量调节器(140),包括流量调节筒(141)和驱动件,所述流量调节筒(14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导水筒(130)内且与所述导水筒(130)的内壁配合;所述流量调节筒(141)具有与所述导水筒(130)相连通且朝向所述第一端的开口(1401);所述流量调节筒(141)的侧壁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出水孔(1302)的第二出水孔(1411);其中,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流量调节筒(141)内且用于带动所述流量调节筒(141)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出水孔(14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出水孔(1302)的连通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器(14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导水筒(130)的第二端的固定支架,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筒(14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流量调节筒(141)固定连接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叶轮(1413),所述叶轮(1413)用于随流体的流动而转动,以带动所述流量调节筒(14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具有与所述导水筒的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安装座(142),以及与所述安装座(14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流量调节筒(141)内的安装支杆(144);所述安装座(142)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且能够盖合所述安装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轩顾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