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1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外墙板,连接板顶端位于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与外墙板的两端相抵接,第一夹板靠近第二夹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通过设置有基座、连接板、外墙板、第一夹板、卡槽、凸块、第二夹板、滑槽以及滑块,通过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内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外墙板的夹持与限位。内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外墙板的夹持与限位。内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外墙板的夹持与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连接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拼装式墙板由于其施工速度快、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装配式低层建筑。
[0003]常见的拼装式墙板一般采用石膏板为墙体面板,由于石膏板被水浸湿会变形、发霉,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被具有防火、防水、隔音、保温等优异功能的纤维水泥板逐渐取代。
[0004]低层建筑其外墙采用纤维水泥板或轻质材料制成,拼装式墙板时,需要将外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在连接时要施工者扶持墙板,将墙板的位置进行限定,这使得其在操作时会增加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于是需要设计一款可进行自夹持的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需要将外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在连接时要施工者扶持墙板,将墙板的位置进行限定,这使得其在操作时会增加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于是需要设计一款可进行自夹持的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外墙板,所述连接板顶端位于外墙板的底端开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0008]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与外墙板的两端相抵接,所述第一夹板靠近第二夹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夹板靠近卡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卡槽内部的形状与凸块外部的形状相对应。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外墙板的夹持。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内部位于第二夹板的下方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基座顶部位于第一连接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部与第二连接槽内部相通。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了外墙板与连接板和基座之间的插接。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螺杆。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连接的限位。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部位于螺杆的底端均设置有通槽,所述外墙板内部位于通槽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槽与第一凹槽相通,所述螺杆通过贯穿通槽内部与第一凹槽顶端相接触。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连接的限位。
[0016]可选的,所述卡槽内部与凸块外部相抵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插接。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接块。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板通过插接块贯穿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的内部与基座和连接板相插接。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外墙板与连接板和基座之间的插接。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杆位于第一凹槽内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端与限位块的顶端相抵接。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螺杆的限位。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4]首先,通过设置有基座、连接板、外墙板、第一夹板、卡槽、凸块、第二夹板、滑槽以及滑块,通过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内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外墙板的夹持与限位,实现了施工人员可单人安装连接件的功能;其次,通过设置有外墙板、第一夹板、卡槽、凸块、第二夹板、通槽、第一凹槽以及螺杆,通过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内对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限位,从而提高了该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设置有第一凹槽、螺杆、第二凹槽、限位板以及限位块,通过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内螺杆的卡接,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基座;2、连接板;3、外墙板;4、第一夹板;5、卡槽;6、凸块;7、第二夹板;8、滑槽;9、滑块;10、第一连接槽;11、第二连接槽;12、插接块;13、通槽;14、第一凹槽;15、螺杆;16、第二凹槽;17、限位板;1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
[0033]参照图1,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基座1为连接板2提供支撑力,连接板2的顶端设置有外墙板3,连接板2顶端位于外墙板3的底端开设有两组滑槽8,连接板2为滑槽8提供放置空间。两组滑槽8的内
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槽8为滑块9提供滑动空间,滑块9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均为L形设计,其中,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的内侧与外墙板3的两端相抵接,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为外墙板3提供夹持限位,第一夹板4靠近第二夹板7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5,第二夹板7靠近卡槽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6,卡槽5内部的形状与凸块6外部的形状相对应,卡槽5内部与凸块6外部相抵接。
[0034]参照图2和图3,连接板2内部位于第二夹板7的下方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0,基座1顶部位于第一连接槽10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1,第一连接槽10内部与第二连接槽11内部相通,第一连接槽10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槽11的直径,第二夹板7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接块12,第二夹板7通过插接块12贯穿第二连接槽11和第一连接槽10的内部且与基座1和连接板2相插接,第二连接槽11为插接块12提供限位。
[0035]参照图4,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螺杆15,螺杆15为外墙板3与第一夹板4提供连接,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内部位于螺杆15的底端均设置有通槽13,外墙板3内部位于通槽13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4,通槽13与第一凹槽14相通,螺杆15通过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顶端设置有外墙板(3),所述连接板(2)顶端位于外墙板(3)的底端开设有两组滑槽(8),两组所述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所述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的内侧与外墙板(3)的两端相抵接,所述第一夹板(4)靠近第二夹板(7)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5),所述第二夹板(7)靠近卡槽(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6),所述卡槽(5)内部的形状与凸块(6)外部的形状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内部位于第二夹板(7)的下方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0),所述基座(1)顶部位于第一连接槽(10)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1),所述第一连接槽(10)内部与第二连接槽(11)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板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4)和第二夹板(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螺杆(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礼洪郭开宇卢鹏飞罗宝贵李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京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