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40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工机构,且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层板,并且层板的外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联动机构,且第一联动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并且第二联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连接有框架,且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转换机构,并且框架的外部设置有转向机构,该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通过两个连接杆相对移动,就会使得两个第一夹板或者第二夹板相向运动,进而使得对金属零件进行加持,这样可以夹持方形或者弧形的金属零件,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用度。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用度。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具体为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抗疲劳加工是指通过化学、物理、机械等方式,控制工件表面完整性,最终得到无应力集中的长寿命结构件,在金属零件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此项技术来增强金属零件的结构;
[0003]传统的抗疲劳加工是指利用金属冷塑性原理,采用复合能量,针对金属表面进行每秒三万次以上的高频率冲击,这种冲击消除了一定的拉应力,同时预置可控的压应力,金属表层会形成塑性流变组织,晶粒细化形成致密的纳米层,从而实现了高强度、高硬度、高延展性和韧性,以及优良的耐磨耐腐蚀;
[0004]但是上述的抗疲劳加工装置在使用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传统的加工装置在使用时只能针对金属的一侧表面进行加工,这样在需要对另外一面进行加工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对金属零件进行翻面才能使得另外一面接受加工,这样还需要操作人员拿取金属零件,这样较为麻烦,且传统的夹具只能针对一种形状的金属零件进行夹持,这样在使用时会有些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工机构(2),且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层板(3),并且层板(3)的外部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联动机构(5),且第一联动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6),并且第二联动机构(6)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部连接有框架(8),且框架(8)的内部设置有转换机构(9),并且框架(8)的外部设置有转向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5)包括有主动轴(501)、第一齿轮(502)、蜗杆(503)和第二齿轮(504),且主动轴(501)与电机(4)的输出端相连接,并且主动轴(5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齿轮(502),所述第二齿轮(504)的内部中间位置穿插有蜗杆(503),且第二齿轮(504)与第一齿轮(50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机构(6)包括有第三齿轮(601)、从动轴(602)、活动杆(603)、活动框(604)和活动槽(605),且从动轴(602)的两端分别与装置主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相连接,并且从动轴(602)的外部连接有第三齿轮(601),所述第三齿轮(601)与蜗杆(503)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处理用抗疲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602)的外部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光丁光瑞寇洪涛宋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尚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