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全回收采血针,包括管体和帽体,所述管体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帽体连接,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用于安装针座的插槽,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设有与插槽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远离第一连接件一端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针座靠近帽体一端固定插接有针头。将连接座朝着远离第一连接件的方向抽拉,从而能够将针头收入位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槽中,通过卡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针头、针座和连接座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针头从第一连接件中伸出,实现对针头回收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该安收采血针的安全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安收采血针的安全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安收采血针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回收采血针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采血针
,特别涉及安全回收采血针。
技术介绍
[0002]安全采血针是一次性使用采血针的一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全球范围内医护工作者在采集血样的操作中被感染的可能性,如艾滋病毒、肝炎等疾病。
[0003]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所以当安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需要统一进行回收,目前安全采血针使用后针头都是直接暴露在外,在回收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容易扎伤工作人员。
[0004]为此,我们提出安全回收采血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安全回收采血针,将连接座朝着远离第一连接件的方向抽拉,从而能够将针头收入位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槽中,通过卡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针头、针座和连接座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针头从第一连接件中伸出,实现对针头回收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安全回收采血针,包括管体和帽体,所述管体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帽体连接,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用于安装针座的插槽,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设有与插槽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远离第一连接件一端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针座靠近帽体一端固定插接有针头,所述针座远离针头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空腔内,所述空腔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座位置的限位板,所述连接座远离针座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用于限定所述针头位置的卡件,所述卡件位于卡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两侧均设有与插槽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相对设有两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针座与第一连接件卡接,所述针座靠近连接座一端还位于空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帽体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居中处设有用于放置无菌棉的针孔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针头一端从插槽穿出插在位于针孔腔内的无菌棉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第二连接件一端外侧固定套置有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为圆环形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该安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将限位板上的第二连接块从空腔中掰断,将限位板从空腔取出,然后将连接座朝着远离第一连接件的方向抽拉,从而能够将针头收入位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槽中,卡件为医用塑料,且卡
件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卡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针头、针座和连接座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针头从第一连接件中伸出,实现对针头回收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该安收采血针的安全性,通过帽体内的无菌棉的使用,能够避免位于帽体内的针孔腔中进入杂物,进而能够避免帽体中的针头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安全回收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安全回收采血针的帽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安全回收采血针的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管体;2、观察孔;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帽体;6、第一连接块;7、连接座;8、限位板;9、空腔;10、卡件;11、第二连接块;12、卡槽;13、插槽;14、无菌棉;15、保护件;16、针头;17、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图2、图3所示,安全回收采血针,包括管体1和帽体5,所述管体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6与帽体5连接,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内设有用于安装针座17的插槽13,所述第二连接件4靠近第一连接件3一端设有与插槽13连通的空腔9,所述空腔9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端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12,所述针座17靠近帽体5一端固定插接有针头16,所述针座17远离针头16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位于空腔9内,所述空腔9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连接块11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座7位置的限位板8,所述连接座7远离针座17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用于限定所述针头16位置的卡件10,所述卡件10位于卡槽12内,卡件10为医用塑料,且卡件10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卡件10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针头16、针座17和连接座7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能够将针头16收入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插槽13中;
[0020]所述第一连接件3两侧均设有与插槽13连通的观察孔2,所述观察孔2相对设有两个;所述针座17与第一连接件3卡接,所述针座17靠近连接座7一端还位于空腔9;所述帽体5靠近第一连接件3一端居中处设有用于放置无菌棉14的针孔腔;所述针头16一端从插槽13穿出插在位于针孔腔内的无菌棉14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远离第二连接件4一端外侧固定套置有保护件15,所述保护件15为圆环形结构,通过保护件15的设计,能够对操作者的手指进行保护。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安全回收采血针,当需要使用该安全采血针的时候,首先将管体1一端的帽体5从第一连接件3上旋转拧下,然后将帽体5从针头16上抽出,然后便可以对该安全采血针进行使用了;
[0022]当该安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将位于空腔9内的限位板8朝着远离连接座7的方向推动,直至将限位板8上的第二连接块11从空腔9中掰断,将限位板8从空腔9取出,然后将连接座7朝着远离第一连接件3的方向抽拉,连接座7通过针座17从而将针头16收入插槽13中,
连接座7两侧的卡件10弹入卡槽12内。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回收采血针,包括管体(1)和帽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6)与帽体(5)连接,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内设有用于安装针座(17)的插槽(13),所述第二连接件(4)靠近第一连接件(3)一端设有与插槽(13)连通的空腔(9),所述空腔(9)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端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12),所述针座(17)靠近帽体(5)一端固定插接有针头(16),所述针座(17)远离针头(16)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位于空腔(9)内,所述空腔(9)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连接块(11)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座(7)位置的限位板(8),所述连接座(7)远离针座(17)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用于限定所述针头(16)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龙,魏智娟,邹绍俊,汪新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