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15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主要涉及变电站吊装施工领域。包括多个围栏杆,围栏杆的顶部阵列分布有多个光电检测传感器,围栏杆上设有警报器,还包括锚固杆,围栏杆的外侧设有移动轨道,移动轨道上可移动的设有检测座,检测座的底部设有滚轮,锚固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上设有可与相邻移动轨道对齐的连接套,检测座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套配合使用的连接块,检测座上滑动连接有清理部,移动轨道上设有通孔,清理部穿过通孔后与光电检测传感器的顶部滑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自动对警报位置进行检测排查,避免杂质污染传感器造成的错误警报,保证虚拟围栏预警的准确性,保证吊装施工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吊装施工防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的特点,是能源配置的重要支撑,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领域之一,工程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国家电网新增2直5交特高压输电项目并已核准开工。特高压变电站是重要的电能转换节点,其施工、安装、运维、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大量高空吊装作业,有时需带电作业,吊装作业风险高、难度大,在特高压站进行吊装作业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吊车吊臂和被吊设备在空中移动,无法掌握吊车吊臂与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易发生高压带电设备对吊车放电事故;
[0004](2)吊装作业时,缺乏智能管控手段,不能对吊装作业进行全方位管控;
[0005](3)吊装作业时,为保障吊臂、被吊设备与周围的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需要多次反复人工目测估计,导致作业时间延长,估计误差大,作业效率低。
[0006]现有技术中也有针对上述问题改进的护栏结构,可以通过脉冲传感器形成虚拟的防护围栏,防止吊臂与带电设备接触造成施工事故,但是改进的虚拟围栏结构,其使用时脉冲传感器处容易因为沾染杂物产生误触,导致虚拟围栏产生的预警信息不准确,需要频繁的进行停工调整,影响正常吊装施工的进行,降低了预警的准确度,耽误施工的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它能够自动对警报位置进行检测排查,避免杂质污染传感器造成的错误警报,保证虚拟围栏预警的准确性,保证吊装施工的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围栏杆,相邻所述围栏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围栏杆的顶部阵列分布有多个光电检测传感器,围栏杆上设有与光电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的警报器,还包括锚固杆,所述围栏杆的外侧设有移动轨道,相邻所述围栏杆上的移动轨道均与锚固杆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轨道上可移动的设有检测座,所述检测座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移动轨道滚动接触,所述检测座上设有驱动滚轮转动的动力电机,所述锚固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上设有可与相邻移动轨道对齐的连接套,所述检测座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套配合使用的连接块,所述检测座离开移动轨道时连接块进入连接套的内部,所述检测座上滑动连接有清理部,所述移动轨道上设有通孔,所述清理部穿过通孔后与光电检测传感器的顶部滑动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固定在转向轴上,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有用于将连接块推出连接套的伸缩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轨道上位于连接套转动范围内的位置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上靠近移动轨道的端部设有可与检测座接触的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伸缩杆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豁口上远离移动轨道的端部设有可与检测座接触的第二限位开关,所述锚固杆上设有驱动转向轴转动的转向电机,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与转向电机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或第二限位开关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固定在豁口内,所述支杆上设有动触块和静触块,所述动触块和静触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动触块与支杆滑动连接,所述动触块在检测座的驱动下与静触块相接触。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上设有滑槽,所述静触块固定在滑槽内,所述动触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动触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接触轮,所述接触轮与检测座滚动接触。
[0015]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座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移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连接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和连接块均为T型。
[001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座上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设有摄像头。
[0017]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杆的底部成锥形,所述移动轨道上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套设在锚固杆的外部,所述锚固杆上设有对转动套进行限位的螺母。
[0018]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为红外或者激光传感器,所述清理部为为尼龙或者海绵材质。
[0019]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围栏杆,多个围栏杆首尾相连组成环绕在变电站施工场地周围的虚拟围栏结构,在围栏杆的顶部阵列设置多个光电检测传感器,利用光电检测传感器竖向发射和接收光线信号,使得吊臂越过带电设备的安全范围作业时警报器产生警报,避免吊臂与带电设备存在的潜在接触危险,保证了吊装施工的安全性,且虚拟围栏的监测范围可以延伸到高空中,实现对高处吊臂及被吊装物体更加有效的监视,进一步提高了预警监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0021]2、当某处的光电检测传感器产生信号使得警报器发生预警时,检测座通过动力电机驱动滚轮的滚动实现在移动轨道上的移动,使得检测座准确移动至光电检测传感器位置,利用清理部贯穿通孔后与光电检测传感器顶部的滑动接触实现对其顶部的清理,若警报继续则不是杂质对其造成的干扰,需要及时停机调整吊臂的位置再进行吊装作业,若是清理后警报解除,则是因为杂质的干扰使得光电检测传感器接收到错误的信号,此时吊臂并未越过虚拟围栏组成的安全范围进行作业,因此警报消失后可以继续作业,不需要停机调整,大大提高了预警的准确性,保证了施工的工期;
[0022]3、由于围栏杆为多个首尾相连组成的与变电站场地相适应的形状,因此检测座在不同的围栏杆之间进行移动时需要进行转向,此时利用检测座上的连接块与转向轴上连接套的配合使得检测座转移到转向轴上,并在转向轴的转动下带动连接套转动后与相邻围栏杆上的移动轨道对齐,使得检测座再从转向轴上转移至相邻围栏杆上的移动轨道上,实现检测座在不同交叉角度的围栏杆之间的自由转向,使得检测座能够快速的移动至指定的光电检测传感器位置进行清理,从而对预警信息进行排查确认,保证了检测座移动的流畅性,提高了检测排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26]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3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7]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4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8]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4中D

D方向的剖视图。
[0029]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6中E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0]附图中所示标号:
[0031]1、围栏杆;2、光电检测传感器;3、锚固杆;4、移动轨道;5、检测座;6、滚轮;7、动力电机;8、转向轴;9、连接套;10、连接块;11、清理部;12、通孔;13、伸缩杆;14、豁口;15、第一限位开关;16、第二限位开关;17、转向电机;18、支杆;19、动触块;20、静触块;21、复位弹簧;22、滑槽;23、接触轮;24、限位块;25、容置孔;26、摄像头;27、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围栏杆(1),相邻所述围栏杆(1)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围栏杆(1)的顶部阵列分布有多个光电检测传感器(2),围栏杆(1)上设有与光电检测传感器(2)电连接的警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杆(3),所述围栏杆(1)的外侧设有移动轨道(4),相邻所述围栏杆(1)上的移动轨道(4)均与锚固杆(3)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轨道(4)上可移动的设有检测座(5),所述检测座(5)的底部设有滚轮(6),所述滚轮(6)与移动轨道(4)滚动接触,所述检测座(5)上设有驱动滚轮(6)转动的动力电机(7),所述锚固杆(3)上转动连接有转向轴(8),所述转向轴(8)上设有可与相邻移动轨道(4)对齐的连接套(9),所述检测座(5)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套(9)配合使用的连接块(10),所述检测座(5)离开移动轨道(4)时连接块(10)进入连接套(9)的内部,所述检测座(5)上滑动连接有清理部(11),所述移动轨道(4)上设有通孔(12),所述清理部(11)穿过通孔(12)后与光电检测传感器(2)的顶部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9)的一端固定在转向轴(8)上,所述连接套(9)的内部设有用于将连接块(10)推出连接套(9)的伸缩杆(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道(4)上位于连接套(9)转动范围内的位置上设有豁口(14),所述豁口(14)上靠近移动轨道(4)的端部设有可与检测座(5)接触的第一限位开关(15),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5)与伸缩杆(13)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变电站吊装施工用虚拟围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14)上远离移动轨道(4)的端部设有可与检测座(5)接触的第二限位开关(16),所述锚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陈莉程剑何勇军商志宙唐琳滕飞王晓丽冷佳伟吴允良于润华孙国磊叶羽孙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