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泵浦源盘式激光器泵浦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多泵浦源盘式激光器泵浦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1993年盘式激光器专利技术以来,因其采用的激光增益介质的厚度只有100~300微米,结合背部射流冷却技术,可以实现优异的激光增益介质散热效果,进而获得极高的激光输出功率、激光脉冲能量和优异的光束质量。然而,由于激光增益介质的厚度较小,需要采用特殊的泵浦光路设计来使得泵浦激光多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以获得足够高的吸收率。为了使得泵浦光被激光增益介质均匀的吸收,所设计的泵浦光路需要能够使得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上叠加形成的光斑为平顶光斑的效果。
[0003]专利EP0632551 B1公开了一种利用多个泵浦光反射镜和辅助反射镜,并采用球面镜对泵浦光进行偏转,将入射至激光增益介质后被反射的泵浦光多次反射回激光增益介质上,最终叠加形成平顶的泵浦光斑。理想中,当泵浦光束的准直效果越好,最终形成的泵浦光斑越接近理想的平顶光斑。然而,实际使用中,泵浦光在多次反射后,传输距离增加,泵浦光束会持续发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泵浦源盘式激光器泵浦腔结构,其包括近端和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泵浦激光束、N组光束准直器、N组抛物面反射镜组、1个激光增益介质、N组偏转光学棱镜组,其中N大于等于2,所述泵浦激光束的波长均处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吸收谱上;所述激光增益介质包括一介质反射面,所述抛物面反射镜组上设置有若干个反射曲面,所述反射曲面均为抛物面;位于所述近端的所述泵浦激光束均对应经过一所述光束准直器后、对准位于所述远端的所述抛物面反射镜组入射,以在一所述偏转光学棱镜组、反射曲面和介质反射面之间经过多次反射,并多次经过所述激光增益介质以被所述激光增益介质吸收并形成泵浦光斑;所述偏转光学棱镜组均是由多个棱镜对组成的同轴的环形结构,每个所述棱镜对均包括两个棱镜、且两所述棱镜均具有相互成90
°
夹角的反射平面;全部所述棱镜对的反射平面均朝向所述远端呈环形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泵浦源盘式激光器泵浦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增益介质和介质反射面均为圆形;所述抛物面反射镜组均为环形结构,其上绕其圆周等间距地设置若干个所述反射曲面;所述介质反射面和抛物面反射镜组同轴,且所述抛物面反射镜组上的全部反射曲面的焦点均位于所述介质反射面上;所述激光增益介质位于所述介质反射面和抛物面反射镜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泵浦源盘式激光器泵浦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曲面均具有相同的等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泵浦源盘式激光器泵浦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光学棱镜组包括一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