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64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箱体包括容纳箱、防护件和缓冲部,容纳箱的底壁设置有换热流道,底壁还设置有间隔段,间隔段与换热流道相邻设置;防护件与容纳箱连接,且位于底壁的下方,防护件设置有本体部和朝向容纳箱内凸起的支撑部,沿电池箱体的高度方向,缓冲部位于支撑部与间隔段之间,支撑部和缓冲部用于在防护件受力时支撑于间隔段,且换热流道与本体部沿电池箱体的高度方向隔开,以形成吸能空间,在电池箱体底部受到外力冲击时,支撑部和缓冲部可以把外力传导至间隔段处,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换热流道,降低了换热流道变形的风险,延长了电池箱体的使用寿命,且缓冲部可以压缩变形,以吸收一部分防护件的变形量。件的变形量。件的变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一种主要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动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和电池箱体,电池箱体能够容纳电池单体。电池箱体设置有水冷板和底护板,水冷板能够承载电池单体,且水冷板设置有水冷流道,用于冷却电池单体;底护板位于水冷板下方,用于预防电池箱体在其底部受到冲击时破坏水冷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底护板,在电池箱体底部受到冲击时,难以防护水冷流道被压缩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在电池箱体底部受到外界冲击时,能够降低换热流道发生变形的风险。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包括容纳箱、防护件和缓冲部,容纳箱的底壁设置有换热流道,底壁还设置有间隔段,间隔段与换热流道相邻设置;防护件与容纳箱连接,且位于底壁的下方,防护件设置有本体部和朝向容纳箱内凸起的支撑部,沿电池箱体的高度方向,缓冲部位于支撑部与间隔段之间,支撑部和缓冲部用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0)包括:容纳箱(1),所述容纳箱(1)的底壁设置有换热流道(111),所述底壁还设置有间隔段(112),所述间隔段(112)与所述换热流道(111)相邻设置;防护件(2),与所述容纳箱(1)连接,位于所述底壁的下方,所述防护件(2)设置有本体部(21)和朝向所述容纳箱(1)内凸起的支撑部(22);缓冲部(3),沿所述电池箱体(10)的高度方向(Z),所述缓冲部(3)位于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间隔段(112)之间,所述支撑部(22)和所述缓冲部(3)用于在所述防护件(2)受力时支撑于所述间隔段(112),且所述换热流道(111)与所述本体部(21)沿所述电池箱体(10)的高度方向(Z)隔开,以形成吸能空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与所述支撑部(22)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箱体(10)的高度方向(Z),所述支撑部(22)的最小厚度为K,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间隔段(1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1,且2≤H1/K≤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2mm≤H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段(112)、所述支撑部(22)和所述缓冲部(3)均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间隔段(112)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支撑部(22)和所述缓冲部(3)。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包括沿所述电池箱体(10)高度方向(Z)互相连接的第一本体部(211)和第二本体部(212),所述第一本体部(211)与所述支撑部(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本体部(211)与所述换热流道(111)之间形成所述吸能空间(4),所述第二本体部(212)与所述容纳箱(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