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50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涉及地质灾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遥感技术对预定调查区内的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地质灾害点进行解译定位;S2:根据遥感解译数据,对灾害特征进行现场记录并绘制灾害形态草图;S3: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区和一般区;S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资料,利用ARCGIS对调查区内风险性开展评价,首先对一般区开展评价;S5:对重点区开展风险评价;S6: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建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精度影像上解译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地质灾害点,有目的性的前往现场复核调查,收集地质灾害相关资料。收集地质灾害相关资料。收集地质灾害相关资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
,具体是指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为地质灾害是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给自然、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严重影响了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质量,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其中,尤其云贵川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三大主要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威胁着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云贵川地区灾害分布范围广,调查统计困难,难以对区域内的灾害进行有效管控,因此,亟需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在高精度影像上解译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地质灾害点,有目的性的前往现场复核调查,收集地质灾害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从地质灾害易发性、地质灾害易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并形成一套适用于调查区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开展调查工作前,先通过遥感技术对预定调查区内的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地质灾害点进行解译定位,并事先在遥感影像上确定灾害的威胁对象以及威胁对象的重要性;
[0006]S2:根据遥感解译数据,对预定调查区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对灾害特征进行现场记录并绘制灾害形态草图,测量灾害规模尺寸,对灾害威胁对象进行现场核对并记录,为后续评价工作收集原始数据资料;
[0007]S3: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区和一般区,重点区特点为灾害点密度高且威胁对象重要性高,一般区为除重点区以外的所有区域,划分依据是根据现场的调查资料,有理有据进行划分;
[0008]S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资料,利用ARC GIS对调查区内风险性开展评价,首先对一般区开展评价,评价精度1∶5万;
[0009]S5:对重点区开展1:1万风险评价;
[0010]S6: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建议。
[0011]作为改进,所述S3中重点区为人口聚集的建筑设施包括厂房、学校和居民楼。
[0012]作为改进,所述S4中1:5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0013]①
划分评价单元,即地质灾害评价中最小的地表研究对象,其形状包括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多边形,采用栅格单元评价法,以12.5m
×
12.5m栅格单元为最小评价单元;
[0014]②
确定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为数量性、综合性、替代
性、具体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实用性;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考虑崩塌和滑坡各种地质灾害作用,而不单列各种地质灾害各自的指标体系,在上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全面考虑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各种因素,将该指标体系划分为两类:地形地貌因素和基础地质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包括坡度、坡高、地貌,基础地质因素包括工程岩组、斜坡结构类型、高程;
[0015]③
易发性评价模型:
[0016][0017]式中:I——对应特定单元地质灾害发生的总信息量,指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可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Ni——对应特定因素、第i状态或区间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面积或地质灾害点数;Si——对应特定因素、第i状态或区间的分布面积;N——调查区地质灾害总面积或总地质灾害点数;S——调查区总面积;
[0018]④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一般可以分为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权向量、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与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5个环节。
[0019]采用以上方法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高精度影像上解译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地质灾害点,有目的性的前往现场复核调查,收集地质灾害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从地质灾害易发性、地质灾害易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并形成一套适用于调查区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科学有效的对区域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002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中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中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表。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结合图1

图2,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开展调查工作前,先通过遥感技术对预定调查区内的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
地质灾害点进行解译定位,并事先在遥感影像上确定灾害的威胁对象以及威胁对象的重要性;
[0028]S2:根据遥感解译数据,对预定调查区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对灾害特征进行现场记录并绘制灾害形态草图,测量灾害规模尺寸,对灾害威胁对象进行现场核对并记录,为后续评价工作收集原始数据资料;
[0029]S3: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区和一般区,重点区特点为灾害点密度高且威胁对象重要性高,一般区为除重点区以外的所有区域,划分依据是根据现场的调查资料,有理有据进行划分,重点区为人口聚集的建筑设施包括厂房、学校和居民楼;
[0030]S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资料,利用ARC GIS对调查区内风险性开展评价,首先对一般区开展评价,评价精度1∶5万;
[0031]1)1:5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0032]①
划分评价单元,即地质灾害评价中最小的地表研究对象,其形状包括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多边形,采用栅格单元评价法,以12.5m
×
12.5m栅格单元为最小评价单元;
[0033]②
确定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为数量性、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独立性、可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开展调查工作前,先通过遥感技术对预定调查区内的潜在地质灾害点和已有地质灾害点进行解译定位,并事先在遥感影像上确定灾害的威胁对象以及威胁对象的重要性;S2:根据遥感解译数据,对预定调查区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对灾害特征进行现场记录并绘制灾害形态草图,测量灾害规模尺寸,对灾害威胁对象进行现场核对并记录,为后续评价工作收集原始数据资料;S3: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区和一般区,重点区特点为灾害点密度高且威胁对象重要性高,一般区为除重点区以外的所有区域,划分依据是根据现场的调查资料,有理有据进行划分;S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资料,利用ARCGIS对调查区内风险性开展评价,首先对一般区开展评价,评价精度1∶5万;S5:对重点区开展1:1万风险评价;S6: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建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重点区为人口聚集的建筑设施包括厂房、学校和居民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1:5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划分评价单元,即地质灾害评价中最小的地表研究对象,其形状包括规则图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长军潘元贵谢小国罗兵陶俊利刘伟祖周先福李晴杨万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