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
技术介绍
[0002]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1000。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
[0003]唇裂修复手术是指通过旋转推进法、三角瓣法、矩形瓣法等手术方法,让唇裂患者恢复正常的唇部和面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0004]在唇裂修复手术之后,需要在鼻孔与上唇相连位置做缝合,然而在缝合线的牵引下皮肤会朝缝合处聚拢,造成瘢痕的严重增生,影响美观,大大降低了愈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唇裂手术之后缝合会造成瘢痕严重增生、影响美观以及降低了愈合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
[0006]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包括夹子主体,所述夹子主体包括与鼻小柱相适配的夹持部、以及分别与所述夹持部一体加工成型的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子主体,所述夹子主体包括与鼻小柱相适配的夹持部、以及分别与所述夹持部一体加工成型的支撑部和压贴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夹持部的顶端,所述压贴部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底端,且所述压贴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形成有压紧面;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夹持部夹持到鼻小柱时支撑到鼻尖处,并迫使所述压贴部压接到鼻孔与上唇相连位置,同时使得所述压紧面压贴在唇裂术后缝合瘢痕上并阻止皮肤向瘢痕处聚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主体包括两个夹持臂、以及连接在两个夹持臂之间并呈弧形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两个夹持臂呈U字型分布,且所述夹子主体通过两个所述夹持臂压贴到鼻小柱的两侧的方式夹持固定到所述鼻小柱,所述夹持部由所述连接臂和两个夹持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贴部包括两个压接突起,两个所述压接突起分别与所述夹持部的两个夹持臂相接并呈弧形,且所述压紧面由所述压接突起背向所述夹持部的表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接突起分别朝远离所述连接臂的方向弯折,且两个所述压接突起的自由端分别突出于两个所述夹持臂的外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唇裂术后鼻小柱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面与所述夹持臂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圆弧面,且所述压紧面、圆弧面和夹持臂的内侧面平滑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冰,吴敏,黄汉尧,罗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