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类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31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类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涉及聚氨酯类弹性纤维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加入定比例的聚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在高温条件下形成预聚物,预聚物通过溶剂混合溶解后加入添加剂进行链增长反应,S2通过S1得到的聚合物经过多种加工工序形成纺丝原液,使用计量泵压入纺丝头内被挤入甬道内,S3甬道内的热空气使纺丝原液中的溶剂被快速挥发,并被空气带走,丝条浓度提高,同时通过收卷将丝条拉伸变细进行收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每吨用量80%聚醚二醇与每吨用量为20%的二异氰酸酯在升温至80℃下反应3.5h,得到乳白色透明液体的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物,预聚物通过与溶剂混合,混合摩尔比为1:2,混合温度不得超过40℃,添加完毕后保温30min。添加完毕后保温30min。添加完毕后保温30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类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类弹性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类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类弹性纤维又被称为氨纶,化学组成为聚氨基甲酸酯,是嵌段共聚物,分子中含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两部分,氨纶分子链中的聚酯或聚醚部分即软链段容易运动,在外力作用下能被拉伸而伸长:而硬链段链间形成的氢键(称结点),在外力取消后,将伸长的纤维链拉回原来的状态。软链段使纤维变形,硬链段中的结点使纤维回复,这种软链段和刚链段的共存,使氨纶具有了高弹性,处理方法包括干法溶液纺丝、湿法溶液纺丝和熔法纺丝。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10512302B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表面处理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对聚氨酯弹性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工艺操作简单可行;能够避免共混改性技术对纤维物理性能的损伤,降低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实现稳定的摩擦阻力、退烧解舒性及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0004]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点,在制备的过程中无法对纺丝原液的强度、模量和耐磨性进行提升,使得后续制备的氨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类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聚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在高温条件下形成预聚物,预聚物通过溶剂混合溶解后加入添加剂进行链增长反应;S2通过S1得到的聚合物经过多种加工工序形成纺丝原液,使用计量泵压入纺丝头内被挤入甬道内;S3甬道内的热空气使纺丝原液中的溶剂被快速挥发,并被空气带走,丝条浓度提高,同时通过收卷将丝条拉伸变细进行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类弹性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将每吨用量80%聚醚二醇与每吨用量为20%的二异氰酸酯在升温至80℃下反应3.5h,得到乳白色透明液体的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物;S12溶剂与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物采用1:2的摩尔比进行混合溶解,温度不得超过40℃,添加完毕后保温30min,再将其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3~4小时;S13在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物经过溶剂溶解后加入氨基甲酸酯基,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物有脲基结构的硬链段与氨基甲酸酯基软链段交替相接形成大分子,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