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料理机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料理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线路板,电机竖置安装,控制线路板安装于电机的横向一侧,机座设有出风口,机座内具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经过控制线路板并从电机的外侧横向延伸至出风口,第二风道由下向上穿过电机后延伸至出风口,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出风口处汇聚,机座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使料理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热效果。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
技术介绍
[0002]料理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料理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控制电机工作。为了实现粉碎或者搅拌料理杯中的食材,电机需要输出高转速,或者输出低速大转矩,电机在高转速或大转矩运行时温度上升较快,且噪音较大,以及控制线路板的温度上升也较快,为了降低电机和控制线路板等零件的温度,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820202417.X的一种机座组件和料理机,包括机座壳体,机座壳体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电源板组件和线圈设于第一散热风道内,滤波板组件和电机设于第二散热风道内。电机和电源板组件等零件仅仅获得单一风道的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解决了现有料理机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使料理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料理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线路板,电机竖置安装,控制线路板安装于电机的横向一侧,机座设有出风口,所述机座内具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经过控制线路板并从电机的外侧横向延伸至出风口,第二风道由下向上穿过电机后延伸至出风口,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出风口处汇聚,机座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第一风道经过控制线路板并从电机的外侧横向延伸至出风口,第二风道由下向上穿过电机后延伸至出风口,使得第一风道中的散热空气先对温度较低的控制线路板进行散热,然后对温度较高的电机进行散热,能够同时满足控制线路板和电机的散热要求,也可以通过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组合的方式对电机进行双重散热,能够极大的增加散热空气接触电机的面积,有效促进散热空气对电机进行高效的热交换,从而有效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果,使料理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升速度及最高温度,优化电机工作环境,提升电机的工作寿命,其次,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相互错开,增加散热空气的进入量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散热空气相互干扰,有利于散热空气流通,进一步提升料理机的散热效果,最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出风口处汇聚,结构简单,减少机座的出风口,便于制造加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位于电机外侧的电机散热段,电机散热段包括入口、出口和位于入口、出口之间的缩口,入口的宽度为W1、出口宽度为W2、缩口的宽度为W3,W1>W3,W2>W3。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电机散热段各个位置的宽度,增加经过缩口的散
热空气的流速,有利于散热空气的贯通,从而更快速地带走电机的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若W1≤W3,W2≤W3,则不能形成缩口结构,散热空气经过电机散热段时的速度较慢,因为第一风道的散热空气进入电机散热段前,已经对控制线路板进行散热,会带有一定的热量,若散热空气流动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带走热量,对电机的散热效果较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位于电机外侧的电机散热段,电机散热段从电机的两侧横向延伸并形成环绕电机外周的降噪气幕。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由于空气是声音的不良导体,因此降噪气幕能够对电机的噪音源形成一个包裹,同时散热空气在电机散热段内流动时,可以增加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起到降噪的目的,从而使第一风道起到散热和降噪双重效果。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内设有固定电机的安装支架,电机散热段设于安装支架。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电机能够获得可靠固定,有效减少电机产生的振动幅度,从而减少噪音,以及,安装支架也可以获得有效散热,保证电机在适宜温度的工作环境中稳定运行。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线路板散热段,机座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线路板盒,线路板盒内形成线路板散热段,线路板盒设有第一进风通孔和第一出风通孔,第一进风通孔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通孔与电机散热段连通。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使得散热空气能够对控制线路板进行强制散热,提高对控制线路板的散热效果,还能够带走电机的热量,有利于降低控制线路板和电机的温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机座的底面。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外部杂质掉入第一进风口,也有利于散热空气进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控制线路板横向偏置且位于远离电机的一侧。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进风阻力,有利于散热空气的贯通,也可以增加对控制线路板的散热覆盖面积,使散热空气先对控制线路板进行散热,有效提升控制线路板的散热效果,因为电机的温度较高,若第一进风口位于靠近电机的一侧,则散热空气与电机进行换热,带有大量的热量,导致对控制线路板的散热效果较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内设有固定电机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有由下向上延伸的安装腔,电机安装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底端与第二进风口连通,安装腔的侧壁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通孔。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首先,电机安装于安装腔内,电机能够获得可靠固定,有效减少电机产生的振动幅度,减少噪音产生,安装腔内壁也可以形成削弱电机工作所产生的噪音传播的屏障,进一步起降噪效果,其次,安装腔的底端与第二进风口连通,使散热空气能够对电机进行针对性散热,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果,以及,安装腔的侧壁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通孔,有利于完成对电机散热后的散热空气能够排出,进一步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机座的底面且位于电机的下方。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不仅使散热空气能够对电机进行针对性散热,很好的保证电机的散热效果,也可以减少外部杂质掉入第二进风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有第一风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风扇作用,能够加快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散热空气流通速度,使完成换热后的散热空气更快地从出风口排出,加快机座的散热速度及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机座的剖视图(一);
[0018]图3为本技术中机座的剖视图(二);
[0019]图4为本技术中机座的剖视图(三);
[0020]图5为本技术中机座的剖视图(四);
[0021]图6为本技术中机座的爆炸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中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中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料理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线路板,电机竖置安装,控制线路板安装于电机的横向一侧,机座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具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经过控制线路板并从电机的外侧横向延伸至出风口,第二风道由下向上穿过电机后延伸至出风口,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出风口处汇聚,机座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位于电机外侧的电机散热段,电机散热段包括入口、出口和位于入口、出口之间的缩口,入口的宽度为W1、出口宽度为W2、缩口的宽度为W3,W1>W3,W2>W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位于电机外侧的电机散热段,电机散热段从电机的两侧横向延伸并形成环绕电机外周的降噪气幕。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设有固定电机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刘超,方舒,王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