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杂腹主动脉瘤一般指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或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其治疗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瘤体的近端锚定区的充分评估以及内脏分支动脉、肾动脉的合理重建上。目前复杂腹主动脉瘤已进入腔内介入治疗时代,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利用相应的介入器械将血管支架输送至病变位置后释放出来 (血管支架能够以压缩状态收容于介入器械内,且从介入器械中释放后能自动回复到预定形态) ,从而隔绝血管的夹层破口或扩大的瘤腔,重塑血管真腔,使血流恢复正确的流向,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0003]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其中,开窗技术是指经主体支架上的开窗口选入目标分支动脉释放分支支架,可以有效重建内脏分支动脉(例如腹主动脉上的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左右肾动脉等,或主动脉弓上的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干动脉或左颈总动脉等)。然而,此技术的主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覆膜,所述管状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覆膜围合成连通腔,所述管状覆膜设有至少一开窗结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骨架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设置;及环绕至少一所述开窗结构设置的至少一包络带,所述包络带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状覆膜的外周壁;所述包络带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紧贴并环绕至少一所述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区域紧贴并环绕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开窗结构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管状覆膜的外周壁,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丝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丝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丝径是0.30
‑
0.50mm,所述包络带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是0.35
‑
0.60mm,所述包络带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是0.15
‑
0.2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络带和所述管状覆膜均为生物相容性织物,所述包络带采用的生物相容性织物的密度小于所述管状覆膜采用的生物相容性织物的密度,以使所述包络带相比所述管状覆膜更为蓬松柔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第一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所述内边缘,且所述第一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所述第二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或者,所述开窗结构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第一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所述第二区域包绕所述开窗结构的至少部分所述外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通过缝合线固定于所述开窗支架。8.根据权利要求1
‑
7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开窗结构和至少一第二开窗结构,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和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相比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至少一所述包络带紧贴并环绕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设置,至少一所述包络带紧贴并环绕所述第二开窗结构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贯穿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使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形成开环结构,所述第二开窗结构为闭环结构;所述开窗支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环绕第一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环绕所述第二开窗结构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内固定有延伸管段,所述延伸管段位于所述管状覆膜的所述连通腔内,所述第二开窗结构通过所述延伸管段与所述管状覆膜的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延伸管段包括呈管状结构的延伸覆膜和固定于所述延伸覆膜上的至少一波形骨架,所述延伸管段的自身轴向长度为2.5
‑
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
‑
7任一项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呈夹角依次相连的支撑杆,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夹角分别为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相比所述波谷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至少一所述开窗结构的中轴线的周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加强防漏区和至少一第二加强防漏区,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和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均分别包括至少一加密区,所述加密区由所述支撑骨架上其中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周向长度小于所述支撑骨架上其他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最大周向长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第一开窗结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环状结构的裸支架,所述裸支架与所述管状覆膜同轴设置,所述裸支架的所述波谷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上,所述裸支架的波峰和支撑杆的至少部分轴向长度延伸出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形成横跨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避位区,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两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所述避位区的两侧各自形成有至少一所述加密区,将所述避位区的两侧各自形成的所述加密区均命名为裸端加密区,所述裸端加密区由所述裸支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裸支架上形成其他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裸端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小于所述裸支架上形成其他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裸端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及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管状覆膜的周向上相邻排布。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的周向长度的17
‑
24%,所述裸支架上的所述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的周向长度的5
‑
10%。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开窗结构和至少一第二开窗结构,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和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相比所述第二开窗结构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与所述管状覆膜同轴设置的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及多个第四骨架,所述第一骨架、所述第二骨架、所述第三骨架及多个所述第四骨架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轴向排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骨架的近端侧,所述第二开窗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加密区,分别为近端加密区和加强加密区,所述近端加密区和所述加强加密区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加密区,分别为近端加密区和加强加密区,所述近端加密区和所述加强加密区沿所述管状覆膜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和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周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和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开窗结构周向上的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贯穿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使得所述第一开窗结构形成开环结构,所述开窗支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环绕所述第一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环由所述第一骨架的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环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端呈夹角相连形成的所述波谷为支撑波谷;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包括沿轴向相连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相比所述第二连接杆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近端呈角度相连形成连接波谷。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加密区由所述第一骨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近端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呈夹角相连形成所述第一骨架上的一所述波峰;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远离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上的周向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加强防漏区的所述近端加密区上远离所述第一开窗结构的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到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上的周向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骨架上形成其他所述波峰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远端之间的周向长度。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上的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围合形成贴壁环,所述贴壁环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为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远端相互呈夹角相连形成的所述波谷为贴壁波谷;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均包括沿轴向相连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相比所述第四连接杆更靠近所述管状覆膜的近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远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近端呈角度相连形成连接波谷;所述开窗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管状覆膜的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环绕所述第二开窗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位于所述贴壁环的近端侧,使得所述贴壁环形成包绕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开环结构。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加密区由所述第二骨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形成,所述加强加密区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呈夹角相连形成所述第二骨架上的一所述波峰,所述第一加强防漏区的所述加强加密区上的一所述支撑杆为第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孙孟孟,林嵩,李安伟,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