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17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作业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展开与折叠装置。一种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活塞舱体与密封舱体密封连接;活塞杆的一端位于活塞舱体,另一端与活动支座连接;固定支座固定在活塞舱体上;折叠杆组中的折叠杆分别与固定支座、活动支座连接;水听器阵安装在折叠杆组中的第二折叠杆和第四折叠杆上;初始状态,密封舱体内气压与大气压平衡,活塞杆在弹簧作用下处于活塞舱体的最顶端,此时折叠杆组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入水后,活塞杆在水压作用下,沿活塞舱体向下运动,并带动折叠杆组向外伸展展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压和弹簧驱动的形式,不含复杂机构及元器件,可自主展开和折叠,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并且可重复使用。并且可重复使用。并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作业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自展开与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各国围绕着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新型的无人自主探测平台,如深海UUV,水下滑翔器、剖面浮标等备受科学家和使用者的青睐,此类无人自主探测平台往往成本较低廉,布放、打捞方便,可实现长期、连续、高效观测。对于大部分水下无人设备而言声呐都是作为其主要的探测方式,而水听器是声呐的重要部件之一。根据需要,通常可以将若干个水听器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所需的指向和提高水声系统信噪比的水听器阵。
[0003]水听器阵要完全展开需要很大的空间,不利于布放和打捞,增加水听器阵的数量可以提高探测效率和精度,但这就需要更大的展开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需求,提供一种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包括:密封舱体、活塞舱体、活塞杆和折叠杆组。
[0006]活塞舱体与密封舱体密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体(1)、活塞舱体(2)、活塞杆(5)和折叠杆组;所述活塞舱体(2)与所述密封舱体(1)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舱体(2)内,与活塞舱体(2)滑动配合;沿活塞舱体(2)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能够相对活塞舱体(2)向外展开和向内折叠的折叠杆组;多个水听器分布在所述折叠杆组中的折叠杆上;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舱体(1)内气压与大气压平衡,所述活塞杆(5)在活塞舱体(2)内部弹簧作用下处于最大伸长位置,此时所述折叠杆组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入水后,所述活塞杆(5)在水压作用下,沿所述活塞舱体(2)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折叠杆组向外伸展展开,使分布在所述折叠杆组中折叠杆上的水听器形成水听器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体(1)内同轴安装有导杆(3);所述活塞舱体(2)内沿轴向依次放置有第一弹簧(21)、滑块(4)以及第二弹簧(22),其中所述第一弹簧(21)套装在所述导杆(3)上,一端与所述导杆(3)底部轴肩抵触,所述滑块(4)为T型且大端向下与所述第一弹簧(21)另一端接触;所述第二弹簧(22)套接在所述滑块(4)上;所述第二弹簧(22)的底部与滑块(4)的轴肩抵触,顶部与活塞杆(5)抵触;设置挡片(19)将所述活塞杆(5)限位在所述活塞舱体(2)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舱体(2)与所述密封舱体(1)的安装面设有第二密封圈(15);所述活塞杆(5)与所述活塞舱体(2)的接触面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4)。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学基阵水下自展开与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舱体(1)上设置气密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瑞刘方吴文辉产斯志屈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