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3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包括环形纤芯和套于所述环形纤芯内外的光纤包层,所述光纤包层包括位于环形纤芯内部的圆形区域和位于环形纤芯外部的外光纤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可行的抑制四波混频的光纤结构,以满足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低色散传输的需求。散传输的需求。散传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技术介绍

[0002]当光在光纤中传输时,光纤的非线性效应是限制其传输质量的一大障碍,在波分复用系统中,四波混频产生的新波长会影响信噪比,产生信道间的串扰。
[0003]要想使非线性效应损失最小化,提升光纤性能,需要使用在1550nm处保留一定色散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在1550nm窗口保留的适量色散通过增加相位失配来减小四波混频效应。对于应用于光纤通信中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光纤内作为不同信道的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在1550nm窗口处都应保留适量的色散,以减少非线性效应损失。
[0004]目前没有同时适用于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设计。以往的专利技术设计中,适用于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光纤设计,以《一种沟槽辅助式双阶跃环芯光纤》(申请(专利)号:CN202011082327.X)为例,并不能保证在其光纤中的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具有低色散属性;满足非零色散位移光纤要求的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包括环形纤芯(1)和套于所述环形纤芯(1)内外的光纤包层,所述光纤包层包括位于环形纤芯(1)内部的圆形区域(2)和位于环形纤芯(1)外部的外光纤包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区域(2)折射率n1、环形纤芯(1)区域折射率n2、环外光纤包层(3)的折射率n3;所述圆形区域(2)折射率n1、环形纤芯(1)区域折射率n2和环外光纤包层(3)的折射率n3之间满足n1、n3的值小于n2的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纤芯(1)区域折射率n2为渐变的折射率;所述环形纤芯(1)区域内渐变的折射率均大于其它区域,折射率分布满足n1≤n3<n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的材料在满足上述折射率分布情况下为二氧化硅、掺锗二氧化硅的材料的组合,所述环形纤芯(1)区域的渐变折射率n2满足以下等式:其中,r是距所述光纤中心的距离,α是折射率分布参数,w
half
是环形纤芯(1)区域的半宽度,R0是环形纤芯(1)区域内二氧化硅锗掺杂的最大浓度位置,n
center
是环形纤芯(1)区域内二氧化硅锗掺杂的最大浓度位置处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折射率渐变型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的材料的选取为,所述圆形区域(2)及外光纤包层(3)材料为二氧化硅,环形纤芯(1)区域材料为二氧化锗掺杂浓度渐变的掺锗二氧化硅,最大掺锗摩尔浓度为11mol%,环形纤芯(1)区域锗掺杂的最大浓度位置与光纤中心距离为25μm;所述光纤本体的总体半径62.5μm,圆形区域(2)半径范围为20μm

55μm,环形纤芯(1)区域厚度2μm至4μm,外光纤包层(3)即光纤总体除去圆形区域(2)、环形纤芯(1)区域以外的部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洋赵文谦耿文璞刘元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