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50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绝缘外壳、导电体、弹簧片操作杆和连接件,绝缘外壳内形成导体容置腔,导电体固定于导体容置腔内的一端上设有夹线面,弹簧片一端设有固定与导体容置腔内的固定臂,弹簧片另一端形成能弹性变形的夹持臂,绝缘外壳侧壁上设有与导体容置腔连通的接线孔,经接线孔插入的导线能紧密夹持于弹簧片的夹持臂与导电体的夹线面之间,操作杆能运动的安装于绝缘外壳上,连接件能运动的安装于导体容置腔内,连接件与弹簧片的夹持臂固定连接,操作杆运动能带动连接件运动迫使弹簧片的夹持臂发生弹性变形来改变夹持臂与导电体的夹线面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连接器拆装导线过程中使用五金工具,对导线夹持稳定性好。夹持稳定性好。夹持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台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端子台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器,目前该类连接器主要通过弹片与导电端子上的夹线面加紧导线,实现导线的导通连接,端子台连接器内的弹片在导线拆装时需要用螺丝刀等工具下压按钮打开,操作时需要两只手配合作业,一只手用螺丝刀按压按钮打开弹片,另一只手进行导线插入,且导线拆装对螺丝刀具有依赖性,如果没有螺丝刀就无法进行导线的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绝缘外壳、导电体和弹簧片,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形成导体容置腔,导电体一端固定插设于绝缘外壳的导体容置腔内,导电体另一端伸出于绝缘外壳外侧形成引脚,所述导电体位于导体容置腔内的一端上形成有夹线面,弹簧片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导体容置腔内,弹簧片一端形成与导电体或绝缘外壳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臂,弹簧片另一端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夹持臂,所述绝缘外壳侧壁上形成有与导体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绝缘外壳、导电体(3)和弹簧片(2),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形成导体容置腔(13),导电体一端固定插设于绝缘外壳的导体容置腔内,导电体另一端伸出于绝缘外壳外侧形成引脚,所述导电体位于导体容置腔内的一端上形成有夹线面,弹簧片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导体容置腔内,弹簧片一端形成与导电体或绝缘外壳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臂(21),弹簧片另一端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夹持臂(24),所述绝缘外壳侧壁上形成有与导体容置腔连通的接线孔(12),经所述接线孔插入的导线(7)能够紧密夹持于弹簧片的夹持臂与导电体的夹线面之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操作杆(4)和连接件(5),所述操作杆能够运动的安装于绝缘外壳上,操作杆一端位于导体容置腔内,操作杆另一端位于绝缘外壳外部,连接件能够运动的安装于导体容置腔内部,连接件与弹簧片的夹持臂固定连接,操作杆与连接件形成联动结构,操作杆运动能够带动连接件运动迫使弹簧片的夹持臂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改变夹持臂与导电体的夹线面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导体容置腔内侧壁上固定设于一弹片定位柱(11),所述弹簧片通过折弯形成V形结构,弹簧片的V形结构拐弯处套设于所述弹片定位柱外侧,其延伸方向的一端形成固定臂,其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悬臂结构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端部形成有朝向弹簧片V形结构开口外侧方向的倾斜折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的V形结构拐弯处形成圆弧结构,弹片定位柱为圆柱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能够转动的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导体容置腔内侧壁上,连接件上形成有与其转动轴线平行的折弯面(52),所述操作杆能够转动的安装于绝缘外壳上,操作杆位于导体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有凸轮面(44),所述操作杆上的凸轮面与连接件上的折弯面能够保持紧密接触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上还设有第一转角限位面(18)和第二转角限位面(15),所述操作杆另一端沿其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军王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若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