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555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肉鸡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驱动机构;孵化组件,包括依次分布在箱体内部且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孵化架、设置孵化架内部一侧且从孵化架顶部的伸出的调整单元、与调整单元输出端连接的收纳单元、设置收纳单元另一侧与孵化架固接的保持板、设置在收纳单元远离孵化架的一侧且与孵化架固接的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鸡蛋孵化程度进行不同角度的翻蛋操作,有效避免在翻蛋过程中鸡蛋随翻蛋操作掉落或鸡蛋倾斜与相邻鸡蛋发生碰撞,有效保护鸡蛋翻蛋安全,方便进行孵化操作,降低破损率,提高鸡蛋孵化安全性,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肉鸡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蛋类的蛋黄含脂肪多,比重较小,通常浮在蛋的上面,胚胎又位于蛋黄之上。肉鸡蛋养殖孵化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不转蛋,胚胎容易与壳膜粘连。因此,在孵化过程中需经常翻蛋操作,以改变胚胎位置,防止粘连,其次,通过翻蛋可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供应新鲜空气,有利于胚胎的发育,翻蛋还有助于胚胎的运动,改善胎膜血液循环。在公告号为CN114745951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孵化器,该孵化器引导来自进气口的气流远离靠近进气口的托盘侧面,从而减少由这些托盘侧面引起的空气湍流,并且能够解决支撑在托盘上的蛋的温度变化的问题。
[0003]然而,在实际翻蛋过程中,由于翻蛋需要具备一定的角度,现有翻蛋设备在翻蛋的过程中鸡蛋容易因倾斜掉落或倾斜滚动与相邻鸡蛋碰撞导致鸡蛋破损,从而影响孵化率,为此需要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翻蛋设备在翻蛋的过程中鸡蛋容易因倾斜掉落或倾斜滚动与相邻鸡蛋碰撞导致鸡蛋破损,从而影响孵化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驱动机构;
[0006]孵化组件,包括依次分布在箱体内部且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孵化架、设置孵化架内部一侧且从孵化架顶部的伸出的调整单元、与调整单元输出端连接的收纳单元、设置收纳单元另一侧与孵化架固接的保持板、设置在收纳单元远离孵化架的一侧且与孵化架固接的竖板、滑动套接在竖板上与收纳单元端部固接的保持管、滑动套接在保持管内圈的转接单元一以及滑动套接在收纳单元内部的存储机构;
[0007]防护驱动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侧边与转接单元一连接且用于驱动收纳单元对存储机构上的蛋进行防护;
[0008]将选育后的蛋放置在存储机构上,然后将存储机构放置在收纳单元当中,之后将孵化架推送至箱体当中进行孵化,在推送进入箱体的过程中驱动机构与调整单元对接,转接单元一与箱体侧壁上的防护驱动机构对接,孵化翻蛋的过程中,利用驱动机构带动调整单元运动,对蛋进行翻蛋操作,同时利用防护驱动机构带动转接单元一运动,对蛋进行防护,避免在翻蛋的过程中掉落,确保翻蛋平稳。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端设置有开口的罩壳、固接在罩壳内部的隔板、贯穿隔板的通道一、设置在通道与顶部与转接单元一连接的防护板、开设在防护板上的防护槽、固接在罩壳一侧的延伸板以及固接在罩壳另一侧的推动管,罩壳开
口处底部内侧壁设置有阻挡机构,防护板远离罩壳开口处的一端固接有与防护板侧边滑动连接的阻挡杆。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箱体活动套接的转轴一,转轴一底部固接有U型结构的卡接板一,转轴一伸出箱体顶部的一端固接有电机一,驱动机构与防护驱动机构的结构一致。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单元一包括与保持管活动套接的转接轴,转接轴伸入至收纳单元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内圈固定套接有与收纳单元转动套接的丝杆,丝杆的外圈螺纹套接有与收纳单元固接的滑块,且滑块与收纳单元内侧壁滑动连接,其中一个转接轴伸出孵化架的一端固接有矩形结构的对接板二,多组转接轴之间采用安装在孵化架内部的链轮链条机构连接;
[0012]能够完成与驱动防护机构以及防护板的对接,在对接后调整防护板的位置从鸡蛋顶部进行防护,保护鸡蛋安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机构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存储槽、存储槽两侧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内侧壁铰接有把手,存储槽的内部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布蛋辊,存储槽的一端顶部开设有伸入通道,存储槽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且伸入通道和定位槽位于存储槽的同一端。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开设在罩壳开口处底部内侧壁的长条形结构的安装槽,安装槽滑动套接有阻挡板,阻挡板的底部固接有与安装槽底部内侧壁固接的弹簧一;
[0015]阻挡板在孵化过程中对存放槽进行阻挡,避免存放槽掉落,同时在抽出存放槽过程中对存放槽进行阻挡,避免存放槽在抽出过程掉落。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单元包括与孵化架活动套接的螺杆、螺杆螺纹套接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推动块,且推动块通过滑轨滑块与孵化架内侧壁固接,推动块端部铰接有与收纳单元滑动套接的摆动杆,螺杆伸出孵化架顶部的一端固接有矩形结构的对接板一。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布蛋辊的两侧上方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结构的放置槽;
[0018]所述箱体开口处的底部铰接有引导板,引导板顶部开设有用于对孵化组件进行引导的引导槽一,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对孵化组件进行引导的引导槽二,引导槽一和引导槽二的设计便于孵化架在进入箱体后位置准确,便于对接连接;
[0019]所述孵化架的底部固接有滚轮,保持板靠近收纳单元的一侧为圆弧形结构。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鸡蛋孵化程度进行不同角度的翻蛋操作,翻蛋幅度变化大,同时能够在翻蛋的过程中对鸡蛋进行防护,有效避免在翻蛋过程中鸡蛋随翻蛋操作掉落或鸡蛋倾斜与相邻鸡蛋发生碰撞,避免翻蛋过程中鸡蛋损坏,有效保护鸡蛋翻蛋安全,方便进行孵化操作,降低破损率。
[0022]2、本专利技术能在抽出孵化用的存储槽的过程中拉力过大导致存储槽掉落的情况发生,提高鸡蛋孵化安全性,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收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存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孵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转接单元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布蛋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9]主要符号说明:
[0030]1箱体、2孵化组件、3驱动机构、21孵化架、22调整单元、23收纳单元、24保持板、25存储机构、26保持管、27竖板、28转接单元一、231罩壳、232延伸板、233推动管、234隔板、235通道一、236防护板、237防护槽、238阻挡杆、251存储槽、252布蛋辊、253定位槽、254凹槽、255把手、256伸入通道、2521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一:
[0033]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驱动机构(3);孵化组件(2),包括依次分布在箱体(1)内部且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孵化架(21)、设置孵化架(21)内部一侧且从孵化架(21)顶部的伸出的调整单元(22)、与调整单元(22)输出端连接的收纳单元(23)、设置收纳单元(23)另一侧与孵化架(21)固接的保持板(24)、设置在收纳单元(23)远离孵化架(21)的一侧且与孵化架(21)固接的竖板(27)、滑动套接在竖板(27)上与收纳单元(23)端部固接的保持管(26)、滑动套接在保持管(26)内圈的转接单元一(28)以及滑动套接在收纳单元(23)内部的存储机构(25);防护驱动机构,设置在箱体(1)的侧边与转接单元一(28)连接且用于驱动收纳单元(23)对存储机构(25)上的蛋进行防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单元(23)包括一端设置有开口的罩壳(231)、固接在罩壳(231)内部的隔板(234)、贯穿隔板(234)的通道一(235)、设置在通道与(235)顶部与转接单元一(28)连接的防护板(236)、开设在防护板(236)上的防护槽(237)、固接在罩壳(231)一侧的延伸板(232)以及固接在罩壳(231)另一侧的推动管(233),罩壳(231)开口处底部内侧壁设置有阻挡机构(2310),防护板(236)远离罩壳(231)开口处的一端固接有与防护板(236)侧边滑动连接的阻挡杆(23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箱体(1)活动套接的转轴一,转轴一底部固接有U型结构的卡接板一,转轴一伸出箱体(1)顶部的一端固接有电机一,驱动机构(3)与防护驱动机构的结构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肉鸡养殖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单元一(28)包括与保持管(26)活动套接的转接轴,转接轴伸入至收纳单元(2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一侧啮合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内圈固定套接有与收纳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军杨林平王蓓曹守林陈兴勇顾平姚卫平朱小丽王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