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鹏华专利>正文

一种上珠组件及滚珠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48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珠组件及滚珠轨道,涉及滚珠轨道技术领域,包括架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架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传动连接;沿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的圆周上均排布设置有若干滚珠孔;所述架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转板转动至最高处的滚珠孔设置有凹陷收集槽,所述凹陷收集槽与所述第二转板转动至最低处的滚珠孔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通过驱动机构将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进行驱动,能令滚珠从低位输送至高位重新下落,无需像传统滚珠轨道那样需要人工捡取,有利于滚珠不断循环滚动进行展示。环滚动进行展示。环滚动进行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珠组件及滚珠轨道


[0001]本技术涉及滚珠轨道
,尤其是一种上珠组件及滚珠轨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幼儿园及学校在教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独立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滚珠轨道玩具是一种非常适合孩子们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大脑发育的玩具,通过不同形状的积木块叠合拼装成多种滚珠轨道,灵活多变,是一种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玩具。
[0003]中国专利文献(专利名称:滚珠组合玩具、专利号:202120903151.3)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滚珠、支撑件、盒体、盖体,盒体上设有第一轨道,盖体上设有第一滑轨;支撑件包括支撑块,盒体与盖体之间通过支撑块连接,第一滑轨与第一轨道连通;或支撑件包括设有滚珠通道的积木块,滚珠通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一滑轨连通;或支撑件包括连接轨道及具有滚珠通道的积木块,连接轨道与滚珠通道组合形成滚珠轨道,滚珠轨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一滑轨连通。
[0004]上述专利文献的特点在于,通过不同类型的支撑件与盒体、盖体任意拼接,可组合出多种不同的结构,滚珠沿着不同的结构在盒体与盖体之间滚动,通过盒体上的落料通道在不同高度位置的连接轨道上滚动。但上述结构的缺陷在于,无论滚珠从不同的结构滚动,最终都下落至滚珠收集盘中收集,缺乏相关的自动上珠组件配合上珠工作,需要人工重新捡取至滚珠下料件放下,方能令滚珠进行下一轮的滚动工作,此产品结构不利于一些商家或展厅放置令滚珠不断循环滚动进行展示。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滚珠轨道的上珠组件,能实现滚珠的自动上珠工序。
术内容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上珠组件及其滚珠轨道,通过驱动机构将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进行驱动,能令滚珠从低位输送至高位重新下落,无需像传统滚珠轨道那样需要人工捡取,有利于滚珠不断循环滚动进行展示。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上珠组件,包括架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架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传动连接;
[0008]沿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的圆周上均排布设置有若干滚珠孔;
[0009]所述架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转板转动至最高处的滚珠孔设置有凹陷收集槽,所述凹陷收集槽与所述第二转板转动至最低处的滚珠孔对应。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第一背板以及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转板的后方,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第二转板的后方;所述凹陷收集槽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上端。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与第二联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三联动齿轮,所述第一转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圆周齿,所述第三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圆周齿啮合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与位于上方的第四联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联动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五联动齿轮,所述第二转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圆周齿,所述第五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圆周齿啮合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的圆周边缘设置有限定导向轮,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的圆周边缘形成台阶位,所述限定导向轮位于所述台阶位上。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背板的后方设置有弧形导槽,所述第二背板的上端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第二转板转动至最高处的滚珠孔对应,所述弧形导槽的上端与所述流通孔衔接,所述弧形导槽的下端连接有承接导槽。
[0015]本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滚珠轨道,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上珠组件。
[0016]更进一步地,包括回珠槽,所述回珠槽与所述第一转板转动至最低处的所述滚珠孔对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驱动机构将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进行驱动,滚珠进入到第一转板的滚珠孔被输送至最高位时,流出至凹陷收集槽并进入到第二转板的滚珠孔,被输送至最高位时,再从流通孔流出,并沿着弧形导槽以及承接导槽流出至外,达到令滚珠从低位输送至高位重新下落的目的,无需像传统滚珠轨道那样需要人工捡取,有利于滚珠不断循环滚动进行展示,结构巧妙。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上珠组件位于滚珠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圆圈位置的放大图;
[0022]图3是上珠组件的立体图一;
[0023]图4是上珠组件的立体图二;
[0024]图5是图4中移除局部零部件的立体图;
[0025]图6是上珠组件的俯视图;
[0026]图7是第一转板以及第一背板的立体图;
[0027]图8是第一转板以及第一背板侧视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架体;2、第一转板;201、第一圆周齿;3、第二转板;301、第二圆周齿;302、台阶位;4、滚珠孔;5、第一背板;501、凹陷收集槽;6、第二背板;601、流通孔;7、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第一联动齿轮;11、第二联动齿轮;12、第三联动齿轮;13、第四联动齿轮;14、第五联动齿轮;15、限定导向轮;16、弧形导槽;17、承接导槽;18、回珠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上珠组件,包括架体1以及驱动机构,架体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板2以及第二转板3,第一转板2以及第二转板3倾斜设置,驱动机构与第一转板2以及第二转板3传动连接;
[0031]沿第一转板2以及第二转板3的圆周上均排布设置有若干滚珠孔4;第一转板2以及第二转板3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发生转动,滚珠进入到第一转板2的滚珠孔4提升至最高处时,再进入到第二转板3滚珠孔4完成提升。
[0032]架体1上对应第一转板2转动至最高处的滚珠孔4设置有凹陷收集槽501,凹陷收集槽501与第二转板3转动至最低处的滚珠孔4对应。即当第一转板2中的滚珠转动提升至最高处时,会滑出至凹陷收集槽501中,凹陷收集槽501的中心是与第二转板3转动至最低处的滚珠孔4对应的,此时凹陷收集槽501中的滚珠会进入到第二转板3的滚珠孔4中。
[0033]架体1包括第一背板5以及第二背板6,第一背板5位于第一转板2的后方,第二背板6位于第二转板3的后方;由于滚珠孔4是垂直贯穿设置在第一转板2以及第二转板3上的,因此,第一背板5以及第二背板6的作用,就是对滚珠孔4靠近第一背板5以及第二背板6的一侧造成阻挡,令滚珠不会从滚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以及驱动机构,所述架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传动连接;沿所述第一转板以及第二转板的圆周上均排布设置有若干滚珠孔;所述架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转板转动至最高处的滚珠孔设置有凹陷收集槽,所述凹陷收集槽与所述第二转板转动至最低处的滚珠孔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第一背板以及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转板的后方,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第二转板的后方;所述凹陷收集槽位于所述第一背板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与第二联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三联动齿轮,所述第一转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圆周齿,所述第三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鹏华
申请(专利权)人:麦鹏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